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慶波
湖北理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3
在高校當中,文化建設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工作。一個積極向上的健康校園文化也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保證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因此,本文探討的是在高校中,如何將黨建文化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相互融合,良性互動。
首先,高校黨建與其校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同之處,都是引導師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以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zhì)人才。黨建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都要基于此基礎上才可開展。其次,高校黨建與校園文化建設都是積極向上的,目的是弘揚時代精神,宣傳民族精神。對于二者來說,都是通過精神上的思想教育和宣傳來幫助受教育者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意識,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思想觀念[1]。由此可見,高校黨建與校園文化建設具有相同之處。
與此同時,高校黨建與校園文化建設也具有不同之處,有一定的差異。黨建本質(zhì)上來說屬于政治內(nèi)容,較為抽象和宏觀;校園文化建設基于校園,屬于校園管理的范疇,不存在政治階級立場等問題;黨建可以普遍指導,是基于社會,校園文化建設則是著眼于校園,為校園做出貢獻。二者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但二者依然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校園文化建設的開展基于黨建工作,黨建工作也要依靠校園文化建設進行滲透。
在高校當中,想要將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相互融合,有效互動,首先就要培養(yǎng)學生相關的思想意識。且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管理工作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nèi)容,這應該是與課程和師資結(jié)合起來,從方方面面對學生進行相關意識培養(yǎng)和滲透,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2]。由于校園文化建設內(nèi)容繁多,更需要黨建工作的指導和配合,才能切實有效的開展和建設校園文化。
比如,高??梢蚤_展相關的課程,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接受相關的教育,在課堂當中培養(yǎng)起相關的意識。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開展相關的講座和演講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參加,通過宣傳、演講來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學生具備了相當程度的思想意識水平,就會主動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當中,并在其中貢獻出自己的想法,幫助高校建設的更好。在這其中,不僅加強了校園文化建設,將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結(jié)合起來,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相關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除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之外,也要在黨組織的領導之下,建立特色的校園文化,增加校園特色。在高校中,不同的院系可以建立不同的文化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發(fā)展,并將其融合進整體校園文化中,打造特色校園。
比如,高??梢栽诖_定整體校園的文化建設主題后,讓各院系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專業(yè)特色、學科設置、整體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等各方面綜合考慮,制定既融入整體文化建設,又有自己專業(yè)特色的文化[3]。如工程系可以以工業(yè)為基礎,展示改革之前的工業(yè)水平與現(xiàn)在的工業(yè)水平對比宣講會;外語系可以將其與國外特色相互結(jié)合等等。在適當?shù)臅r候可以將事情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管理,貢獻出自己的想法。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又能在黨建工作的指導下建立特色的校園文化,讓學生有不一樣的體驗,同時增強高校之間的競爭力,還能夠?qū)Ⅻh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形成良好互動。
將黨建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結(jié)合起來,只靠傳統(tǒng)的方式是不行的,學生很容易提不起興趣,感到枯燥無聊。因此,高校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多種途徑的將二者進行互動和融合。在高校當中,不僅是要傳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還要教書育人,為社會培養(yǎng)出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高校可以建立完善的互動機制,并多樣化的進行互動。
比如,可以建立校園內(nèi)部的新聞網(wǎng)站,將一些活動通知、校園文化介紹、校園歷史、校園平面圖等上傳上去,方便校內(nèi)學生進行查看;還可以在各種軟件當中設置屬于學校的官方賬號,方便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如微博、微信、QQ等;還可以在軟件當中設置官方公眾號,及時推送一些學校通知之類的[4]。在學校當中,社團內(nèi)部也可以開設相關的賬號,方便其他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加入不同的社團以充實自己的課余時間。這樣的方式也可以促進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互動,營造相應的氛圍。
現(xiàn)在社會復雜,正處于關鍵的轉(zhuǎn)型時期,許多人都崇尚拜金主義、自我主義、享樂主義等等不良價值觀的影響。高校當中,傳統(tǒng)的教學目的和辦學理念都在受到相應的挑戰(zhàn),功利化明顯[5]。因此,高校當中的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進行融合還有助于幫助高校形成良好正確的風氣,使校園文化更好地進行建設。黨建工作的目的就是對人們進行正確的影響,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高校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相互融合與互動,能夠帶動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將來為社會和國家做出貢獻,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在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和融合時,也要對其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使其適應社會需要,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其作用。
將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相互融合還有助于構建和諧校園、增強高校之間的競爭力。和諧校園的構建可以幫助高校良好的發(fā)展,更是校園建設的重要部分。黨建工作可以有效引導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出一個健康、積極、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學生在這樣的氛圍當中學習,也能夠有效提升學習效率,吸收知識,豐富其內(nèi)心世界和情感。校園文化與黨建工作互動也能夠增強高校之間的競爭力,引導學生正確良好的學習,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綜合能力,擴大學校的影響力和聲譽。因此,高校要對此重視起來,切實通過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的融合來增強高校的競爭力,擴大高校的影響力,構建一個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環(huán)境,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和成長。
黨建工作的開展還有助于提升學習的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使其更加適應社會需要。此外,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保持政治立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受到教育[6]。而校園文化建設則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水平,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內(nèi)涵,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狀態(tài),就可以吸收更多的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高校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的能夠提升人才的質(zhì)量,幫助學生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且隨著社會對高校教育越來越重視,高校更應該通過多種方法將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結(jié)合起來,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要的優(yōu)秀人才,推動社會的進步。
綜上所述,在高校當中,我們首先要理解黨建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的關系,然后將其進行互動,如培養(yǎng)學生意識、建立特色校園等。最后明確黨建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的意義,如可以更好地建設校園文化、提升高校競爭力等。切實將二者融合起來,展開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