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慧 (福建省泉州市實驗小學)
好音樂可以讓人心曠神怡,讓學生體會到音樂中要表達的情感,非常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新課程標準要求音樂以審美為核心,引領學生走進音樂,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
不同的作品會喚起學生不同的情感共鳴,在教學中,老師要幫助學生理解音樂里面所蘊含的感情和生活之美。動人的音樂通過聽覺可以傳送到大腦皮層,人的神經系統(tǒng)會被悠揚的旋律所刺激,讓人產生感情的變化,可以解除身心疲勞,讓人精神振奮。小學生們的知識面比較窄,聯想力不夠豐富,不過在音樂欣賞中音樂情緒感受能力是很強的,通常聽到一個喜歡的音樂時,就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起來。老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積極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中,才能提升他們的審美感受。
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老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心中的美好畫面,并且進行審美聯想,會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積極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提高他們的審美想象力。比如在《國旗國旗真美麗》教學中,老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歌曲的演唱,在演唱中會很容易讓學生聯想到國旗的畫面,學生手中拿著一面紅旗,引發(fā)學生對祖國的情感,老師可以自己先對這個歌曲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帶動學生一起去了解歌曲中蘊含的感情,還有音樂的美感。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播放天安門升國旗奏國歌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到音樂帶給自己的美好感受。
小學音樂課堂是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主陣地,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平臺。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創(chuàng)造營設一個優(yōu)美的教學情景,對喚起學生審美感知、滲透美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小學音樂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組織演唱歡快的歌曲、表演情景小故事等創(chuàng)設優(yōu)美教學情境,把美育教育通過音樂去感染學生,在優(yōu)美、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音樂。老師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音樂教學的審美規(guī)律,精心設計一些優(yōu)美的音樂情境,喚起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一個美妙的音樂情境,非常容易讓人觸景生情,從而獲得難忘的審美體驗,也陶冶了情操。美妙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是音樂課的開始,也可以在結尾,可以更有效的激發(fā)小學生的審美渴望,讓課堂教學更豐富多彩。
比如在迎新春一課中,里面有五首音樂《新年好》、《獅子舞繡球》、《過新年》、《找春天》《柳樹姑娘》,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們展示生活中的典型場景。讓學生說說過年的感覺和印象,學生會說壓歲錢、吃好的、貼春聯等,然后再結合前三首音樂,配上相關的多媒體展示的生活場景,喚起學生的審美感知。再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問學生過年了,意味著什么呢?學生們會說放假啦,春天來了,風景變美了。配上《找春天》《柳樹姑娘》音樂的播放,讓學生感知到優(yōu)美的音樂和生動的畫面,讓學生在音樂審美中,很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提高自己的審美感知能力。
教師要想陶冶學生的審美教育情操,就要學會站在小學生的位置和視野,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音樂靈感。孩子們高興快樂的時候,就喜歡哼哼唱唱,這其實是孩子們無意識的一種音樂創(chuàng)作,自發(fā)性培養(yǎng)的樂感。老師在音樂教學中,不要過于嚴肅,要讓自己也擁有一顆童心,尊重小學生的幼稚和孩子氣。在教學中要寓教于樂,把玩和學結合在一起,比如通過身體的律動,音樂游戲等鼓勵學生大膽表演,釋放自己的天性,用更創(chuàng)造性的行為表現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比如音樂《小雨沙沙沙》,活潑快樂的節(jié)奏很容易感染學生的情緒,小學生在音樂中可以用胳膊模仿小雨點滴落,還有學生表演小花朵,在小雨中慢慢開花,長高的情景,學生們邊玩邊學,得到美的享受。又比如旋轉的舞步單元,有舞曲欣賞:藍色多瑙河圓舞曲,小步舞曲,兒童圓舞曲等,節(jié)奏活潑,輕快,不同的內容和形式,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感覺跳和玩,讓學生感到開心,也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在學生快樂學習中引導學生發(fā)現美,感受美,表現美,可以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
小學音樂教學中很多素材都與音樂文化有關,可以說在音樂教學中音樂文化滲透無處不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滲透美育,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要讓小學生從音樂審美文化體驗中提升審美情趣,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評價能力。音樂老師要把美育教育巧妙融合到教學當中,給小學生講解音樂中的審美元素,分析音樂的美育內涵,讓小學生思想受到審美情趣的洗禮。
音樂和文化是息息相關的,音樂有了文化才會更有厚度。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感受一些音樂的相關文化,擴大小學生的視野,提升他們的審美情趣。比如古典新韻單元中的《陽關三疊》、《漁舟唱晚》、《梅花三弄》具有一定的古風音樂,又不失現代化的氣息,包含了很多古典傳統(tǒng)的因素,可以進行一定的美感培養(yǎng),學生感覺到音樂的優(yōu)美,也提升了他們的審美情趣。
老師可以試著讓學生通過聽賞歌曲,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有什么樣的感情和情緒,產生了什么樣的共鳴,讓自己想到什么場景等等,用自己的語言對一些音樂進行評價,提高音樂的鑒賞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評價能力。
總之,小學音樂要注重增強審美能力的教學,只有增強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才能將音樂教學變?yōu)橐环N美的享受,提高音樂教學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