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蓉, 楊玉柱, 楊東來, 韓春利
(1.重慶交通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重慶 400074; 2.保利長大工程有限公司, 廣東 廣州 510620)
熱拌瀝青混合料存在許多缺點,如老化嚴重、能源消耗大、環(huán)境污染嚴重等。為解決這些問題,提出采用冷拌瀝青混合料和溫拌瀝青混合料替代熱拌瀝青混合料。冷拌瀝青混合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源消耗,但實際應用中發(fā)現(xiàn)其路用性能不穩(wěn)定,只能用于路面養(yǎng)護或低等級公路下面層。溫拌瀝青混合料通過溫拌劑降低瀝青路面施工溫度,可降溫10~30 ℃,同時具有與熱拌瀝青混合料相同的路用性能和施工性能,是路面施工應用的發(fā)展趨勢。
現(xiàn)階段對溫拌瀝青混合料的高溫性能、低溫性能、水穩(wěn)定性、耐久性、力學性能等進行了較多研究,形成了較成熟的理論,但有些理論還未完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其施工應用還不廣泛。該文分別將降粘型溫拌劑SAS與表面活性型溫拌劑Retherm摻入瀝青混合料中,通過擬合不同溫度下空隙率找出4%目標空隙率下的施工溫度區(qū)間,在該溫度區(qū)間下進行高溫穩(wěn)定性、水穩(wěn)性與低溫抗裂性研究,分析SAS與Retherm溫拌劑對瀝青混合料高溫穩(wěn)定性、水穩(wěn)性與低溫抗裂性的影響,為溫拌瀝青混合料的工程應用提供參考。
采用70#基質瀝青,其性能指標見表1。
表1 基質瀝青的性能指標
選擇降黏型溫拌劑SAS和表面改性型溫拌劑Retherm作為溫拌添加劑。SAS是固態(tài)白色粉狀飽和性碳氫化合物類混合物,是一種長鏈脂肪烴;Retherm是一種具有乳化、抗剝離等多種性能的液態(tài)淡黃色表面活性劑,由長碳鏈的親油基團(尾部)和親水的極性基團(頭部)組成。兩種溫拌劑的摻量均為瀝青質量的3.5%。溫拌劑利用BME200L高速剪切機以4 500 r/min的轉速在瀝青中高速剪切30 min進行分散,其間采用油浴鍋將瀝青溫度控制在135~145 ℃,保證瀝青在流動、稠度較低的狀態(tài),避免溫度過高產(chǎn)生明顯老化現(xiàn)象。
礦料采用滿足JTG F40-2004要求的12~18 mm石灰?guī)r碎石、7~12 mm石灰?guī)r碎石、4~7 mm石灰?guī)r碎石、0~4 mm石灰?guī)r機制砂、石灰?guī)r礦粉。
按中粒式瀝青砼GAC-16C進行混合料級配組成設計。對所選集料水篩后,按JTG F40-2004推薦的方法進行配合比設計,得到合成級配(見表2、圖1),各礦料摻配比例為12~18 mm石灰?guī)r碎石∶7~12 mm石灰?guī)r碎石∶4~7 mm石灰?guī)r碎石:0~4 mm機制砂∶礦粉=36%∶20%∶18%∶23%∶3%。在該配合比下,溫拌劑摻量較少,對瀝青混合料油石比的影響可忽略不計。通過馬歇爾試驗確定最佳油石比為4.3%。
表2 GAC-16C型混合料目標配合比設計
圖1 GAC-16C型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分別將摻量為瀝青質量3.5%的降黏型溫拌劑SAS和表面活性型溫拌劑Retherm加入瀝青中,按表2中的配合比制備溫拌瀝青混合料,在120、130、140和150 ℃下通過旋轉壓實成型4組試件,測試不同溫度下試件的空隙率,并擬合溫拌壓實溫度-空隙率的關系,以混合料空隙率4%為控制目標,得到對應成型溫度。不同溫度下瀝青混合料的空隙率見圖2。
由圖2可知:旋轉壓實試件的空隙率隨著壓實溫度的提高而降低,相同壓實溫度下,摻入降黏型溫拌劑SAS與表面活性型溫拌劑Retherm都會明顯降低試件的空隙率,進而提高其壓實度。這是因為SAS與Retherm能降低瀝青黏度。
圖2 不同溫度下不同類型瀝青混合料的空隙率
根據(jù)混合料空隙率與溫度的試驗結果建立的溫拌瀝青混合料壓實溫度-空隙率回歸方程見表3。
表3 壓實溫度-空隙率回歸方程
以4%為目標空隙率,按照表3的擬合方程,得到對應的成型溫度(見圖3)。
由圖3可知:降黏型溫拌劑SAS與表面活性型溫拌劑Retherm都能明顯降低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溫度,4%空隙率條件下,壓實溫度分別降低16.8、20.4 ℃,Retherm的降溫效果優(yōu)于SAS?;|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溫度為150~155 ℃,降黏型溫拌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溫度為132~137 ℃,表面活性型溫拌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溫度區(qū)間為130~135 ℃。
圖3 不同類型瀝青混合料在4%空隙率下的壓實溫度
為保證混合料空隙率大致相當且符合規(guī)范要求,參考溫度-混合料空隙率試驗,分別在空隙率達到4%所對應溫度區(qū)間按照規(guī)范成型3組試件,測試各試件的動穩(wěn)定度,結果見圖4。
圖4 不同類型瀝青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
由圖4可知:溫拌瀝青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降黏型溫拌劑SAS與表面活性型溫拌劑Retherm都能顯著提高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相對于基質瀝青混合料,SAS、Retherm溫拌瀝青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分別提高29.2%、15.6%。說明兩種溫拌劑都能提高混合料的高溫穩(wěn)定性,降黏型溫拌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wěn)定性優(yōu)于表面活性型溫拌瀝青混合料。這是因為在混合料成型后,SAS以網(wǎng)狀晶格結構分布在瀝青中,瀝青混合料的勁度提高,動穩(wěn)定度增強,高溫穩(wěn)定性提高;Retherm在成型后向集料與瀝青之間的界面位置富集,化學黏結力提高,瀝青的老化減輕,從而提升混合料的高溫穩(wěn)定性。
采用更能反映混合料長期水穩(wěn)定性的凍融循環(huán)劈裂試驗評價溫拌劑對瀝青混合料的影響。以98.3~98.7 kPa真空條件下飽水15 min、-18 ℃下冷凍16 h、60 ℃水中保溫24 h作為一次凍融循環(huán)條件,未凍融試件的抗拉強度記為RT,1~3次凍融試件的抗拉強度分別記為RT1、RT2、RT3,凍融劈裂抗拉強度比分別記為TSR1、TSR2、TSR3。按照規(guī)范要求對瀝青混合料雙面各擊實50次成型馬歇爾試件,凍融和非凍融各成型一組試件,每組4個試件。試驗結果見圖5、圖6。
圖5 不同類型瀝青混合料的凍融劈裂強度
圖6 不同類型瀝青混合料的凍融劈裂抗拉強度比
由圖5可知:無論在凍融前還是凍融后,SAS溫拌瀝青混合料的劈裂抗拉強度都低于基質瀝青混合料;而Retherm溫拌瀝青混合料的劈裂抗拉強度與基質瀝青相當。
由圖6可知:降黏型溫拌瀝青混合料的1~3次凍融劈裂抗拉強度比分別比基質瀝青混合料的降低2.5%、6.4%、6.1%,而表面活性溫拌瀝青混合料的1~3次凍融劈裂抗拉強度比比基質瀝青混合料的有小幅提升。說明降黏型溫拌劑會降低混合料的水穩(wěn)定性,表面活性型溫拌劑會小幅提高混合料的水穩(wěn)定性。這是因為SAS溫拌劑的蠟分在低溫下易析出成為晶體,在高溫融化的重復作用下瀝青分子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減小,水穩(wěn)定性降低;而Retherm溫拌劑不會改變?yōu)r青的性質,只是改變?yōu)r青的接觸條件,故能保持混合料的水穩(wěn)定性。在施工中需控制降黏型溫拌劑的摻量,以盡可能減少高分子蠟對混合料水穩(wěn)定性的影響。
采用低溫彎曲試驗評價溫拌瀝青混合料的低溫性能,試驗結果見圖7。
圖7 不同類型瀝青混合料的低溫性能
由圖7可知:降黏型溫拌劑SAS的加入會減小瀝青混合料的抗彎拉強度和最大彎曲應變,而表面活性型溫拌劑Retherm會略微提高混合料的抗彎拉強度和最大彎曲應變,對混合料的低溫抗裂性能有小幅提升作用。這是因為SAS的本質是高分子蠟,高蠟含量.會對瀝青的低溫性能產(chǎn)生負面影響,降低混合料的低溫抗裂性能;而Retherm能改善瀝青界面張力,且未對瀝青自身的性質產(chǎn)生影響,因而混合料低溫性能小幅提高。
(1) 相同空隙率(4%)條件下,降黏型溫拌劑SAS可降低16.8 ℃壓實溫度,表面活性型溫拌劑Retherm可降低20.4 ℃壓實溫度。
(2) 降黏型溫拌劑SAS與表面活性型溫拌劑Retherm都能顯著提高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相對于基質瀝青混合料,SAS溫拌瀝青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提高46.9%,Retherm溫拌瀝青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提高40.2%。
(3) 降黏型溫拌瀝青混合料的1~3次凍融劈裂抗拉強度比分別比基質瀝青混合料的降低2.5%、6.4%、6.1%;而表面活性溫拌瀝青混合料的1~3次凍融劈裂抗拉強度比比基質瀝青混合料的有小幅提升。
(4) 降黏型溫拌劑SAS的加入會減小瀝青混合料的抗彎拉強度和最大彎曲應變,降低其低溫性能;而表面活性型溫拌劑Retherm會略微提高混合料的抗彎拉強度和最大彎曲應變,小幅提高混合料的低溫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