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舒婷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qū)甄賢小學,廣東 珠海 519000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材的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課堂地位,使學生可以主動去進行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綜合技能的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去進行教學改革,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已經不能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去進行教學理念的轉變,轉變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1]。
例如,教師在講解《鄉(xiāng)下人家》一課時,教師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注入式的教學理念,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斷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使學生可以主動去進行文本內容的學習,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用問題導學法去引導學生進行文本內容的閱讀,如:你在鄉(xiāng)下人家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作者眼中的鄉(xiāng)下人家又是怎樣的呢?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文本的閱讀,找出作者是如何抓住鄉(xiāng)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和場景,呈現出自然質樸、親切祥和的農家畫面,展現了鄉(xiāng)下人家風景的獨特、迷人,贊揚了鄉(xiāng)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勤勞的雙手裝點家園、裝點生活的美好品質。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有助于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文情懷,帶給學生美好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課堂地位。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應該根據新課程的要求,轉變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教學法、實踐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去進行語文教學,不斷幫助學生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2]
例如,教師在講解《在天晴了的時候》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去進行本節(jié)課內容的教學,讓學生在情境中提高對于閱讀文本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直觀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初,創(chuàng)設情境,問:同學們,在下過雨、天放晴之后你們有沒有到郊外、田間去過呢?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你們還記得在空氣中充滿泥土的味道嗎?不管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現在讓我們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美麗的情懷,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詩歌《在天晴了的時候》。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情境,學生會在情境中提高對于詩歌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在情境中體會作者生動、形象的描繪中,想象在天晴了的時候,小徑中自然清新的畫面,培養(yǎng)學生形象能力的發(fā)展。同時,學生通過對詩歌內容的學習,可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都有美的存在,培養(yǎng)學生擁有一雙發(fā)現美的眼睛,使學生可以與詩歌的作者戴舒望一樣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既是學生進行自我認知的重要過程,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客觀、公正評價的體現。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評價只是教師評價,這種課堂教學評價過于片面,不利于學生對自己進行全面的認知。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去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的改善,使學生可以根據課堂教學評價進行自我完善[3]。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不同角度去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獎懲評價、發(fā)展評價、內外部評價、現場評價等方式都可以對學生進行全面地評價,準確地對語文課堂的教與學進行公正的教學,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認知,還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促進師生的綜合發(fā)展。如:教師可以運用獎懲評價去完善課堂評價方式,獎懲評價是指學??梢愿鶕處煹恼n堂教學效果,結合教師的考核條件進行獎懲評價,有助于激發(fā)教師的教學效率;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況,結合學生的成績及其他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在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同時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它對學生起到了激勵作用,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談,使教師更加全面、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了解,有助于教師設計更加科學的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新課程背景下進行教學改革,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得到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知識與學習能力進行補充,以便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對新課程的內容進行深入了解,不斷根據新課程的內容去進行教學改革,設計出更加科學的教學方式,以便提升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