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繼平
每個人的記憶里,都會有一個溫馨的角落。和德山、保紅、曉燕、分糧四人相處十幾年,他們都把我當作親人,幾家人又只隔一條馬路,每到周末,都會找理由聚在一起吃頓飯。曉燕平時輕易不沾酒,那天,我故意逗她,家鄉(xiāng)捎來地道的汾酒,她被吸引住了。兩壺酒下了肚,她突然想起我家鄉(xiāng)的土月餅。在她的想象中,中秋節(jié)前既然有了汾酒,月餅也該到了。
在黃土高原上,秋分節(jié)氣到后,風(fēng)清了,天涼了,三春不如一秋忙。每年中秋前后,正是家鄉(xiāng)人最忙的秋收季節(jié),可是不管再忙,家家戶戶都要烙土月餅。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zé)任制實行后,一些人很快就富了起來,制作月餅的材料也有了講究,葵花籽、杏仁、蜜棗和葡萄干之類的上等食料是少不了的,小米磨成面粉,蒸成窩窩頭,擠壓捏成粉末狀,兌上適當?shù)暮橛?,調(diào)和在一起,香氣撲鼻。
父親一生節(jié)儉,家里糧食夠吃后,也從不允許我們浪費,誰的碗里有一顆小米,他都會劈頭蓋臉罵句“葬良心”之類的話。好吃的東西吃起來爽口,但費糧食,月餅也不例外。盡管這樣,只要中秋節(jié),他都會吩咐母親多做些月餅,讓我們吃個踏實。
母親舍不得浪費小米,月餅餡用的是玉米面,玉米面自帶甜味,多放點紅糖,配料少卻也純正。紅糖在那個年代是緊俏商品,需要憑票購買,母親把積攢一年的糖票全部拿出來,就等著中秋節(jié)花掉。除了糖票還需要錢,其實家里最缺的還是錢。雞和兔子是維持家庭日常開銷的重要來源,大哥像爺爺一樣勤快,除了種地是把好手,養(yǎng)兔子也很精通,靠著溝邊壘砌起能容納上百只的兔窩。
每年中秋節(jié)前,兔子能長到五六斤重,大的要靠近十斤左右,去供銷社收購站賣兔子是家里的喜事,大哥脾氣有點倔,從不主動去,他不忍心看到自家的兔子離開家的那一幕。母親把兔子裝在籮筐,挑著擔子邊走邊盤算賣兔子的錢該怎么花銷,我和弟弟跟著母親,時前時后。母親除了買幾斤做月餅的糖,也少不了花兩分錢買四顆水果糖,偷偷塞進我們倆的口袋,每人兩顆。
二姐從小跑得快,一進農(nóng)歷八月,就開始打聽誰家有扣月餅的模子,都是什么圖案,以備到時多借幾種模子,讓母親多烙些各式各樣的月餅。到了八月十五這天,母親就會早早地把面粉倒進鍋里用小火炒好,摻進點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長條,像做饅頭一樣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用搟面杖搟成圓圓的面餅。月餅皮是死面的,扣出來的月餅不變形,再裹進用紅糖和玉米面等制作好的餡料,然后輕輕把包著餡料的面餅邊緣緊緊捏在一起,月餅的雛形就出來了,就等二姐借來的月餅?zāi)W拥牡絹怼?/p>
月餅?zāi)W釉诖謇镆彩窍『蔽锛?,只有少?shù)人家才會有的。晌午飯剛吃過,二姐一推飯碗就跑出去借月餅?zāi)W?。盡管也跟人家提前打過招呼,可還是怕去晚了被別人借走。借來模子后,幫著母親把月餅扣完,就等待著下鍋烙。大哥早就在院子?xùn)|側(cè)搭起了土灶,我和弟弟一個勁地圍著鍋臺轉(zhuǎn),扒著鍋沿兒看,那種歡喜雀躍的心情全都刻在了記憶里。
烙月餅是個技術(shù)的活兒,火小了熟不了,火大了月餅容易烙糊。“少添柴,勤翻動,往兩邊扒拉,不然鍋底太熱,月餅糊了就不好看啦?!蹦赣H一邊囑咐著,一邊往鍋里放月餅、翻月餅,不時掂量著,把烙熟的月餅挑出來,放到簸箕里。
土月餅烙完了,仔細數(shù)數(shù),落在人頭上就少得可憐。分月餅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時,父親嚴肅的眼神聚焦在那筐月餅,按著月餅個頭兒大小和圖案的不同均衡搭配,每人一份,唯獨沒有了大人的份。年年烙月餅,從沒見父親吃過,母親最多像“質(zhì)檢員”那樣,只是嘗嘗熟不熟。
月餅終于到手了,吃兩口,剛嘗出滋味兒來,半塊月餅就沒影了。剩下的幾塊各自存放。我拿著屬于自己的那一份,翻來覆去看個夠。個兒大的是圓圓的月亮,玉兔臥中央;個兒小的,有蝙蝠、蜜桃。我把圖案有些模糊的挑出來再吃上一口,好看的用報紙卷起來,一口氣跑到姥姥住過的窯洞,邊藏邊看有沒有人跟蹤。
中秋的夜是恬靜的,全家圍坐在空氣清新、潔凈的院子里,父親吸著旱煙袋,我和弟弟盼著月亮早點兒出來,心里越著急,就覺得月亮出來得越慢。當我們把又大又圓的月亮盼出來的時候,母親也早已把飯桌子放在了院子中央,在桌上擺放了幾個大碗,裝著月餅和幾個蘋果,還有一碗熱騰騰的水餃,然后點著一炷香,旁邊放著一碗清水,母親說那是給月中玉兔吃的。父親母親跪在桌子后面,朝著月亮磕了三個頭。母親還小聲在嘴里叨念著什么,我們誰也沒有聽清,大概是祈禱來年的豐收。緊接著,母親催促我們兄弟姊妹去給月亮磕頭。用不了多大時辰,月亮掛在天幕的正中央,家家戶戶都開始敲臉盆,全村很快陷入一陣劇烈的轟鳴聲中……
進城上中學(xué)讀書的時候,住在姑姑家里,姑父月月有工資,生活比我家富裕許多。有一年在姑姑家過中秋節(jié),一頓能吃上六樣菜,雞魚肉蛋全都有,這在村里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當然,也少不了月餅,我好奇的是沒有看見姑姑家做月餅,桌上擺著形狀不同的月餅是從哪里來的?正當我發(fā)愣的時候,姑姑遞給我兩塊,說道:“沒有見過吧?這個是提漿月餅?!蓖馍幌窦依镒龀鰜碛徒模此茮]有油,姑姑說味道極好。我捧著月餅不撒手。姑姑看出了我的心思,甩手又遞給我一塊,我把一塊月餅裝進口袋里,準備放假時帶給弟弟,緊接著一口氣吃了兩塊月餅,終因消化不良傷了腸胃,嘔吐不止,兩天之后才見好轉(zhuǎn)。
眷顧童年并不是放棄對美好生活的珍惜,很多時候,自然的就是最好的,追求高貴恐怕會陷入浪費的漩渦。家鄉(xiāng)的土月餅盡管沒有列入名貴之列,但土得掉渣的味道卻能讓都市里的朋友滿嘴留戀,成為令人心醉的牽掛。
(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