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陶行知是誰?他是我們國家的一位偉大的教育家,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敬業(yè)精神更是一代人學習的榜樣。陶行知先生能有如此突出的教育貢獻,和他敏銳的教育眼光、豁達的胸襟息息相關。在這里,我們整理了一些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理論,希望能夠對幼兒教育的發(fā)展起到積極向上的作用。
世界高速發(fā)展,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也是一直在變化,陶行知先生認為讓孩子們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變化,就是我們教育的根本。我們在教育實踐中應該秉承這種思想,鼓勵孩子自己走出去,自己主動動手去實踐,去探索,去交流,去發(fā)現(xiàn),從而找到適合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對于幼兒來講什么是重要的呢?毫無疑問是孩子們的全面綜合發(fā)展,孩子們只有全面發(fā)展,才能不輸在起跑線上。而在現(xiàn)實教育中,我們需要將理論和實際二者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杜威——現(xiàn)代教育代表人物,其核心思想教育為學校即社會,主張把社會的生活引入學校,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主張與其相反,認為社會即學校,鼓勵孩子們既要將學校學到的各種事物拓展到社會中去,也要積極學習社會生活中可以學習的地方,以此來提高自己,全面發(fā)展。
美國的教育專家杜威,主張教育即生活的思想,認為教育和生活應保持一致性,孩子不僅要接受學校的教育,同時也要接受來自社會生活中的學習,由此才能幫助幼兒更好地樹立正確的生活觀。我們都知道,幼兒由于年齡小,活潑好動,在初接受教育的時候是很難融入教學課程中的。這個時候教師們就要注重給孩子構建一個輕松的氛圍,教學方式要更加地貼近生活,貼切實際,貼近幼兒心理,讓幼兒愿意主動進入到學習情境中,愿意配合教師互動學習,同學之間有愉快的學習交流。如此,幼兒在語言表達能力和情感經(jīng)驗上都會有很大的進步。所以我們在教育中要注意從生活來,到生活中去,更加的生活化會讓我們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對于幼兒來說,全面性綜合性發(fā)展是很重要的部分。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持全面綜合性發(fā)展呢?毫無疑問,需要將學校的學習和社會中的學習相結合到一起。畢竟,在學校中學習到的知識是有限的,而教師通過為幼兒創(chuàng)建社會性的教育環(huán)境,可以幫助幼兒更好的應對社會生活中的問題,同時也可以相對提升幼兒的潛力。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教學內(nèi)容只按照教科書上的照本宣科是不夠的,還要盡可能地帶領孩子們接觸大自然或者參與到社會活動中,通過這些活動,讓孩子們對大自然對社會生活有更好地理解,會更樂于探索生活和自然的奧秘。 所以我們的教育不能只在封閉的環(huán)境中進行,也要多走出去教學。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我們的教育活動也不能是一成不變的,要善于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美好的實物,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同時結合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讓孩子的學習環(huán)境更加多元化和豐富多彩。從做中學就是要求我們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要讓幼兒通過不斷的實踐探索去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更直觀地感受生活的真諦,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由此可見,這種教育思想是我們每個教師都需要去了解去實踐的。
本篇文章旨在通過對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的剖析,來讓大家理解如何能更好地促進幼兒教育的發(fā)展。通過這些教育思想,讓教師樹立新的教學理念,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也要注重提升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這樣才能促進兒童的全面綜合發(fā)展,讓幼兒可以擁有健康快樂的童年。誠然這種教育思想在日后的教學實踐中還需要不斷地更新拓展,但是,有了這種思想的我們在教育過程中無疑是邁進了一大步。最后,兒童的健康成長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去努力,去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