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學賓
摘要: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它包含了完整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邏輯,即無產階級運動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黨是無產階級的最高組織形式,始終代表著整個運動的利益,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顯著標志;堅持黨的領導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中央權威必須堅持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無產階級政黨應該由革命領袖來領導,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必須維護最高領袖的核心地位。
關鍵詞:“兩個維護”;中國共產黨;理論邏輯
中圖分類號:D26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991(2020)06-064-008
堅持黨的領導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政治責任和最高政治原則,其中最關鍵、最重要的是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即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做到“兩個維護”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也是最根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然而,做到“兩個維護”體現(xiàn)在實際行動上,人們往往偏重于從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的角度去要求,而忽視了對其理論上的深刻把握。實際上,如果沒有理論上的堅定和透徹,就沒有政治上的堅定和清醒,也就缺乏思想自覺,行動起來不僅困難重重還極易發(fā)生偏差。因此,很有必要從理論上講清楚做到“兩個維護”的馬克思主義邏輯依據(jù)。
一、無產階級運動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1]共產主義是人類歷史上最美好的理想社會,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共產黨人的終極奮斗目標。但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并為之進行長期持續(xù)不懈的努力和奮斗,在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最重要、最關鍵的就是要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一)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最高組織形式,始終代表著整個運動的利益
政黨本質上是特定階級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階級的政治組織,因而具有鮮明的階級性。無產階級政黨是社會一切階級的最高組織形式,是領導無產階級運動的核心力量。無產階級是現(xiàn)代機器大工業(yè)的產物,與社會化大生產緊密相聯(lián)系,是最先進、最有前途、革命最徹底的階級。無產階級的整個社會地位決定了他們“只有完全消滅一切階級統(tǒng)治、一切奴役和一切剝削,才能解放自己?!盵2](P724)這也充分說明,只有實現(xiàn)共產主義才能實現(xiàn)無產階級自身的徹底解放。共產主義不僅是一種社會理想、一種社會制度,更是一種消滅現(xiàn)存狀況的現(xiàn)實運動,未來社會必將在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中一步一步實現(xiàn)。而這種現(xiàn)實運動的需要,必然要求無產階級組成自己的獨立政黨來領導整個運動。
第一,無產階級只有建立自己的政黨,才能作為一個階級而行動。政黨是階級斗爭最嚴整的表現(xiàn)。馬克思在《國際工人協(xié)會共同章程》中指出,無產階級“只有把自身組織成為與有產階級建立的一切舊政黨不同的、相對立的政黨,才能作為一個階級來行動?!薄盀楸WC社會革命獲得勝利和實現(xiàn)革命的最高目標——消滅階級,無產階級這樣組織成為政黨是必要的。”[2](P173-174)恩格斯也說要取得革命勝利,工人階級必須“組成一個不同于其他所有政黨并與它們對立的特殊政黨,一個自覺的階級政黨?!盵3](P578)這充分表明,建立自己的政黨,是無產階級在政治上獨立和成熟的重要標志,也是其獲得革命勝利的必要條件。
第二,無產階級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xiàn)團結并不斷發(fā)展壯大。一方面,無產階級運動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運動,人數(shù)固然是一個重要的成功因素,但只靠人數(shù)眾多是不行的,“只有當工人通過組織而聯(lián)合起來并獲得知識的指導時,人數(shù)才能起舉足輕重的作用。”[2](P10)由此可以看出,無產階級只有在自己政黨的領導下才能聯(lián)合起來并獲得科學理論的指導,才能發(fā)揮人數(shù)上的優(yōu)勢。另一方面,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們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則”,“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4](P413)。只有這樣大公無私的政黨才能始終代表整個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才能最有遠見、最具革命性和組織紀律性,才能一以貫之地將革命斗爭進行到底,肩負起領導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歷史重任。
(二)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顯著標志
鄧小平說:“中國共產黨的最終目的,是要在中國實現(xiàn)共產主義制度。”[5]根據(jù)馬克思主義理論,共產主義分為兩個發(fā)展階段,即第一階段或初級階段(社會主義階段)、高級階段(共產主義階段),只有在社會主義生產力高度發(fā)達的基礎上才能向更高級的共產主義階段過渡。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證明,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是沿著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一步一步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根本保證。沒有共產黨這樣一個大公無私、沒有任何自身特殊利益的政治領導力量,無產階級革命就不能取得勝利,社會主義也就難以實現(xiàn);放棄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道路必然偏離正確方向,社會主義國家必然變質變色乃至走向滅亡。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等歷史悲劇無不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可以說,是否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是科學社會主義區(qū)別于其他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的一個最顯著標志。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的科學社會主義。經過艱辛探索和努力,我們黨在總結國內外社會主義發(fā)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成功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是中國逐步走向共產主義的一個必經歷史階段,也是我們黨近百年來領導全國人民歷經磨難困苦、不斷艱苦奮斗取得的根本成就。它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fā)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6]。為此,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認識與科學把握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長期性與階段性的有機統(tǒng)一,把實現(xiàn)共產主義同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tǒng)一起來,堅定不移地沿著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
第二,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作為一個哲學范疇,本質是事物固有的根本的屬性。社會主義本質就是指是社會主義本身固有的根本的屬性,是對社會主義普遍規(guī)律的深刻揭示。雖包含有“中國特色”四個字,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其堅持了最能體現(xiàn)科學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基本原則,因而它仍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主義,因此,在本質特征的界定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是同樣適用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盵7]這一重要論述充分表明了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極大地深化了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guī)律的認識和把握,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的現(xiàn)實版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其展現(xiàn)出的強大生機活力而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同時還為解決全球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共產黨人不僅成功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一以貫之地堅持和發(fā)展,堅定不移地實踐、領導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之無愧的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揭示者和最忠實踐行者。
二、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需要具體體現(xiàn)在實際行動上,切實貫穿于無產階級事業(yè)的全部活動之中,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那么,究竟如何才是堅持黨的領導,加強和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呢?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這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動搖?!盵8]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斷是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維護中央權威思想的豐富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針對性。
(一)堅持黨的領導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
維護黨中央權威歷來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內在要求。馬克思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來剖析權威和權威現(xiàn)象。他們認為權威并不都是壞的東西,很多時候權威是必要的,甚至是可以發(fā)揮巨大作用的。權威對工人階級革命來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沒有權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動……沒有這種統(tǒng)一的和指導性的意志,要進行任何合作都是不可能的?!盵3](P372)作為工人階級革命的領導核心,共產黨更需要權威,“革命無疑是天下最權威的東西。革命就是……用非常權威的手段強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盵2](P277)無產階級革命不是一般的革命,而是要消滅剝削、消除私有制的最深刻、最徹底的偉大社會革命,革命任務極其艱巨繁重,斗爭環(huán)境極其復雜尖銳,沒有權威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正所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對共產黨來說,最重要、最關鍵的是黨中央一定要有權威。黨是由一個個黨員組成的有機體,如果黨中央沒有權威就難以有效地把全黨組織起來,也就不能形成一個共同奮斗的戰(zhàn)斗整體。正如恩格斯說:“巴黎公社遭到滅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權威?!盵3](P375)列寧在創(chuàng)立和領導俄國無產階級政黨的過程中,也同樣高度重視維護黨的權威。針對當時一些激進分子否定權威的錯誤主張,列寧堅決給予了嚴厲的批評,他明確提出了無產階級要取得徹底解放,就必須有權威的觀點。為此,他還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民主集中制這一無產階級專政的政黨建設的重大理論原則。列寧始終堅持“黨是直接執(zhí)政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是領導者”[9](P423),執(zhí)政黨必須加強權威,嚴明黨的紀律,反對派別活動,加強對其他政黨的領導,以確保保衛(wèi)革命勝利果實、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
維護黨中央權威是堅持黨的領導的最重要體現(xiàn)。堅持黨的領導,不是一句空的口號,而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原則問題,必須實實在在地體現(xiàn)在具體行動上。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xù)前進的新時代長征路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都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時刻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中央政令暢通、令行禁止。首先從歷史經驗來看,在實踐中形成一個堅強有力的黨中央,始終強調維護黨中央權威是共產黨人不斷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而黨中央一旦喪失了權威,黨內就會各自為政、各行其道,造成思想混亂、組織渙散、紀律松弛,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就會被當作兒戲,黨的轟然倒塌也就不可避免了。中蘇兩國共產黨所取得的歷史成就及不同結局的鮮明對比無不證明了這一點。其次,從實踐要求來看,維護黨中央權威是全黨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行動的根本保證。在中國,黨是領導一切的最高政治力量。作為一個擁有9 000多萬黨員,460多萬個黨組織的大黨,要想把黨管好治好,凝聚全黨意志向著共同目標不斷奮進,就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有威望的黨中央。正如鄧小平反復強調的說:“中央要有權威”“中央定了措施,各地各部門就要堅決執(zhí)行,不但要迅速,而且要很有力,否則就治理不下來。”[10](P277)
(二)維護黨中央權威必須堅持集中統(tǒng)一領導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創(chuàng)建和領導無產階級政黨過程中,對如何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黨的團結統(tǒng)一方面作出了諸多重要論述,這些論述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共同構成了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思想,為如何強化黨中央權威提供了基本遵循。
樹立政黨權威,必須堅持集中統(tǒng)一。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政黨要有權威,但這種權威不是對基于專制或獨裁權力的絕對服從,而是建立在黨內民主基礎之上的一種自愿的服從和支持,這樣才能“堵塞了任何要求獨裁的密謀狂的道路”[11](P207)。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實踐中始終貫穿了這一原則。他們在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制定的《章程》中,對盟員條件及組織機構都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要求所有盟員必須“服從同盟的一切決議”“保守同盟一切事務的秘密”,并規(guī)定同盟最高權力機關不是中央委員會而是代表大會,各級領導機構及其代表由選舉產生并隨時可以罷免。這些規(guī)定都體現(xiàn)了權威與民主相統(tǒng)一的思想。列寧在繼承這一思想的基礎上,從俄國黨內組織渙散的現(xiàn)狀出發(fā),認為要樹立黨中央權威,就要把全黨集中統(tǒng)一起來,建立一個“集中制的黨”。列寧在《怎么辦》中明確指出,要取得俄國革命勝利就要建立“一個能使政治斗爭具有力量、具有穩(wěn)定性和繼承性的革命家組織”[12](P386),這種組織應當由職業(yè)革命家組成,是又紅又專的革命領袖集團,但“必須以集中化為前提,并且絕對需要有集中化”[12](P409)。列寧還認為,黨應該具有鐵的紀律和嚴密的組織,意志統(tǒng)一、令行禁止,只有這樣集中統(tǒng)一的黨才是一個“真正鋼鐵般的組織”。這是因為用組織上的物質統(tǒng)一來鞏固和保證思想上的一致,是無產階級不可戰(zhàn)勝的重要保證。此后,列寧在領導俄國革命的長期實踐中始終強調堅持集中統(tǒng)一的重要性。1905年他提出“進一步地、更全面更嚴格地貫徹集中制”[13],1920年提出“無產階級實現(xiàn)無條件的集中和極嚴格的紀律,是戰(zhàn)勝資產階級的基本條件之一”[9](P135),1923年提出“我們中央委員會已經形成為一個嚴格集中的和威信很高的集體”[9](P782)。這些論述充分表明,列寧始終把集中統(tǒng)一作為無產階級政黨建設和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組織原則,以集中統(tǒng)一來鞏固和強化黨中央權威,又通過黨中央權威來動員、組織、教育和團結全黨同志,從而把黨凝聚成一個戰(zhàn)斗的組織。
堅持集中統(tǒng)一領導,必須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首先,在無產階級政黨內部應該是民主的。黨是由一個個黨員組成的集合體,黨的事業(yè)要靠全體黨員的共同努力,而不能只靠少數(shù)領導者,少數(shù)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只有絕大多數(shù)人團結起來才能形成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磅礴力量。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會死氣沉沉,就不能調動全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為實現(xiàn)共同目標而進行努力奮斗。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政黨“組織本身是完全民主的”[11](P207),只有保障了黨員的民主權利,才能避免黨組織成為個人謀取私利的工具。馬克思恩格斯還特別注重黨內民主的實現(xiàn)形式和組織制度,他們提出了定期召開代表大會的方式來確保民主的實現(xiàn),并強調“讓全黨哪怕一年有一次發(fā)表自己意見的機會,一般說來也是重要的?!盵14]列寧也十分重視黨內民主,他曾說只召集代表開會還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讓全黨就重大決策問題討論,“都能人人獨立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15]。其次,無產階級政黨內部也必須實行集中領導。無產階級政黨本身就是集中統(tǒng)一的,它必須有統(tǒng)一的綱領和章程,有革命的權威。任何人只要加入了黨的組織,就必須服從黨的教育和管理,服從組織上安排的一切工作和任務,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執(zhí)行黨的決議。只有實行這樣的集中,才能使黨的全部力量擰成一股繩,集中在同一個攻擊點上。離開了這樣的集中,往往會導致失敗或遭到挫折,正如巴黎公社之所以只持續(xù)了短短的72天就失敗了,就是沒有實行正確的集中。綜合黨內的民主和黨內的集中,馬克思恩格斯進一步指出,不能把它們任何一方面加以絕對化,他們都是相對的東西,是歷史的、具體的,條件變化了他們的應用范圍也會發(fā)生變化。他們還指出,在無產階級政黨內部“沒有無義務的權力,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2](P172)。由此可以認為,這實際上已經是民主集中制思想最初表達。在此基礎上,列寧進一步完善了民主集中制思想。1905年7月,列寧提出了民主集中的六條原則[16](P345),這些原則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權力行使,又有黨員權利保護。1906年,俄國社會民主黨第四次代表大會正式確立民主集中制的建黨組織原則。后來,列寧又指出:“加入共產國際的黨,應該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建立起來的?!盵9](P254)如果不能按照這個原則建黨,就不能稱之為共產黨。
三、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必須捍衛(wèi)最高領袖的核心地位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歷史是由人民群眾而不是由什么英雄人物創(chuàng)造的,只有人民群眾才是推動歷史進步和社會變革的最終決定力量。但唯物史觀從不否認個人的巨大作用,而是認為所有的英雄人物都來自于人民群眾,是人民群眾的杰出代表,是帶領人民群眾前進的指導者和領路人,在社會歷史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懊恳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把他們創(chuàng)造出來?!盵4](P502)無產階級的事業(yè)是人類歷史上最壯麗的事業(yè),推進這樣偉大的事業(yè)必然要求無產階級要有帶領自己不斷前進的領袖人物。由革命領袖來領導是無產階級政黨不斷發(fā)展壯大的重要保證,也是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內在要求。
(一)無產階級政黨應該由革命領袖來領導
馬克思恩格斯雖未明確提出黨的“領導核心”問題,但卻始終高度重視“工人領袖”的重要作用,而馬克思也一直是第一國際的真正領袖。正如恩格斯說:“每屆總委員會的靈魂都是馬克思”[2](P721),“沒有他,我們至今還會在黑暗中徘徊。”[11](P558)但由于第一國際未能形成一個成熟穩(wěn)定的領導集體,沒有自己的領導核心,這使之很難消除各種派別活動及其錯誤思潮的影響,以至于難以保障無產階級政黨組織應有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列寧認為群眾是劃分為階級的,階級是由政黨來領導的,而政黨則是需要革命領袖來領導的。他指出:“在歷史上,任何一個階級,如果不推舉出自己的善于組織運動和領導運動的政治領袖和先進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統(tǒng)治地位?!盵16](P344)領袖應是職業(yè)革命家中“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的人組成的領導集團,其職責就是帶領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當然,一般來說,我們所說的領袖并不是特指某一個人,而應是一個持續(xù)穩(wěn)定的領導集體。所以列寧說一個好的領袖集團是堅持不懈進行斗爭的重要保證。
建立“職業(yè)革命家組織”來領導革命,是列寧在革命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個重要思想。列寧認為,要把分散的社會民主黨組織建設成一個集中統(tǒng)一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首先必須要把那些能夠造成全黨統(tǒng)一的骨干力量,即政治上最堅定、對革命最忠誠、同無產階級保持密切聯(lián)系的職業(yè)革命家組織起來,建立一個中央領導集體。他認為任何革命運動的順利推進和持久進行,都離不開穩(wěn)定的和能夠保持繼承性的領導集體,沒有這樣的領導組織則運動必將歸于失敗。列寧在《怎么辦》中批判了否定黨的領導和領袖權威的錯誤思想,他說:“假如沒有‘十來個富有天才……經過考驗、受過專業(yè)訓練和長期教育并且彼此配合得很好的領袖,無論哪個階級都無法進行堅持不懈的斗爭。”[12](P401)由此可以看出,列寧認為領袖是無產階級革命的權威,如果沒有“一批領袖”的領導,無產階級就會群龍無首,難以凝聚起來組織成一個戰(zhàn)斗整體進行持久的斗爭,也就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他還指出,造就和培養(yǎng)一批革命領袖不是簡簡單單、輕輕松松的事,需要長期的艱苦努力和奮斗,但如果沒有革命領袖,“無產階級的‘意志統(tǒng)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話?!盵16](P344)領袖作為職業(yè)革命家中的杰出代表,一般來說都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深厚的理論功底、豐富的斗爭經驗、高超的領導藝術以及獨特的個人魅力,可以很好地把全黨團結起來,組織凝聚成一個戰(zhàn)斗整體,向著既定目標前進。此外,領袖權威是堅持不懈踐行群眾路線的內在需要。領袖一般都是善于做群眾工作的高手,加之領袖本身也是群眾中的一員,往往都能深入群眾,樂于為群眾辦事,在群眾中具有很高的威望,深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因而便于動員、組織和教育群眾,進而為革命事業(yè)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保障。列寧歷來注重革命領袖在群眾工作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他指出“革命領袖的職責是引導群眾走向革命”[17],“哪里有群眾,就一定到哪里去工作”[9](P163)。這些都充分表明,領袖權威是政黨權威的集中體現(xiàn),推進無產階級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必須要維護領袖權威,這是全黨統(tǒng)一意志和行動的重要保證。
(二)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與維護最高領袖的核心地位是統(tǒng)一的
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革命需要一個“領導核心”來行使最終決定權,以確保全黨的統(tǒng)一意志和行動。這是因為,艱巨繁重的歷史任務,尖銳復雜的斗爭環(huán)境,決定了無產階級革命不僅需要一批革命領袖,還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這個“核心”代表黨中央來行使最終決定權,以保證全黨在議而不決或生死存亡之際繼續(xù)持有團結統(tǒng)一和共同行動的能力。對于這種以“集中”為標志的核心體制,恩格斯在《論權威》中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指出:“能最清楚地說明需要權威,而且是需要專斷的權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關頭,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絕對服從一個人的意志。”[2](P276)領導核心是黨的中央領導集體的“主心骨”,是“班長”,只有從革命領袖這個“穩(wěn)定的集團”中產生,才能得到全黨的一致?lián)碜o和支持,才能具有領導全黨的權威。在中共話語體系下,“核心”是一種制度設計,它所體現(xiàn)的是黨的民主集中制的頂層設計,這種設計把原本是對立的民主與集中有機結合起來,既有正確集中,又有充分民主,是二者的辯證統(tǒng)一體。可以說,能否形成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全黨是否能夠自覺維護這個核心的領導地位,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上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
黨的近百年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經驗證明:一個正確的堅強領導核心是黨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遵義會議之前,我們黨之所以屢遭挫折,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沒有一個成熟穩(wěn)定的領導核心。此后,我們黨逐步確立了毛澤東的核心地位,中國革命從此煥然一新。改革開放以后,我們黨又確立了鄧小平的核心地位,成功開辟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于領導核心問題,毛澤東說:“實行一元化的領導很重要,要建立領導核心”[18]。鄧小平指出:“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10](P310)為此,他還特別強調,國家的未來,黨和人民的前途命運都需要一個堅強領導集體,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這是基于對黨的歷史的深刻把握得出的科學結論。新時代背景下,我們黨確立習近平同志在黨中央、全黨的核心地位并寫入黨的全會文件,正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堅守和繼承,是歷史的選擇、時代的必然,是人民的選擇,符合黨和國家的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維護黨的中央領導集體權威并不否認革命領袖個人的權威,二者是有機統(tǒng)一的,統(tǒng)一于偉大的無產階級事業(yè)。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不是空喊口號,喊空頭政治,而是要切實體現(xiàn)在實際行動上。那么,新時代條件下如何才能維護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呢?答案就是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這是因為,新時代背景下,維護黨中央權威和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是統(tǒng)一的。在當代中國,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就是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就是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中央權威,就是維護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其首要任務就是要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中央領導集體中的核心地位,而黨的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毫無疑問的,必然是全黨的核心,這是由黨的民主集中制這一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決定的。作為世界第一大黨,要治理好14億人口的大國,沒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就會政出多門,各行其是,最終必將導致“九龍治水”的混亂局面,黨的團結統(tǒng)一也將是一句空話。所以,全黨一定要有一個成熟穩(wěn)定的堅強領導集體,并且要有一個“最有威望、最有經驗、最有影響力”的革命領袖作為核心,只有這樣,才能凝聚黨中央各位成員的智慧,匯聚黨的各級領導干部以及全黨和全國人民的集體智慧。為此,全黨都要自覺做到“兩個維護”,向黨中央看齊,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確保黨中央權威和政令暢通,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總之,做到“兩個維護”有著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依據(jù),是新時代旗幟鮮明講政治的首要任務,也是共產黨人黨性堅強的重要體現(xiàn)。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人民的期盼,都要求我們在做到“兩個維護”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全黨同志一定要始終保持頭腦清醒、立場堅定、態(tài)度鮮明,以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和情感自覺,緊緊跟隨,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對一切損害核心的錯誤言行,都要敢于挺身而出,旗幟鮮明地與之作堅決的斗爭,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0.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鄧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05.
[6]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1.
[7]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
[8] 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
[9] 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 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2] 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 列寧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5.
[1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4.
[15] 列寧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49.
[16]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列寧專題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 列寧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6-187.
[18] 毛澤東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