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一鳴
南陽師范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0
目前,互聯網已成為高校學生中的一種常見的社交工具?!拔r代”背景發(fā)展的前提下,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開辟了新渠道,在互聯網平臺的幫助下,高校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互聯網組成的新時代是高校發(fā)展中的必然途徑。當前,互聯網給高校教育帶來日益深刻的影響。以互聯網和移動網絡為應用基礎的新媒體——微信,在信息傳播方面呈現出多元化、便利化以及開放化的優(yōu)勢,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用戶數量也日益增多,尤其在大學生群體中的使用更為普遍。據調查,當今大學生幾乎人人一部智能手機,都會有自己的微信號,微信己經開始對大學生的生活方式、精神需求等方面產生影響。
新生代大學生作為網絡的原住民,是互聯網的主要受眾、新事物的接受者和傳播者。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有了良好的受眾群體,學生吸收新文化、新知識的速度更快,更有助于教師開展今后的工作。
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智慧校園的建設越來越被人認可,高校對信息網絡技術的覆蓋率和普及率也越來越全面。智慧校園的建設為互聯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提供了更好的條件,互聯網實現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借助可靠的硬件設施來確保高校思政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利用思政教育網絡信息平臺,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將互聯網技術同高校思政教育進行整合的過程中,可以注重對教師團隊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創(chuàng)新和改革思政教學內容、教學模式,高效開展思政網絡教學工作。大學生思想政治心理教育在這種教育需求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水平將進一步提高。
為了充分發(fā)揮互聯網對思政教育的作用,教師加強科學互動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對于微信公眾號的關注本身可以顯示微信賬號的受歡迎程度和關注范圍。高校微信粉絲數量有限,學生數量會影響粉絲數量,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思想教育,結合現代化的技術和形式進行教育,鼓勵學生加入到學校微信公眾號中,參與學習互動?;ヂ摼W作為公共教育平臺能夠滿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要求,輔以微信推送教育信息的功能,不僅能夠增強微信信息的質量及趣味程度,還可以吸引大學生群體,主動地獲取和學習思政教育知識。
要使互聯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有效運用,就必須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一方面思政專業(yè)教師應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不斷學習和進步,能夠合理運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教學工作,并通過微信群以及公眾號等途徑,同大學生進行互動,了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給予大學生及時、準確的指導,端正大學生的思想態(tài)度;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對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進行鍛煉,幫助大學生對互聯網教育平臺進行正確的運用,使大學生具備一定的判斷能力,防止不良信息對高校學生思想的侵蝕。
為了使互聯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有效應用,政府機構、高校以及家庭等多方面主體要聯合起來,發(fā)揮協同力量的作用,對多渠道和多層次化的保障體系進行建立,充分發(fā)揮互聯網在思政教學方面的優(yōu)勢。首先,可以強化資金支持。高校在微時代背景下,借助微信平臺開展思政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適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科學配備硬件設施,完善軟件功能,做好后期維護和管理工作;其次,合理配置組織結構。高校有必要借助組織的合理配置,建立更加團結、清晰的組織隊伍,對“微時代”下高校思想教育發(fā)展的積極主動性進行不斷地提高;最后,針對高校、政府以及經營者三大主體,對監(jiān)管機制進行構建。微時代思政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離不開可靠制度的保障,所以高校要注重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轉變傳統的“他管”模式,提高整體管理效率。高校必須積極運用互聯網,對微信中傳播的思政教育信息進行篩選,避免不良信息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不良影響,傳播積極的思想信息,改善思政教學效率,這樣就可以進一步提升互聯網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現代化信息發(fā)展結合教育已經成為教學發(fā)展必然趨勢,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進行課堂延伸。因此,對于現代化的教育而言,教師要認識到“微時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結合互聯網的優(yōu)勢落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升教育水平及管理能力,實現推動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