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平
摘 ?要:古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文化藝術的一種傳承。在當今社會的發(fā)展下,古詩詞的學習有助于發(fā)揚傳統(tǒng)的中華美德和品質,是現(xiàn)代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融合。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古詩詞可以讓他們從側面了解到一些民族文化和情感教育,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本篇文章通過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分析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從而探討如何實現(xiàn)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
引言:
詩詞是小學語文中的一種形式,鑒于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教學大綱要求來說,小學階段的古詩詞大多以詩歌為主,而且內容比較簡單,但是卻包含不同的人生哲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學生起到積極的影響。古詩詞教學是教育部門一直倡導的教學類型,在寥寥幾句中就可以包含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我國的不同文化,不僅可以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還具有抒情言志的思想感情,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提升來說有著一定的益處。但是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影響嚴重,很多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上沒有一定的規(guī)劃,沒有發(fā)揮它們的真正作用。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的問題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古詩詞在語文考試中的比例并不是很大,大多都是以默寫背誦為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會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沒有抓住古詩詞中的重點,忽略了從詩詞背后的價值觀上對學生進行解釋,將大部分時間都應用在如何逐字逐詞地進行解釋,沒有從古詩詞的整體出發(fā)進行全面的概括,缺乏相應的情感教育,單純地強調其中含有的語文知識,將本應該生動的古詩詞課程變成了對字詞的理解,這種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師在理解過程中的片面化,沒有去深度挖掘古詩詞背后的含義。
(二)教學方法上的問題
許多教師都認為小學階段的教學都有著一定的套路,在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按照固定的模板進行知識的傳授,從朗讀詩詞到解釋詞句,然后完成背誦默寫,但是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不僅沒有提升課堂氣氛,還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沒有與時代的發(fā)展結合到一起,學生對于古詩詞仍然沒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對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來說有著一定的限制。
(三)教師本身的問題
對于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專業(yè)水平參差不齊是存在的主要矛盾,有些教師對于古詩詞的理解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問題,無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方面的引導,導致學生審美能力上的固化,不符合新課改背景下對于教學的要求。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
古詩詞是中華幾千年存留下來的文化瑰寶,古詩詞語言優(yōu)美,意境深遠,并且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題材。古詩詞展現(xiàn)的是古人的社會認知與人生哲理,并且弘揚的是民族文化,因此對學生進行古詩詞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字水平,也是對學生精神世界的洗禮,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古詩詞因其蘊含著對生活、對家人、對好友、對祖國等的熱烈情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除此之外,古詩詞作為古代文學作品,其意境與哲理美對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有熏陶作用,其獨特簡短卻內涵豐富的特點,對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有提升作用,并且在這基礎上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也得到發(fā)展,有利于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升。
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強調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的去進行古詩詞的學習,從小學生的角度來看,教師應該將教學的重點進行轉移,避免將大量的時間用于字詞解釋、背誦等方面,教師可以允許學生進行模糊的解讀,讓學生對于詩詞的學習進行充分的想象,教師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適時地進行一些引導,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優(yōu)化,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感。另一方面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之前先對詩詞進行朗讀,從吟誦之中感受到古詩詞之間獨有的韻律,“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學生可以從反復吟誦的過程中有著不同的感受,從而真正的體驗到古詩詞帶來的魅力。
(二)創(chuàng)新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可以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從而體會到古詩詞中含有的意境。首先,教師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古詩詞作者的一些情況背景,讓學生可以融入到當時的情境中,更深一層地對背后的情感進行體驗。其次,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合理的情境,將古詩詞中的一些畫面借助于多媒體等形式真正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現(xiàn)一幅煙花三月下黃鶴樓的風光,可以從網(wǎng)絡上搜索相關的資源,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情與景之間的有效融合,這對于學生來說也有著一定的新鮮感,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三)創(chuàng)新古詩詞的教學評價
在古詩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新課改下對于學生素養(yǎng)方面的要求,在古詩詞的教學評價上進行一定的優(yōu)化。對于古詩詞來說,它的遣詞造句和現(xiàn)代有著很大的差別,教師需要牢牢抓住教學評價的本質目的,加強情感教學與知識教學的有效融合,實現(xiàn)詩意和字詞意思上的共同理解。為了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不同的問題,鼓勵學生勇敢地對觀點進行質疑,增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另外,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還應該注重學生審美能力上的培養(yǎng),提升自身的素質和修養(yǎng),從而使得古詩詞教學可以發(fā)揮它的最大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是在新時代下對教育的一次改革,它強調了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優(yōu)化了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下存在的問題,對于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來說,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認識到學生的特點和差異性,并且對古詩詞的教學評價進行優(yōu)化,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沈曉燕.如何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9(10):61.
[2]王永芳.摭談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低年級古詩教學[J].新課程(中),2019(09):41.
[3]楊杰.挖掘教材,引導學習——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有效策略[J].課外語文,2019(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