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清波
(江蘇省東臺市溱東鎮(zhèn)中心幼兒園,江蘇 東臺 224200)
在科教興國戰(zhàn)略下,我國各個階段的教育工作都受到了較大重視,幼兒教育作為學前教育類型,近幾年也受到了廣泛關注,如何結合素質教育要求來優(yōu)化課程,成為幼兒園所必須要思考的重要問題?;顒诱n程作為幼兒的主體教學類型,也應該予以優(yōu)化。一般情況下,民間游戲都是指大眾之中流行的游戲形式,是兒童、青少年在生活中經常進行的游戲形式,具有鮮明的游戲功能。若是從更深層次進行分析,不同區(qū)域的民間游戲也會呈現出差異化特點,具有出傳統(tǒng)性、娛樂性、規(guī)則性等多項特征。通過將民間游戲,與幼兒園教育工作相互融合,一方面可以較好促進幼兒身心發(fā)育,大部分民間游戲都屬于群體性的,為幼兒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參與機會,在游戲中幼兒的身體素質得到鍛煉,而心理也會在愉悅氛圍下朝著健康方向發(fā)展,緩解幼兒心理壓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幼兒智力,民間游戲中往往與生活聯系緊密,包含了一定的生活知識,或是涉及民謠、兒歌等,在游戲期間,幼兒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更多生活知識,開闊視野,為了獲得勝利,幼兒也會主動思考,對于幼兒教育質量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民間游戲的融入能夠促進幼兒身心發(fā)育與智力提升,突破傳統(tǒng)幼兒園教學所帶來的諸多束縛,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根據幼兒園教學特征,民間游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融入:
在幼兒園階段,幼兒身心都處于發(fā)育階段,缺乏較好的自控能力、學習能力,在集體活動中缺少集中力。民間游戲的應用,能夠較好地激發(fā)幼兒的游戲興趣,再加上民間游戲活動形式多樣,為幼兒活動創(chuàng)造了良好空間。比如丟手絹、老鷹捉小雞、一二三木頭人等,都是群體性較強的游戲,對于提高課上教學質量有著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基于課程教學現狀,結合具體內容,選擇相適應的教學游戲,在講授《拔蘿卜》的有關課程時,幼兒教師就可以組織進行“瞎子摸魚”的游戲,配合著故事情節(jié),合理切割時間,讓幼兒通過游戲來加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提高課上知識講解的靈活性。
幼兒園教育內容廣泛,包括幼兒身體、心理、知識、技能等多個方面,再加上幼兒本身的服從性較差,難以在課上集中注意力聽取教師講授知識。民間游戲的融入能夠較好地改變這一情況,以往課上說教形式有所改變,幼兒可以通過參與游戲活動,來獲得更多知識體驗,使幼兒園教學更為高效。例如,幼兒教師可以結合本區(qū)域范圍內的一些水鄉(xiāng)特產,讓幼兒認識水生動物,如溱湖籪蟹、溱湖青蝦、溱湖甲魚、溱湖銀魚、溱湖四喜、溱湖螺貝、溱湖水禽、溱湖水蔬,“青蒲籪蟹”、淡水青蝦、甲魚、黃鱔、珍珠、淡水魚、溱東菱角、高橋老鵝、鴨和松花蛋、灰咸蛋等,幼兒教師可以將這些動物做成卡片,用積木簡單搭建一個小池塘,卡片則充當小動物,讓幼兒摸魚,摸出哪一種動物,可以先讓幼兒介紹,而后由教師補充,借助這種游戲形式,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艱巨自主學習與教師講解的課堂,對于回答上問題的幼兒,教師可以予以表揚、激勵,借此讓更多幼兒參與到這一活動中,并愿意在課下開闊視野,為課上學習做準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幼兒園管理工作本身難度較大,若是在實際教學中,按照單一活動形式展開各項教學活動,則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長此下去會產生明顯的游戲疲勞,無法較好的帶動學習興趣。為此,可以將民間游戲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讓幼兒能夠在豐富游戲類型的刺激下,自覺參與到幼兒教師組織的各項活動中,使幼兒園教學管理工作能夠順利完成,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端午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幼兒園就可以在園內營造濃郁的端午節(jié)氛圍,將一些風俗習慣融入幼兒園教學中,如包粽子,幼兒可在幼兒園教師的帶領下包粽子,加深幼兒對端午節(jié)的認知,同時組織幼兒進行賽龍舟比賽,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并思考,應該如何進行龍舟與場地建設呢?實現傳統(tǒng)端午節(jié)的有關文化,能夠在教學中加以突出、體現,提高幼兒園辦學水平,幼兒自身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與文化底蘊等也會有所提升,與當下幼兒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相適應。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時代背景下,民間游戲逐漸進入幼兒園課堂,在形式、思想、內容上,都有所融合。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園教學質量,在今后還可以通過提升幼兒園課程趣味性、豐富五大領域活動課程內容、加強幼兒園的管理工作等方式,將其與五大領域活動課程相互結合,使幼兒園課程更加富有意義,與幼兒思維、身心發(fā)育相適應,為其健康成長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