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劉春雨
近年來,學生身心素養(yǎng)的形成逐漸成為推動教育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國家相關發(fā)展規(guī)劃明確提出“要樹立科學的質量觀,把促進語言的全面發(fā)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边€明確地提出了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這一教育問題。那么在義務教育階段,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身心素養(yǎng)?本文將圍繞該問題展開論析。以下是本人見解:
當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明顯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繁重的作業(yè),嚴重的擠壓體育時間。學習和運動的時間得不到平衡,重學習而輕運動。很多學生從小學開始,在學校學習知識后,各科作業(yè)的堆積使得課業(yè)負擔極重,不但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還要在課后和周末去上家長報的各種培訓班、輔導班。更有甚者,學多不求精。最后學生學到的知識技能并不多。不僅造成學生缺乏體育運動,身體素質低下,在本不該承受太多的年紀 承受太多,還會造成心理問題。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十分關愛學生。但也有不少家長過分關注學生的身體,并且很少讓學生進行鍛煉,認為運動消耗更多,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常常大魚大肉的供著,每天的零花錢也不做規(guī)劃,學生是拿去買了不衛(wèi)生的零食吃了還是買玩具玩兒了毫不關心,認為只要學生健康快樂地就可以了。由著學生的欲望,過分關注營養(yǎng),勢必影響學生的身體素質。這種錯誤觀念,也會在代際間傳播,但是學生意識不到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方式,因此學生得不到正確的引導。
大多數(shù)學校只關注學生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基礎學科的成績,對學生體育素質要求很低。并且很多學校認為體育課學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體育課變化性因素多,可控性差,容易出現(xiàn)意外,屆時會為學校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糾紛,所以很多學校只是象征性地開設體育課。但在實際教學中,僅僅讓學生跑兩圈操場就開始自由活動了,還有的老師直接集合點到就解散,無組織無紀律,極其松散。
在教學過程中,學校應該向學生灌輸擁有一個良好的身心素質的必要性。學校可以組織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學習理論知識主要由語文老師充當導師。我們要培養(yǎng)熱愛祖國,熱愛漢語言,熱愛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學生,培養(yǎng)高素質的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學生??紤]到語文教師的靈活性和綜合性,語文教師完全可以擔任。語文教師除了在專門的身心素質理論課上授課,也應該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向學生滲透相關觀念。然后,具體的實施就由專業(yè)的體育教師來落實。
培養(yǎng)學生身心健康的形式應是多種多樣的。相對于借助傳統(tǒng)的單一的體育課的運動,學科學習,無法有效的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為避免教師懶散,學生積極性不高,學校也應該針對性地制定相關的綜合素質評價機制。
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教學效果關注的是學生的身心素質。所有都圍繞學生展開的。所以,一定要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中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要運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提升學生學習、運動的興趣。
對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進行身心素質的培養(yǎng),不僅僅是為了選拔更好更優(yōu)秀的學生,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推動教育的深化改革,促進學生素質教育提升,全面推進我國的素質教育,使我國的未來更加陽光朝氣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