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清鎮(zhèn)市第四中學,貴州 清鎮(zhèn) 551402)
教書育人是我們高中政治教師的責任和義務,我們理所應當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不僅是對學生負責,也是對我們自己負責。我們能夠在工作中實現(xiàn)自身的人生價值,在盡職盡責中體會到生活的美好。因此,我特別關注怎樣上好思想政治課、怎樣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如何應對工作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如何與時俱進等問題,并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嘗試和努力。
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終生學習。教師要不斷的學習充電,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僅要學習本學科的相關知識,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學習各方面的知識,時時關注國內和國際的重大事件。不斷豐富自己的大腦,拓寬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只有如此,才能為授課打下堅實的基礎,也才能應對并正確解答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更好地為學生解疑,輕松完成課堂教學。此外,要加強師德教育,對待學生我們必須做到四個“心”:熱心、關心、耐心和誠心。不能總是一味地抱怨學生,把一切責任歸于學生,要適時給予其一定的鼓勵和支持,使其增強學習的信心。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心,使師生間處于一種十分和諧的狀態(tài),以優(yōu)化教學實踐。
我們中華民族是具有創(chuàng)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的民族,我們的民族精神集中體現(xiàn)為愛國主義。在授課過程中,我們應以英雄模范人物事跡為素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除了傳授給學生學科知識以外,要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與別的教育不同,它發(fā)展學生的個性,養(yǎng)成個人的知識、能力、感情,道德教育既是一個社會過程,又是一個生活過程。道德教育是對個人的行動進行調節(jié),并使個人與周圍的環(huán)境相互影響,從而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使學生成為遵紀守法、品德高尚的良好公民。學生將來是要踏入社會,與人相處的。然而,我認為真正的道德教育不能千篇一律地對待受教育的對象。在道德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必須針對每個受教育者的特點,對其進行相應的道德教育,從而使其具有堅強的意志力、卓越的判斷力和敏銳的感受力。因此,針對中學生自身的特點(心智不夠成熟,對世界充滿好奇,渴望學習更多的知識等),我們必須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培養(yǎng)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使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最終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這樣,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健全和發(fā)展了人格。新時代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我的使命是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我們要通過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通過學習先進人物、道德模范的事跡,明確自己作為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要靠青年去建設,中國夢要靠青年去實現(xiàn)。
當今的法制社會要求青少年必須具備一定的法律常識,因為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識,具備法制意識是現(xiàn)代公民的基本素質之一。就法制教育這個層面來說,高中思想政治這門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肩負著更大的責任?!捌胀ǜ咧兴枷胝握n要結合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必修課程的教學,結合中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成長特點,致力于幫助他們不斷提高法律素養(yǎng),牢固確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逐步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雹俟嗜绾卧诟咧姓谓虒W中順利地開展法制教育工作、有效地滲透法律常識成為高中政治教學的重中之重。我們的任務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樹立依法治國和公平正義的理念,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導他們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②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單純以分數(shù)評價學生,是不合理和片面的。學生評價是對學生素質發(fā)展過程、階段性素質發(fā)展水平及素質未來發(fā)展?jié)撃艿脑u價。新課程標準下的學科教學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的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注重情感的體驗而不是單純的接受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使用激勵性的語言,注意對每個不同層次的學生給出不同的積極性評價,注意從學習的態(tài)度和情感方面去評價,這樣就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步得到提升。
高效課堂的終極目標是致力于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換言之,素質教育的素質最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生成能力及表達能力。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則是培養(yǎng)各種能力的核心。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堂上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并不是不要教師的主導作用,而是對教師的主導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在教材、教法、學生的研究方面狠下工夫,在學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給予適時、恰當?shù)狞c撥、激勵,啟發(fā)思維、開闊思路、疏導疑難。因為學生的知識積淀和認知水平有限,他們在對知識的感受和理解時要么出現(xiàn)困難,要么只停留在表層,這就需要教師恰如其分地進行點撥和引導,把學生的自主學習引向深入,最終達到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的目的。
歸根結底,教師就是一個引導者,引導和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知識和更多做人的道理。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做到全面關注學生,以營造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關于師生間的這種關系,我認為應該是一種良師益友的關系,我們要縮小和學生間的差距,這樣才能加深彼此的了解,最終促進教學相長。
備注:
①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http://baike.baidu.com/view/2907189.htm,2011.1.4
②《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