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蹊 張 寒
1.保定市博物館,河北 保定 071000;
2.保定直隸總督署博物館,河北 保定 071000
鳴霜樓,即保定鐘樓,位于保定市區(qū)裕華西路北側(cè),1982年被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鐘樓是古代城市的市政建筑或者標志建筑,一般與鼓樓建在同一區(qū)域。保定鐘樓西側(cè)原有鼓樓(橫翠樓),與鐘樓(鳴霜樓)相對應(yīng),都是古城標志性建筑,上世紀50年代因城區(qū)建設(shè)而被拆除,現(xiàn)存的只有鐘樓。在古代封建社會,為了統(tǒng)一人們的行動,就必須統(tǒng)一時間并建立授時系統(tǒng),鐘鼓樓制度也就應(yīng)運而生。
漢代已有“天明擊鼓催人起,入夜鳴鐘催人息”的“晨鼓暮鐘”制度;到了唐代,這一制度便顛倒了過來,變成了人們常說的“晨鐘暮鼓”,即早晨敲鐘,傍晚敲鼓;到了宋代,鐘鼓樓在城市中有了明確的定制。城市中的鐘鼓樓由于起報警和報時作用,所以大多是設(shè)置在城市中心,坐北朝南,東鐘西鼓對峙排列。①鐘鼓樓作為公共性樓閣建筑,多為兩層,三層以上建筑較少。古代鐘鼓制作很有講究,且聲音洪亮,傳播久遠。鐘鼓樓還兼具政治象征、軍事指揮等功能,往往是城內(nèi)外除佛塔以外的制高點,常常成為城市的標志。在鐘樓和鼓樓的周圍,有官署、寺廟和居民區(qū),因此鐘樓和鼓樓附近也就成為經(jīng)濟貿(mào)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形成市場。②保定鳴霜樓附近自清代以來便有著眾多的衙署:如直隸總督署、保定府署、清苑縣署等,寺廟建筑更有清苑縣文廟和大慈閣。周圍的市場更為繁榮:老馬號市場商鋪林立,西大街則是古城各種交易市場的中心區(qū)域,在西大街,飯莊、商鋪、藥行、民間雜技表演等星羅棋布,可以說,鳴霜樓的附近就是城市中心。
鳴霜樓大鐘的歷史要追溯到今天保定古城的前身即保州時期,大鐘是金朝重臣為皇帝祈福而鑄造的③,金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這口鐘被鑄造安置在保州城鴻福寺中,鴻福寺是保州城內(nèi)五大寺院之一(鴻福寺、真覺寺、崇嚴寺、永寧寺和奉祉院)。大定年間即金世宗完顏雍執(zhí)政時期,完顏雍執(zhí)政29年,在南宋隆興二年(1163年)與宋孝宗趙眘簽訂了《隆興和議》,金和南宋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乾道之盟”,雙方停止了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形成和平對峙局面,并且金世宗派兵保護位于保州的宋祖陵,金朝開始注重內(nèi)部改革建設(shè)階段。金世宗提倡勤政節(jié)儉,重視官員選拔和監(jiān)督,重農(nóng)輕賦,尊崇儒學(xué)文化,實現(xiàn)了所謂的“大定盛世”,金世宗也被一些官員稱為“小堯舜”。金大定二十年中都發(fā)生大型地震,地冒黑白毛,為不祥之兆,④因此重臣為金世宗著鐘祈福。
在蒙古滅金戰(zhàn)斗中,由于蒙古軍的屠城毀城政策,保州人慘遭屠戮,保州城連同鴻福寺均被毀,大鐘遺落在鴻福寺廢墟里。保州城后來在元汝南王張柔的主持下重建,并重新得名“保定”。張柔在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開始對保州城的重建和復(fù)興工作,興建了孔子廟堂和眾多的寺廟道觀。城外則建東西南北四關(guān),“聽民筑屋”,蓋造大量房舍,供民戶居住。特別重要的是引水入城,特色鮮明,造福無窮。⑤不過,當(dāng)時的大鐘卻沒有得到重視。
到了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當(dāng)時的保定地方政府在鴻福寺遺址建清苑縣學(xué)和文廟,大鐘還是沒有引起人們重視。直到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5年)周鑑任保定知府,他認識到了大鐘的珍貴歷史價值為其建樓加以保護,因樓建于宣德年間,故名宣德樓。⑥周鑑是汾西人,為政寬厚廉明,升參政(從三品)后,仍知保定府事。
到了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時任保定知府章律對宣德樓進行修繕,建高大臺基,砌女兒墻,宣德樓隨也改稱干云樓。章律(1428—1493),字鳴鳳,蘇州府常熟人,他是景泰五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員外郎。章律在保定任保定知府期間興學(xué)校,定戶役,清理冤案,壓制豪強。后又擔(dān)任云南右參政、廣西右布政使、貴州左布政使、云南巡撫、管南京都察院事等職。著有《都憲奏議》、《春澤文稿》。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3年)干云樓再次重修,一年后完工,又改稱鳴霜樓。鳴霜樓現(xiàn)存有一碑碣,碑首刻“萬古流芳”,碑刻楷書“郡守羅公重建”,此碑應(yīng)是重建,郡守羅公指的是奉天監(jiān)生出身的時任保定知府羅綸,康熙帝曾賜給羅綸一副自己臨摹的米芾書法一張,為宋代歐陽修《豐樂亭游春·其三》:“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笨梢娍滴醯蹖α_綸的賞識。
在鳴霜樓附近有一民間消防組織保忠水社,建于咸豐初年(1851),是保定最早的消防機構(gòu),為社會福利組織。保定解放后,以正式消防隊取代了初級形式的保忠水社,其建筑在20世紀70年代拆除。⑦1982年,國家下?lián)軐?顚Q霜樓進行了落架重修。
鳴霜樓在歷史上曾經(jīng)有三個名字:宣德樓、干云樓和鳴霜樓。那么,這三個名字都是什么意思呢?宣德即明代宣德皇帝的年號,宣德即宣揚圣德,《漢書·卷五十九·張湯傳》中說到:“車騎將軍光祿勛富平侯安世,宿衛(wèi)忠正,宣德明恩?!?,《文選·張協(xié)·七命》中提到:“導(dǎo)氣以樂,宣德以詩?!备稍茦堑拿Q是來自于干云,是高入云霄之意,何晏的《景福殿賦》有云:“飛閣干云,浮堦乘虛?!鼻赜^在《長相思》中有詞提到:“鐵甕城高,蒜山渡闊,干云十二層樓。”而最后一個名字:鳴霜也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即保定知府羅綸命馬呈圖對鐘樓再次翻修,修好后準備更名以示其德,經(jīng)召集僚屬及社會名人幾次商議,總覺不滿,為此羅綸苦思冥想,寢食不安。一天早起,羅又圍著鐘樓轉(zhuǎn),只聽鐘聲一響,樓旁老樹上的霜雪隨聲震落一層,鐘再響霜又落一層,羅綸靈機一動,即景生情,“鳴霜樓”脫口而出。實際上鳴霜則來源于“霜鐘”,意為鐘聲,鳴霜指的是清晨寒霜漫天、有鐘聲長鳴。《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中提到“(豐山)有九鐘雁,是知霜鳴。”歷代詩人對于鳴霜、霜鐘的詩句則更為優(yōu)美,南齊謝朓的《雩祭歌·黑帝歌》:“霜鐘鳴,冥陵起,星回天,月窮紀?!崩畎椎摹堵犑裆疄F彈琴》提到:“客心洗流水,馀響入霜鐘?!标懹卧谒摹讹L(fēng)流子》也提到:“腸斷市橋月笛,燈院霜鐘?!庇螟Q霜樓來命名鐘樓,意境優(yōu)美又突出了鐘樓的功能性。
鐘樓坐北朝南,建筑格局仿遼金形式,建于高臺之上,底層一大間,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布瓦頂,出檐平緩,角檐起翹,檐下施宏達的斗拱,臺基周圍砌女兒墻,四面有12根八角花崗巖廊柱,墻內(nèi)施12根檐柱,清水砌墻,明間南北辟對穿門,室內(nèi)施金柱兩根。上層梁架為六椽三柱,檁枋系兩件作法,闌額普柏枋斷面呈“T”形,保留了早期形,六椽栿全檁下縱向置枋兩根,為懸掛鐵鐘之用。⑧鐘樓下檐施三彩單昂斗拱,明間兩朵,次間兩朵,山面明次間各一朵。上層檐用單昂單翹五彩斗拱,明間一朵,次間斗拱與轉(zhuǎn)角斗拱連在一起。⑨
鳴霜樓里的大鐘高2.55米,門徑2米,懸于二層樓上,兩根高8.5米,直徑0.45米的擎天柱支撐著大鐘,在柱的頂端有八根橫梁搭成框架,鐘掛在最上方的雙坊上,這樣每根橫梁均勻受力,既減輕了柱子的壓力,又起到了固定支架的作用,具有抗震功能,使鐘體保持平衡,懸掛十分科學(xué)。
關(guān)于鐘樓大鐘,在保定民間流傳的一個神話故事與大鐘的身世有關(guān)。相傳很久以前,西山發(fā)洪水沖下銅、鐵兩口大鐘,兩鐘途徑保定,見這里風(fēng)水很好,就都想留下來,但保定只能留一口。于是鐵鐘對銅鐘說:“我留保定,你去正定?!便~鐘對鐵鐘說:“我留保定,你去正定?!眰z鐘爭執(zhí)不休,便憤怒互撞。因鐵鐘個大,把銅鐘撞到正定,鐵鐘留在了保定。保定人們發(fā)現(xiàn)一夜之間來了一口大鐘,視為神物,于是有錢人集資修建了鐘樓。可鐘樓修好后,工匠們怎么也掛不上大鐘,正在發(fā)愁時,來了一位道士。他讓眾工匠把大鐘抬起,只見道士甩了一只靴子,甩到鐘杠上,鐘才掛起。轉(zhuǎn)眼間,道士不見了。如今,在掛鐘的鐵杠上,仍留有那位道士的靴印。⑩
鳴霜樓的文化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首先,鳴霜樓是保定城市變遷的守望者。鳴霜樓是當(dāng)今保定古城中為數(shù)不多的,可以將保州城和保定路、保定府的歷史文化連接起來的重要文物之一,從金、元、明、清、民國一直到新中國,記錄了不同朝代、不同民族、歷代政事的歷史變遷,以鳴霜樓為代表的古代建筑體現(xiàn)了保定古城悠久的歷史風(fēng)貌。
其次,鳴霜樓是保定人民精神的象征。鐘樓歷經(jīng)宋金之戰(zhàn)、元滅金之戰(zhàn)、明代攻取大都、靖難之役、大順軍和明軍戰(zhàn)爭和近代歷次戰(zhàn)爭,屢遭戰(zhàn)火洗禮而不滅,屢次重建而仍舊神采奕奕,正象征著保定人民在古代和近代歷史上飽受戰(zhàn)火蹂躪,卻從不屈服,愈挫愈勇,積極樂觀的精神品質(zhì)。
最后,鳴霜樓的鐘的鑄造工藝,樓的建筑工藝都十分精細。關(guān)于大鐘由來的傳說以及圍繞大鐘的各種故事一直深入人心,但這一傳說說明無論鐘還是樓都是重要的歷史遺存,其鑄造和建筑價值不可估量,鳴霜樓的存在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能。?
注釋:
①黃曄北,覃輝.鐘鼓樓的發(fā)展[J].山東建筑大學(xué)學(xué)報,2008.2.
②楊潤平.鐘樓和鼓樓研究隨筆[J].張家口職業(yè)學(xué)院學(xué)報,2003(3).
③衡志義,衡國柱.保定隨筆(下)[M].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2014.56.
④尤文遠.保定歷史文化集[M].中國文化出版社,2018:465.
⑤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4094256617053060&wfr=spider&for=pc.
⑥尤文遠.保定歷史文化集[M].中國文化出版社,2018:465.
⑦尤文遠.保定歷史文化集[M].中國文化出版社,2018:465.
⑧衡志義,衡國柱.保定隨筆(下)[M].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2014.57.
⑨衡志義,衡國柱.保定隨筆(下)[M].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2014.58.
⑩譚祝平.保定覽勝[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69.
?衡志義,衡國柱.保定隨筆(下)[M].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20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