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媛
(河北省霸州市第十中學,河北 霸州 065701)
(一)文化。要想了解和掌握兩種交際化之差異,必須先從文化談起。何謂“文化”?文化是個涵義極廣的概念,對其定義可謂五花八門,眾說紛紜。文化的定義是1871 年由英國人類學家泰勒(Edward Trlor)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文化是“一個復合的整體,其中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格以及人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任何其他的能力和習慣”,我國《辭?!穼ξ幕沁@樣定義的:“從廣義上說,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總之通俗地說,文化是指目的語所在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等。
(二)語言與文化的關系:第一,一個社會的語言是該社會文化中的重要的、頗為特殊的組成部分,它是文化的載體,亦是該社會整個文化的基礎,正是通過語言,文化才能保持下來,并傳遞給同時代人或后人,因而任何形式的語言都有其文化的內涵;第二,從語言和社會的關系來看,語言也是一種社會現象,語言的本質屬性是作為社會的交際工具,語言與社會文化的關系密不可分。因此,學習任何一種語言必須要了解使用該語言的那個民族的社會文化,如果忽視了語言教學和社會文化背景知識教學的統(tǒng)一不僅影響對語言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交際過程中還常常造成語言的誤用。
(一)文化差異是跨文化交際的障礙??朔幕町愒斐傻慕浑H障礙已經成為整個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一個企業(yè)若想讓自己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一個跨國公司若想在眾多國家和地區(qū)創(chuàng)造高效益,不僅需要高超的經濟和技術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對象國的文化?,F代社會中一個企業(yè)的成功不僅是經濟成功,而且是跨文化交際的成功。
(二)了解文化知識是學習語言知識的關鍵。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準則就不可能真正學習語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語言。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又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語言受文化的深刻影響,又反映了某種文化的獨特之處。離開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語言是不存在的。
(一)文化滲透(教學)的原則。英語基礎教學階段的文化導入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實用性原則要求所導入的文化內容與中學生所學的語言內容密切相關,與日常交際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關。文化教學結合語言交際實踐,使學生不至于認為語言和文化的關系過于抽象、空洞和捉摸不定,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和文化的興趣。2.階段性原則要求文化內容的導入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中學生的語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領悟能力,確定文化教學的內容,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現象到本質。3.適合性原則主要是指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的適度。老師對文化內容的講解要有選擇。對于主流文化的內容,或有廣泛性的內容,應該詳細講解,反復操練,舉一反三。另外,由于文化內容本身就廣而雜,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和實踐,增加文化的積累。
(二)文化教學的內容。1.了解英語交際中常用的體態(tài)語,如手勢、表情等。2.恰當使用英語中不同的稱謂語、問候語和告別語。3.了解、區(qū)別英語中不同性別常用的名字和親昵的稱呼。4.了解英語國家中家庭成員之間的稱呼習俗。5.了解英語國家正式和非正式場合服飾和穿戴習俗。6.了解英語國家的飲食習俗。7.對別人的贊揚、請求等做出恰當的反應。8.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贊揚、請求等意義。9.初步了解英語國家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歷史等。10.了解常見動植物在英語國家中的文化涵義。11.了解自然現象在英語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義。12.了解英語國家中傳統(tǒng)的文娛和體育活動。13.了解英語國家中重要的節(jié)假日及主要慶祝方式。14.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一)老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具有遠見卓識把立足點放在培養(yǎng)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目標上。提高自己的語言素質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自己本身就要對西方的地理概貌、風土人情、交際禮儀等有一定的了解,在英語教學中注意東西文化差異,并且還要解釋這些差異。(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隨時介紹因心理、概念、習慣的不同可能引起的誤解或錯誤的用法,即讓學生知道什么是語法上正確的句子,也讓他們了解如何表達才能符合社會文化的慣例。3、應該向中學生介紹一些英語文化方面的簡易材料或新聞記錄材料,從中獲取更多的文化信息。
綜上所述,我們要想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就必須重視提高他們語言能力和社會文化能力,在我們英語教學中對文化的講解或滲透這一環(huán)節(jié)不能忽視,絕不能認為外語教學只要把音標教給孩子、語法弄明白了、單詞記住了、句型會用了、學生考試合格便完成了教學任務。有些人或許認為文化是一個很大很高深化的詞,它涉及的東西與我們基礎英語教學無關,這種觀念是膚淺的,從我們外語教學的第一天起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了解英語語言文化,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文化模式思維的習慣,掌握兩種文化差異,增強文化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提高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