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中共重慶市萬州區(qū)委黨校,重慶 404000)
近二十年來,法治政府已經逐漸從學術概念轉變成為政策要求,從而進一步成為我國法治社會實踐的重點目標。這一過程展示了我國未來發(fā)展還需要不斷推進依法行政,注重法治政府的建設進程,這是我國法治道理的必然方向。結合近年來我國法治政府建設歷程,可以看出近二十年來法治政府建設已經取得顯著成效。無論是行政行為、組織機構還是監(jiān)督管理等多方面內容都在不斷完善。政府信息可以公開查詢,重大事件及時通報等多方面的制度也逐漸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從依法執(zhí)法、權利救濟等方面對當下的發(fā)展進行反思,依然可以發(fā)現與我國預期目標還存在一定距離。我國想要實現法治中國建設,就必須完善法治政府建設。注重加強行政組織法治過程的完善程度,進一步提高行政法治的質量水平,不斷落實依法執(zhí)法制度,提升實踐與良性互動的行政法研究水準。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針對政府、市場和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詳細探究。在社會改革過程中,不斷實現政府改革的完善。目前,我國依然存在冗余的政府官員隊伍,在職能設置方面缺少相應的約束,行政機構改革無法落實。職權的設定和編制的管理都存在十分混亂的情況。站在行政機構的角度而言,我國行政組織不夠完善,機構設置缺乏相應的規(guī)則,無法理順社會、行政機構和事業(yè)單位之間的關系。沒有詳細標明行政機關的職權和編制。及時針對機構編制方面已經出臺了較多行政法治,中央到地方也設置了相應的建立機構,但是職位數量一再飆升。近年來,中央針對此類事項專門出臺了相關文件。另外,政府在某些緊急情況下采取的措施也缺乏相應的授權。比如,我國股市出現較大波動時,政府會采取相應的措施臨危救市。但是政府行為所產生的效果卻受到諸多非議。由于在組織法方面沒有嚴格規(guī)范行政措施,說明在經濟管理方面,依舊存在較多的職權問題需要持續(xù)解決。在我國十八屆四中全會之中對政府的權利列明清單,卻沒有對清單的權利、地位以及監(jiān)督人等問題做出回應和解決。總之,職權法定的問題會直接影響行政權力的具體實施,制約法治政府的建設歷程。
我國正處于社會極速發(fā)展的時代,地區(qū)差異的問題給整體法治帶來規(guī)則難以統一的難題。因此,國家立法機關需要不斷改善制度設置,持續(xù)革故鼎新,滿足當下不同社會層級,不同性質立法的要求。行政立法是我國立法工作的重點,行政立法掩藏著巨大利益,如果利益之間出現便宜則立法的執(zhí)行也將十分混亂。長久以來,我國在行政立法方面積累了十分明顯的矛盾,到指較多文件出現相悖的情況??偠灾?,隨著我國群眾法律意識的持續(xù)提高,改革逐漸進入深水區(qū),行政立法需要面對更加艱巨的任務,行政立法面臨越來越大的難度。
目前,我國對依法執(zhí)政問題強烈主張,但是較多法律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卻產生較多偏差。據了解,較多政府官員并沒有認識到嚴格執(zhí)法的重要性,較多執(zhí)法領域還公然存在違法亂紀情況,官員存在圍觀不正的現象。地方政府執(zhí)法中出現一個突出的新問題為官員執(zhí)法不嚴的問題,有些地方政府和官員對于違法行為視而不見,導致行政管理領域無法落實相關制度。依法執(zhí)法是我國法制政府建設中需要面臨的重點問題,主要體現在行政系統責任追究機制的不完善。在理論上,我國設置了人大、群眾、行政、司法等多方面的監(jiān)督制度,但是實際實施過程中卻沒有相應的權利制約制度。較多機關的糾錯機制基本流域形式。近年來,中央政府針對這一問題出臺相關文件,對腐敗懈怠的干部進行宣戰(zhàn)。這一規(guī)定主要為了權利改善政府官員作風,解決為官不正的問題,明確當下政府中干部的晉升及降級機制,注重加強領導的監(jiān)督力度。
行政組織法的理論研究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重視。我國行政實踐中不斷加入國外經驗的研究、行政實踐工作的反思以及組織法基礎理論的研究,更全面而深入的理論研究可以為行政體系的研究提供更為合理而完整的理論基礎。因此,想要進一步完善行政組織體系,不斷完善法治政府建設體系,就需統一學術界、法治政府和實務界之間的公式,為實現行政法治化以及建設法治政府而努力??茖W的行政組織體系主要由行政機關、行政改革法以及行政組織基本法。通過完善這些法律法規(guī)進一步構建完善法律體系,并在其中規(guī)定立法的相關原則及案例,宏觀管理行政改革授權、管理等相關工作,詳細規(guī)定慣有中央和地方各個政府的組織數量、責任分工以及機構設置等。另外,需要針對某些設計中央及地方等不同層級的法律進行協調,添加協助制度。有效處理機構、人員以及職能等多方面的規(guī)范制度以及糾錯機制,從而進一步促使政府組織管理法律化,保證組織工作有法可以,進一步獲得相應的法律保障。
實行法治工作的核心內容是實現我國社會主體的公平公正。因此。行政立法工作中的重點目標是將法律與群眾的愿望相互契合。近年來,我國立法會做出了較多立法任務,其中包括人民群眾廣泛關注的房地產稅法。這個立法的規(guī)劃標志著哦我國稅法開始逐漸顯示人大主導的格局,稅收法定的原則不斷獲得落實。房地產稅法涉及多方面內容,一旦更改相關條例,都會影響其他設計方。房地產稅法的調整會直接影響政府財富的合理分配,公民權利的保護程度等。因此,類似此類影響諸多的立法,需要結合多方面影響因素,謹慎處理相關條例,契合廣大群眾的民意。因此,行政立法需要注重質量水平。
我國行政執(zhí)法的體質逐漸實現綜合執(zhí)法,而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行政執(zhí)法權的過于集中。綜合執(zhí)法一般包含了兩種方式,首先由政府設置相應的執(zhí)法部門,并將原屬于機關管理的領域交由一個機關來綜合管理。另一種則是聯合執(zhí)法,主要是由多個不同的行政職能部門共同組成執(zhí)法機構,在檢查過程中以不同的機關名義來處理。如果綜合執(zhí)法得到充分肯定,那么前一種形式就會成為主要發(fā)展方向。摒棄傳統的分散性執(zhí)法方式,執(zhí)法主體設置為相關主管部門的方式,存在多層執(zhí)法的問題。這種方式的缺陷直接影響執(zhí)法成本,且無法得到良好的執(zhí)法成效,反而對社會造成城市管理欠佳的形象。因此,只有發(fā)展好綜合執(zhí)法,才能不斷提升行政執(zhí)法的實施效果。另外,行政執(zhí)法方式的改變不僅僅體現在執(zhí)法權利的過于集中,行政執(zhí)法開始逐漸提高制度化水平。制度化執(zhí)法與之前的執(zhí)法方式不同,它更加注重執(zhí)法的程序性和權責統一性,這也將會是我國行政執(zhí)法未來發(fā)展趨勢。
通過回顧我國行政法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看出行政法理論研究對于我國法治建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來,通過積累多年實踐經驗,我國行政法學的研究開始取得多項成效,主要包括針對修改國家法律而開展的立法學研究,注重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展開的相關行政案例研究,聚焦國家政府在治理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而開展的行政法學研究等等,我國行政法學已經開始呈現豐富多彩,百花齊放的場面。根據當下發(fā)展現狀,我們也可以認為法治政府建設過程中的行政法學理論體系的構建已經初步成立。為了之后全面建設法治政府,鞏固法律體系中的重點內容,我國行政法學的研究還需要不斷進步。因此,我國行政法學的研究需要在吸收多方理論智慧的基礎上,合理結合自身對于法律合理的見解,熟悉法律條例的運用以及各個使用方法,針對我國發(fā)展國情進一步整合出完善的行政法規(guī)設計原則,為有效構建契合我國民眾需求的制度體系作為參考,為行政法學的不斷進步奠定基礎。
總結:我國進入新時代之后,國家行政管理事業(yè)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針對我國緣由的治理方式和結構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法治政府的建設也開始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和復雜的任務。我國不僅需要站在長遠角度考慮,打好堅實基礎,構建前面法律制度體系,還要了解國情,突出研究重點,敢于創(chuàng)新解決法治政府建設過程中的難點,持續(xù)推法治政府建設朝著更加輝煌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