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榮楊
中國民間美術燦爛、獨特,它陪伴中華民族走了幾千年。但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們自身沒有給予民間美術形態(tài)有力的保護和開發(fā)?,F(xiàn)今,民間美術的創(chuàng)作主體正趨于瓦解。審美面臨考驗。在學校中開展民間美術的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播撒民間美術傳承的種子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初中學生可以了解中國民間美術的產(chǎn)生、流變、種類、地域特色、造型、色彩、審美趣味,掌握多種民間美術的創(chuàng)作方法,從而激發(fā)熱愛祖國民間美術的情懷,實現(xiàn)滿足初中學生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民間美術審美心理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的目標。首先審美需求是可以培養(yǎng)的,讓民間美術課堂豐富學生的審美經(jīng)驗和審美判斷,滿足他們精神的欲求。
教師的角色是啟迪思想、促進理解,其教學方法和其他人文學科一樣是多種多樣的,諸如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演示法、參觀法等等。民間美術課程涉及廣泛,民間美術發(fā)展歷史、制作工藝、審美流變等等,初中美術教學階段所用到的教學方法是各不相同的,我們可以借鑒和學習優(yōu)秀的美術教育理念,在民間美術課程的教學方法要處處體現(xiàn)開放性、探究性和多元化的特點。結(jié)合初中學校的傳統(tǒng)和優(yōu)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fā)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在初中美術教學中,人們對美術教育的需求不夠強烈,藝術展覽館、美術館相對較少,也未能實現(xiàn)對所有人全面開放,在缺乏藝術的氛圍中,總是關注于美術的技能和機械化的訓練。缺乏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的想象力。在使用民間美術教材資源的同時,教師要注重課與課之間、美術課程和其他課程以及知識和情感的聯(lián)系,使初中學生們在學習、創(chuàng)作、鑒賞活動中,都能有一種特有的審美體驗。這種體驗是融會了內(nèi)容和形式。當然,學生們通過接觸多種多樣的視覺形象開闊藝術視野,想象力才會豐富,整合知識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生長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都不盡相同。在同一門課程的學習中,既要考慮他們的背景因素,又要考慮到課程的系統(tǒng)全面,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知識選取、知識詳略、知識的延伸都要考慮到這種因素。同時,課堂也是同學相互交流和相互了解的場所,如在講到某一民間美術類課時。各個地域有不同的制作手法和表現(xiàn)形式。在進行初中美術教學時可以先讓同學們自己選擇地域,通過因特網(wǎng)、圖書館、博物館等查找資料,最后通過分析、綜合寫出一篇關于該地域這一民間美術類的文章或者圖文并茂的編排,代表這個地域民間美術的作品,老師再從中篩選拿到班上展示整個過程。初中學生挑選自己最感興趣的課題去探索,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學能力、動手能力能得到較充分的鍛煉,理解也較為深刻。由此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究精神也能得到培育。
在民間美術課程的教學中。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其一,“走出去”即民間采風,初中美術教師要充分利用同學們假期或組成民間采風隊探尋民問美術存在的環(huán)境、現(xiàn)狀、表現(xiàn)形式和制作過程;其二,“請進來”也就是把我們的民間藝人請到我們的課堂。講授他的民間技藝。引導我們的同學欣賞民間美術作品,關注民間美術及其民間藝人的生存狀況。提高民間美術理論修養(yǎng)。同時積極鼓勵我們的同學以各種方式傳承我們的民間美術;其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設備,精心制作教學多媒體。
民間美術課程的教學要明確教學目標,初中美術教師要重視美術與生活、美術與情感、美術與文化、美術與科學四個方面的聯(lián)系。讓初中學生在探究民間美術中感受不同地域、不同社會的美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