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術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同扶小學,廣西 來賓 546100)
近年來,很多家長打著“想為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條件”這一口號,便將孩子托付給家中的老人或本家親戚,自己長期外出經(jīng)商打工,致使孩子成了“留守兒童”。由于這些孩子長期沒有同父母一起生活,雖然吃穿不愁,但最缺少的是父母的關愛、呵護和教育,因此在性格上就容易形成脆弱、自卑、孤僻、懶散、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問題。而今,各級政府和學校也相當重視留守兒童工作,作為班主任更應該是首當其沖。那么,班主任應該如何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一點感受。
參加工作以來,我接觸過的留守兒童不少,他們性格各異,其中也有個別乖巧懂事的孩子,他們因為能經(jīng)常與父母電話溝通,以及監(jiān)護人的細心引導教育、精心照顧,所以對父母外出打工掙錢能表示理解,也在生活和學習中表現(xiàn)得很樂觀開朗、積極向上。但多數(shù)孩子卻因為監(jiān)護人年老體弱,教育方法不當,久而久之就會從情感上疏遠父母,與家人產(chǎn)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無情,繼而產(chǎn)生性格孤僻自卑、學習習慣懶散、行為消極逆反等心理健康問題。作為班主任既要做孩子學習進步的引導者,更要做好孩子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和生活的保護者。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堅持對留守兒童做到“一多”“二知”“三溝通”,用師愛與責任溫暖孩子的心靈,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我國心理學教授林崇德先生說:“師愛是教育的靈魂,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沒有血緣關系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币虼?,針對親情缺失的留守兒童我堅持做到“一多”,即對他們多一份關愛,以多種方式彌補他們缺失的親情。一句鼓勵的話、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個親昵的動作、一點微小的獎勵……都足以溫暖他們的心靈,促使他們積極向上、樂觀生活。在我班有一個孩子,從小父母離異,父親長期外出打工,她和弟弟就跟隨爺爺一起生活,爺爺也僅僅是管吃飽穿暖,對孩子的教育只是老套的嘮叨。起初,孩子只是學習上較懶散,穿戴不整潔,后來竟有了故意拿別人的東西不還的行為。于是,在了解她的家庭情況后,我在工作中給予她更多一點的愛,有時候放學時牽著她的小手談著心一起回家,有時候在課堂上讓她回答估計她能回答正確的問題并大加贊賞,有時候通過交談了解到她需要什么物品,我會盡我所能以獎品的名義贈送給她……漸漸地,孩子有了變化,課堂上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的次數(shù)多了,作業(yè)上因為書寫認真漂亮獲得的星星多了,喜歡和她一起玩的伙伴也多了,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也能讓人感受到她的陽光、自信、積極……看到孩子的這些轉變,我深感欣慰和幸福!
其次,班主任要想真正關愛好留守兒童,一定要對其全方位的了解。在我的工作中,我必做到“二知”,即知道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情況和家庭情況(包括監(jiān)護人的情況)。在開學初,我對統(tǒng)計出來的“留守兒童”建立詳細的個人檔案,其主要內容為:學生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家長姓名、年齡、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lián)系電話,家庭戶籍住址、現(xiàn)住址、經(jīng)濟情況,現(xiàn)監(jiān)護人的年齡、職業(yè)、現(xiàn)住址、聯(lián)系電話、身體狀況,監(jiān)護人與孩子的關系等都要作詳細的記錄。并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和微信號告訴學生家長及其監(jiān)護人,以便及時聯(lián)系。同時,根據(jù)學生具體的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檔案內容。接著,我會在期初對每一個留守兒童進行一次全面家訪,通過與其父母和監(jiān)護人的電訪、面談,對孩子的性格、生活習慣、學習態(tài)度、心理狀態(tài)等有深入的了解,對監(jiān)護人的監(jiān)管能力和孩子的家庭環(huán)境有全面的了解??傊?,通過這些方式,讓每一個留守兒童留下生命成長的軌跡,有效建構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渠道,形成以孩子為中心的關愛聯(lián)絡檔案袋。
最后是在工作中做到缺一不可的“三溝通”,即老師經(jīng)常與孩子溝通,老師經(jīng)常與家長溝通,老師要經(jīng)常提醒家長和孩子溝通。俗話說:溝通是打開心靈的鑰匙,有效的溝通能夠讓人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和信賴感。在關愛孩子的過程中,課堂上對他們多一點鼓勵的眼神,下課后與他們多一些詢問與交談,對他們的成長與進步要及時肯定、獎勵,對表現(xiàn)出的不足要作正確的引導,了解到他們在生活中有煩惱時要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提醒他們追求快樂??傊?,班主任要從小事上、生活細節(jié)上多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就像媽媽一樣給予了無微不至的愛。記得有一次,班上有一個孩子因為起晚了沒吃早餐,當我看到她沒精打采的樣子并了解其情況后,我心疼地趕快去為她買來早餐,并親自帶著她到我的辦公室去吃。后來,我感受到這孩子越來越黏我了,有什么心理話也愿意告訴我。平時,我還經(jīng)常通過電話或微信與家長溝通,告知他們孩子的在校表現(xiàn),將孩子的優(yōu)秀作業(yè)或活動情況拍成圖片或視頻發(fā)給他們,并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與他們交流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當然每個家長都很關心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作為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時,要讓其感受到老師的愛并不比他們少,甚至超過他們。這就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細心,反饋給家長一些他們沒有發(fā)現(xiàn)的信息,向家長透露一些他們不知道的孩子的心事,這樣從情感上拉近與家長的距離,使得家長愿意和老師掏心談心,對孩子的教育才會達到和諧統(tǒng)一的境界,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隨著很多家長長期外出經(jīng)商打工,便將孩子托付給家中的老人或本家親戚,成就了一大批“留守兒童”。由于這些孩子長期沒有同父母一起生活,缺乏父母的關愛和教育,結果導致許多孩子的性格出現(xiàn)了脆弱、懶散、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問題。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和教育者,班主任應切實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結合筆者自身工作實際,從“一多” “二知” “三溝通”三個方面來談班主任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