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岑溪市第七中學,廣西 岑溪 543200)
在素質教育的引導下,中學歷史教師要從細節(jié)人手,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改善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之處,給學生們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歷史問題的思考能力,幫助學生不斷提高歷史學習水平。
在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極大的拓寬了學生的知識來源,今天的學生們不同于以前,只能夠從書中獲取知識的傳統(tǒng)學習方式,他們能夠通過各種科技平臺和先進設備,橫跨東西方,在媒體上、電視中、報紙上、手機里和電腦中獲得各型各色的信息,這其中就有不少歷史相關知識,一方面,這有利于豐厚學生的知識儲備,拓展學生的歷史知識面,為學生的歷史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但另一方面,當前的許多信息平臺中的歷史信息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篡改痕跡,與真實的歷史事實存在出入,初中生的年齡較小,對世界的看法和感受尚未成熟,辨別能力較弱,很容易在網絡或媒體上被修改過的歷史所誤導,導致學生的知識儲備與真實的歷史存在誤差,這會造成學生在進行初中歷史的正式學習時,對歷史史實的學習存在接受困難,學生難以轉變錯誤的思想觀念,難以建立完整全面的歷史知識體系,阻礙學生初中歷史的學習。
初中歷史是一門基礎性課程,但由于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且教學模式比較傳統(tǒng),教學方式也較死板僵硬,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真正考慮怎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教學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師生雙方的互動。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自己單方面的教,像一臺復讀機一樣全部按照課本上的知識復述,沒有對教學內容的拓展和補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很難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也就不會好好配合教師,教學效果自然不會太好。長此以往還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了較大的隔閡。且學習歷史知識,大部分都是講述過去發(fā)生的事情,與現代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需要記憶的知識點繁多,學生始終難以感受到歷史學習的魅力,因而學生學習就會產生倦怠心理。
明確的目標能夠指引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當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時,他們自然會使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得更具邏輯性。學生們也能對歷史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吸收過程。
教師應該不斷摸索更新穎、更吸引人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參與度,讓更多的學生愛上歷史課。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改變教學方式?!拔⒄n“翻轉課堂是一種以信息化技術為手段的教學模式,微課的出現打破了傳統(tǒng)初中歷史教學的局限性。該模式主要利用“微課”簡短、可重復的特性,幫助學生在原有的認知水平上,來完善和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教師在進行微課制作的過程中,要有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以視頻、教案、課件、練習、學習任務為主線,在實際的教學中為學生標明前進的方向。
例如,在學習《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一文中,教師可以用PPT+視頻的形式,在教學中間穿插一些重要的歷史影像,并在《義勇軍進行曲》的環(huán)繞下,讓學生深受感染和熏陶,感受到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滿腔愛國熱血。
情景教學更能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能夠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運用多感官參與活動,在學習中學會自主探索。
例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到《三國鼎立》時,教師可以問到“你們認為三國鼎立的局面是一種歷史的進步還是歷史的倒退?三國的故事里認為哪些是真的?”教師通過設計問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當中,除了對一些新穎的話題進行探索之外,也對課本中的知識進行探討,加深學生的學習樂趣。另外,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故事情境,在故事中增加學生對歷史人物的感性認識,故事的內容盡量簡短有趣,或者穿插一些歷史典故,讓學生對于歷史產生的原因和背景更清楚地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歷史知識浩瀚廣闊,內容豐富多彩。學生們在面對浩瀚的歷史知識時,很容易出現混淆,從而產生抗拒心理。因此,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們進行正面評價,促使學生們能夠不斷獲得參與歷史課堂的信心。正面鼓勵可以來自于學生們學習的方方面面,如學生們的課堂表現。當學生們能夠積極配合教師,踴躍回答問題、參與課堂活動時,教師可以對學生們的表現及時加以鼓勵。正面鼓勵還可以來自于學生們的課后作業(yè)和課堂檢測完成情況,或者是階段性考核時學生們所取得的進步。總之,當看到學生們有良好表現或者進步時,教師要看在眼里,并及時對其進行正面評價,讓學生們可以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注,從而不斷樹立學習的信心。
總而言之,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策略,融合當代教學新理念,引導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帶領學生們去感受歷史知識的魅力,促使其增加對歷史學科的探究興趣,從而有效提升其歷史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