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楠林
摘 ?要:隨著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推行,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習作教學也備受眾多教師和家長的重視和關注。對于中高年級小學生來說,習作是其語文學習中的重點內容,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有重要作用,盡管中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發(fā)的習作基礎,但是在實際的習作中也依舊存在一定的缺陷,而影響了學生習作有效性的提升。所以在語文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該積極加強對中高年級習作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從中高年級的教學現狀出發(fā),積極探索有效的習作教學策略,來不斷地提升小學生的習作教學效率,促進中高年級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習作教學的有效性[1]。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高年級;寫作教學有效性;分析
引言: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已經成為新時期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對于中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經過了長期語文知識的基礎,已經具備一定的習作基礎,所以教師應該從學生的現狀出發(fā),積極創(chuàng)新習作教學模式和方法,來不斷地提升中高年級學生的習作有效性,進而有效地提升中高年級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強化小學生對民族文化的信心,以便更好地促進語文教學目標和價值的實現。對此教師必須要認識到提高中高年級習作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性,并探索有效的策略和手段,有效地促進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2]。
一、提高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習作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性
在小學語文中高年級教學中,習作教學是一項重點教學內容,提高習作教學有效性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首先,提高習作教學有效性,是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新課改更加注重對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以及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而習作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路徑,所以只有不斷地提升習作教學的有效性,才能促進語文目標的實現,才能有效地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和深入進行;其次,提高習作教學有效性還能提高小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和理解。在習作中,通過欣賞和創(chuàng)作作文,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意識,對小學生寫作教學水平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而且還能提高小學生的民族認同感。
二、小學語文中高年級寫作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一)即興演講,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即興演講是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良好方式,具體方法是讓學生就一個主題在短時間的準備后進行簡短的發(fā)言。如在教學《中彩那天》后,我讓學生以《最富有時刻》為主題進行即興演講。有的學生說:“作者一家最富有時刻是爸爸打電話把車還給庫伯那一刻。他們一家是富有的,因為他們沒有因為自己貧窮而選擇了要車,沒有因為爸爸夢寐以求有一輛汽車而選擇了要車,他們選擇了誠實,選擇了有道德?!边€有的學生說:“富有,在我的理解中應該是很有錢。但學完這篇文章后,我有了新的理解,一個人有高尚的品德,他內心是很富有的。一個人講誠信,他的內心是很富有的。當我們答應了別人去做事情,我們能盡力去做,我們是富有的。因此,我們要做一個行為品德高尚的人?!倍潭痰募磁d演講受到聽眾的贊同和欣賞,激發(fā)了學生表達的欲望,通過多次的即興演講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均有所提高。
(二)創(chuàng)設情景,鍛煉學生從說到寫的能力
說和寫都是運用語言進行交流思想、表情達意的能力,兩者是相互促進的。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我采用從說到寫的訓練方式,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景,降低學生的畏難心理,讓學生愿意說,喜歡說,最后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說的話寫下來,達到“我手寫我口”。如在教學《勸說》時,我先說:“我們今天去公園游玩,你們看前方——”這時我讓兩位學生扮演吃完香蕉扔果皮的行為。“看到這情景,你會怎樣說?”學生們踴躍舉手。接下來我又創(chuàng)設了爸爸在家里抽煙、劇院不文明行為等情景,讓學生走進角色,用表演的形式進行勸說。學生興致很高,說得滔滔不絕;我再順水推舟,布置學生寫勸說稿,學生都迫不及待地揮筆寫下來。通過口頭練習,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煉,寫作文就水到渠成了。
(三)借助思維導圖,拓寬學生習作思路
很多學生在寫作文時感到無話可寫,原因之一便是我國教育一味注重課堂教學,忽視了對外界素材的搜集,限制了學生的作文靈感。思維導圖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式,有助于學生獲得素材,拓寬思路,激發(fā)創(chuàng)作動力。學生通過發(fā)散思維、梳理思維,從多角度進行觀察、體驗,寫出的文章自然不再枯燥、雷同。如在教學習作課“一處景物”時,先讓學生聊聊怎樣把一處景物寫好,再引出寫景的四個方面——按順序、抓特點、表達方法及運用修辭手法,讓學生以此為中心對相關的材料進行羅列,并在過程中指導其將材料進行分類、篩選,使文章主題更加突出。通過交流,學生知道了寫景可以按參觀游覽順序,也知道了要運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突出景物特點,從而對材料的選擇范圍更加廣泛,寫作切入點更加細化,寫出的習作各有重點,各顯風采。
(四)巧用有效性評價,提高學生習作興趣
課堂中的學生學習評價是常見的教學手段之一,有效的評價有助于開啟學生的心智,產生愉悅的學習情緒,引發(fā)向上的學習動力,建立足夠的學習自信。
在作文教學中,即便學生表現得不理想,我們也要學會“沙里淘金”,找出其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使他們能有勇氣寫下去。如教學寫作《敬佩的一個人》時,一名平常寫作較差的學生在作文開頭寫道:“我爸爸虎背熊腰,身強力壯,走路健步如飛。雖然他這么神采奕奕,但他站在你面前,你們絕對想不出他居然是一個非常節(jié)省、不亂花錢的人?!边@段話抓住了爸爸的外貌特征,并運用了過渡句,突出爸爸強壯卻節(jié)省的特點。在評講時,我特意表揚了這名同學“對這個單元的理解較好,能把所學的表達方法運用到習作中”,并將他寫的那段話投影出來,讓同學們欣賞,讓那名學生產生成就感,知道自己寫的作文也有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通過有效的評價,學生受到鼓舞,學習積極性顯著提高。
三、結束語
總之,教師要善于發(fā)掘并運用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為學生營造寫作氛圍,才能提高習作教學的有效性,化“要我寫”為“我要寫”甚至是“我愛寫”,使學生的作文化難為易,化怕為喜[3]。
參考文獻:
[1]陳玉海.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習作教學有效性探析[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5,000(008):55-56.
[2]陳建新.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習作教學有效性探析[J].好家長,2018(24).
[3]陳海金.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習作教學有效性探析[J].學苑教育,2019,000(006):P.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