□何庭軒 江蘇省美術館
現下,人們對于精神層面的美感的追求越發(fā)深入,而群眾美術教育的出現則能夠有效滿足公眾的精神文明需求。在群眾美術教育的影響下,人們的自信心以及文化認知能力都將獲得有效提升。人們可以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美好事物通過紙張、畫筆等形式予以展現,這樣可以讓人們更為深入地領略到生活的美好之處。鑒于此,本文主要論述了公共文化活動中群眾美術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時分析了相應的開展策略,以求能夠為相關單位提供借鑒作用。
在社會精神文明不斷發(fā)展成熟的當下,公共文化活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其從屬于構建和諧文明社會的重要推進力量。群眾美術教育是公共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還能夠為公共文化活動的實施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
群眾美術教育作為公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軟實力的體現,同時也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要素。群眾美術教育的開展有助于促進社會活動的正常開展,同時還有助于人們形成更為深刻的認識,能夠形成熱愛祖國、熱愛社會的凝聚力。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能夠充分學習有關于我國的美術知識,而且還能與其他國家的文化形成相應的連接,促使我國更為迅速地融入世界行列之中[1]。在開展群眾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所有文化內容都具有我國的民俗特點,這有助于展現當代主流價值,深化我國精神文明建設。
在公共文化活動中的群眾美術教育往往具有極為豐富的美感,能夠有效地豐富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在群眾美術教育的引導下,人們將會形成對美術的熱愛以及追求,這樣有助于提高其審美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會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群眾美術教育是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我國的國粹京劇藝術就是如此,在最開始只是幾位好友聚集在一起表演的特色節(jié)目。在其中融入群眾美術概念之后,我國京劇活動越發(fā)豐富,并且吸引了大量喜愛京劇的人。不論是舞臺效果抑或是劇本設計都越來越具有獨特的藝術氣息,使得公眾活動能夠發(fā)揮出更為重要的作用。在群眾美術教育的大背景下,人們的審美意識以及精神生活將會更加豐富充實。
深化群眾美術教育建設,使其融入公共文化活動之中有助于推進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在最近幾年,我國的社會經濟實力正在不斷地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人們對于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各種文化活動的出現有效地滿足了人民精神層面的需要,其不僅需要達到人們放松身體、心靈的目的,而且還必須具有充足的美感,無論是顏色搭配、材料選用都是頗為講究的。在這個過程中,群眾美術所發(fā)揮的作用自然難以忽略。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是推進我國公共文化活動的核心力量。建立相對完善的服務供給體系是當前公共文化活動的發(fā)展目標之一。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早已發(fā)展出了獨特的文化形態(tài)。在改革開放之后,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逐漸加快,對于文化產品方面的需求正在逐漸提高,同時還切實有效地推動了我國群眾美術教育的發(fā)展步伐,為我國文化產品的供給服務提供了更多保障。
在公共文化活動建設過程中,人才隊伍的培養(yǎng)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全方位地建設完善的人才管理機制,培養(yǎng)并不斷地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團隊建設中可以為群眾美術教育活動的發(fā)展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還能夠更為深入地傳播相應的文化內容,這對于群眾美術文化工作的傳播而言,意義重大。所以全方位地促進群眾美術教育人才機制建設是當前首要考慮的問題,同時也是保障公共文化活動能夠順利開展的核心要素。
在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可以聘請部分具有專業(yè)藝術水平的藝術工作者,同時還可以聘請行業(yè)中較為有名的藝術文化愛好者,通過邀請的方式來引導其進入到群眾美術教育工作中,為相關的學習者提供學習專業(yè)美術知識的機會,吸引更多公眾投入到美術教育活動中,而后全方位地提高群眾美術愛好者的基本技巧[2]。
在進行群眾美術教育活動的同時,還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就舉辦形式多樣并且內容富有文化特色的美術作品展覽活動,借助展覽活動可以吸引更多喜愛美術的人抑或是相應的藝術家,從而為愛好者以及藝術家提供相應的交流溝通機會。此外還可以收藏一些藝術名品,同時對其進行相關的研究,這樣可以使群眾美術教育更為豐富多彩,使得其不論是在內容抑或是形式上都能夠呈現出多元化特色,全方位地深化群眾美術教育活動的建設。
在公共文化建設過程中,人才隊伍的培養(yǎng)是極為重要的工作。此外,地方政府還需要為公共文化活動予以相應的資金、政策支撐,為地方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同時還需要正確吸引外界目光,借助網絡宣傳抑或是電視宣傳等手段來提高當前群眾美術教育活動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專業(yè)人士加入隊伍建設中,為群眾美術活動的開展提供相應的保障,完善人才機制的建設。與此同時還需要注重當前群眾美術教育活動的管理工作,全方位地強化對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保障各項活動都能夠順利開展,充分展現管理人員的重要作用,用以促進群眾精神文明建設。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使得人民群眾對于精神文明的需要越發(fā)提高。相關政府部門需要對地方群眾加以正確引導,通過最為合理的群眾美術教育活動來深化公民精神建設,為社會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化支撐,促進社會的安定和諧。
群眾美術教育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不僅僅要傳承傳統(tǒng)的文化內容,而且還需要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創(chuàng)新。在開展群眾美術教育活動的時候必須要先行講述美術理論,包括各種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的經驗,以及相應的民間美術寶庫,這樣可以讓人們更為有效地領略到傳統(tǒng)藝術的特色。在借鑒西方藝術的同時,最近幾年各種西方現代美術涌入我國,并且逐漸融入了藝術領域,西方現代主義繪畫形式較之于19世紀之前的美術形式,變化極大,這必然有相應的藝術因素推動。在開展群眾美術教育的時候完全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美術教育中融入大量的創(chuàng)新內容,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豐富群眾美術教育形態(tài)。
總之,在最近幾年,人們對于精神文化活動方面的需求越發(fā)增加。相關單位必須要對公共文化活動中的群眾美術教育給予充分的重視,建設更為完善的人才機制,只有這樣才能豐富我國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為社會安定和諧發(fā)展提供相應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