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燕云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下宮村鄉(xiāng)中心學校,河北 張家口 075700)
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但小學生往往容易忽略身邊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邊的題材。這就需要教師加以恰當?shù)囊龑?,引導他們在寫作文時要做到說真話、訴真情,能在大量的以表達自己真實思想和心理情感為中心的寫作中發(fā)展和提高寫作能力和思維水平,把作文變成讓學生感興趣的一樣東西,讓學生愛寫,并能通過作文正確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表現(xiàn)出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边@告訴我們“生活是作文之本?!边@很值得我們今日的為“作文而作文者學習”。學生在寫作中往往會遇到“無米下鍋”的問題。學生的生活范圍是極有限的,這種有限的生活范圍又很容易造成學生感悟上的遲鈍和麻木。為了讓學生能有一雙慧眼和一顆慧心,讓他們能從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從司空見慣的人和物中,要努力找出一點使你心動的東西來。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做一些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習慣。因而,引導學生學會真實的寫作首先是要培養(yǎng)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觀察。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葉老說過:“閱讀和寫作都是人生的一種行為,凡是行為必須養(yǎng)成習慣才行。”生活中有許多有意義的值得觀察的事物,怎樣使學生不錯過這些寶貴的生活畫面,及時捕捉住觀察的對象呢?教師一要多引導,二要多提醒。比如要寫周圍熟悉的人,首先要選定目標,注意觀察。這個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為習慣上有什么特征?有沒有與別人特別不一樣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類似的問題教師要經(jīng)常提醒。有很多觀察體會,很多靈感往往是轉(zhuǎn)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會溜走。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每天寫一篇觀察日記,寫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寫生活中的事物,寫腦中偶爾蹦出來的靈感。教師要注意引導,使那些沒有觀察意識、對眼前現(xiàn)象熟視無睹的學生,慢慢培養(yǎng)起觀察興趣,逐步形成觀察的習慣。
由于“作文來源于生活”,所以作為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嘗試著跳出當堂完成或今天布置、明天完成的傳統(tǒng)格局。教師可以借鑒西方小學生的一些做法,讓學生跨出教室、跨出校園,跨入社會,在充分接觸各種人和事之中進行有感而發(fā)的寫作,這樣做更能發(fā)揮寫作的功能:真實的反映現(xiàn)實生活。
美國一位女教師微笑著給同學布置了一道作文題:“我們要來找出自己希望從事的職業(yè)。針對未來的職業(yè)寫一份報告,而且每個人都要訪問一個真正從事那行業(yè)的人,做一份口頭報告?!边@道作文題使十三四歲的孩子感到驚訝,但他們還是遵照老師的要求去努力完成。此種作文可以培養(yǎng)人的五種能力:抉擇能力、思維能力、寫作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這樣,做、寫、說、思便有機的結合起來了。有了那么多的實踐經(jīng)驗,學生也就不會胡編亂造,生搬硬抄,而會把實踐中的真實的感受融入到作文中去,使作文為生活服務。
書讀多了,生活積累豐厚了,就會引起傾訴、表達的欲望,于是就開始寫作了。學生有許多美麗的幻想,包括荒誕無稽的,不要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而應鼓勵他們寫出來。語文課就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靈和才智,讓學生們的想象力、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盡情地釋放出來。
孩子們的童年是夢的季節(jié),這時候往往會有許多不切實際的想法。當孩子愿意把這些心里話都說出來時,不論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孩子的行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實的,教師都應該加以表揚。因為,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實的事情、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受。這些真實的感受成為了寫作的第一手材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內(nèi)心體驗,還提高了學生的認識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盡情地釋放出來。
作文命題有時與學生的積累不一致,與學生的興趣不一致,與學生的思路不一致,這樣,學生的信息被深鎖在大腦里,作文時就會無從著手。為此應讓學生參與命題,給學生寫作的自主權,寫他們自己想寫的東西,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有真實性可言。
對于規(guī)范命題范圍這個問題,葉圣陶先生早有理論,他曾說,凡是圣明的國文老師,他出的題目應當不超過學生的經(jīng)驗范圍,應當站在學生的立腳點上替學生設想,什么材料是學生的經(jīng)驗范圍內(nèi),是學生所能寫的、所要寫的,經(jīng)過選擇才定下題目來。斷不可出一些離奇的題目,離開學生經(jīng)驗十萬八千里,叫學生搔頭撓肋,嘆息說沒有意思,沒有材料。因此作文命題應貼近學生,貼近社會,方式要靈活多樣,表達要新穎生動,最好在學生下筆前,教師先親自“下水”試試,以便知深知淺,知難知易,使得作文更加貼近生活,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訴。
在小學也不妨試試“新概念作文”。“新概念作文”是由北京大學等7所重點大學與《萌芽》雜志社聯(lián)合發(fā)起舉辦的作文大賽,與程式化的語文教育相對應的“新思維,新角度和真體驗”成為出發(fā)點,它對體裁、題材、風格都不作要求,凡是自己有興趣的,感觸比較深的,能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展示才華的都可以寫,尤其鼓勵中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喜好來說明自己想說的話。中學生有新概念作文,小學生也可以有自己的新概念作文,自己命題,寫出真實的感受。
綜上所述,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愛作文的情感。生活是真實的,作文也應當是真實的。葉圣陶先生說過:“假若有所表白,這當是有關人間事情的,則必須合于事實的真理,切乎生活的狀況?!边@就告訴我們,摒除虛假浮夸,才能寫出真實之文。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要盡可能的給學生提供“說真話,訴真情”的條件,強調(diào)是什么寫什么,想什么說什么,不虛假、不矯飾。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從“要我作文”轉(zhuǎn)變成“我要作文”,在以表達自己真實思想和心理情感為中心的寫作中發(fā)展提高寫作能力和思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