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研究表明,放射式體外沖擊波療法(rESWT)是治療痙攣的有效方法。該試驗研 究了放射式體外沖擊波療法對中風痙攣患者主動肌和拮抗肌群的影響。 所有受試者都有腦梗塞或出血病史,導致左肢偏癱和肘屈肌痙攣。使用改良的Ashworth 量表(MAS)和改良的Tardieu量表(MTS)評估每個人的痙攣程度,使用視覺模擬量表(VAS) 評估疼痛,以及使用Fugl-Meyer評估(FMA)評估運動功能。分別在治療前,最終治療后24 小時和四周隨訪時進行評估。那些被隨機分配到實驗組的患者,每隔四天接受五次連續(xù)治療, 應用于主動肌(B組)或拮抗肌(C組)的沖擊波治療參數(shù)是18 Hz、0.06-0.07 mJJmm2、6000 脈沖。將MAS的變化分為完全緩解(減少為零),部分緩解(提高為1)或無評分。 B組中,有7.4%的參與者獲得了完全緩解,有63%的患者獲得了部分緩解,有29.6%的 患者沒有緩解,該組的有效率為70.4%。C組中,有3.3%的患者獲得了完全緩解,有60%的 患者獲得了部分緩解,有36.7%的患者沒有緩解,有效率為63.3%。在最后一次訓練后的第 四個星期,兩組之間仍然存在顯著差異(P<0.01)。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的疼痛評分有 更好的改善(P<0.01),而FMA評分無顯著差異。 結論:這項對中風引起的痙攣性患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放射式體外沖擊波療法可減少痙攣, 并在四周后對主動肌和拮抗肌均具有持久作用。
(段文秀譯)
Li G, et al. Effects of 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 on Spasticity of Upper Limb Agonist/ Antagonist Muscles in Patients Affected by Stroke: A Randomized, Single-Blind, Clinical Trial. Age Ageing. 2020, March; 49(2): 246-252.
中文翻譯 由 WHO 康復培訓與研究合作中心(武漢)組織
本期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安徽省立醫(yī)院)倪朝民教授主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