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本文以同質備份和異質備份為基礎,對電子檔案單軌制進行分析,主要研究內(nèi)容包括單軌制備份問題和多套制的備份問題,在此基礎上,探究雙軌制電子檔案管理向單軌制電子檔案管理的轉換路徑,希望為相關行業(yè)提供借鑒。
關鍵詞:同質備份;異質備份;單軌制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114
我國于2019年召開了電子檔案管理論壇會議,本次會議的主體為新時代中國電子檔案的管理與發(fā)展。就多項課題展開討論,使電子檔案單軌制由幕后走向臺前。但就事實而言,電子檔案單軌制存在伴生問題,并且與同質備份和異質備份間的關系密切,因此成為相關領域的熱點話題。
1 單軌備份問題
單軌制備份就是所謂的同質備份,備份在現(xiàn)代人在工作和學習過程中的使用次數(shù)較為頻繁,通過這一手段的應用,預防并解決文件損壞、數(shù)據(jù)遺失等意外情況。所謂的備份就是將計算機中存儲的文件和數(shù)據(jù),通過復制的方式,拷貝到大容量磁盤或U盤之中,屬于原文件的副本。
與同質備份相比,異質備份有所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檔案資源存儲信息形態(tài)間的差異極為顯著,簡言之,就是不同信息形態(tài)之間的轉換備份,比如:電子和紙質載體之間、紙質載體與膠卷之間的轉換備份,均屬于異質備份。而同質備份,就是指相同形態(tài)之間的備份。在明確二者之間差別后,認為單軌制管理并非一種數(shù)量概念,而是相對于異質備份的概念。通俗來講,電子檔案單軌制管理,就是在保存電子檔案時,僅能以電子方式為主,無需將電子檔案轉換為紙質檔案[1]。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電子檔案單軌制管理的前提條件是不再生成紙質檔案,對文件運行處理過程的重視程度較高,歸檔保存是這個階段的主要內(nèi)容,與單軌制相比,屬于更加高效和全面的管理形式。因此,單軌制大受追捧的背后,并不是將電子文件進行簡單歸檔,而是以電子方式保存和管理檔案。
我們在分析單軌制時,不能認為單軌制屬于單一的數(shù)量,否則就會對電子檔案管理工作開展造成不利影響。
2 多套制的備份問題
多套制備份是同質備份,也可以是異質備份。所謂的電子文件單軌制歸檔,并非指全部的電子文件單軌制歸檔,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業(yè)務文件目前無法轉換到紙質和膠卷等載體之中存儲,比如:3D、數(shù)據(jù)庫文件等等,此外,另有部分電子文件在轉移到紙質載體上后,其法律效力會喪失。在這些客觀因素的影響下,數(shù)量上的同質備份很難保證電子檔案的安全,應該將目光放在異質備份上,究其原因,主要是異質備份具有同質備份和單軌制所不具備優(yōu)勢。
電子檔案雙套制的歸檔管理,是單套制歸檔管理產(chǎn)生的基礎,二者具有顯著的差別,在查閱資料后得知,雙套制歸檔早在電子檔案出現(xiàn)之前就已經(jīng)被應用到檔案管理之中,在紙質檔案時期,雙套制歸檔是指兩套檔案分別由檔案館和生成機構保存,在具有異地保存特點的同時,其內(nèi)容和載體相同。
但在電子文件大量產(chǎn)生的背景下,信息時代賦予了雙套制全新的內(nèi)涵,在原有概念保留的基礎上,額外保存一份電子版本。部分研究者提出了雙軌制這一概念,并就雙軌制和雙套制展開分析,認為紙質文件和電子文件同時隨著業(yè)務流程而運轉,就是所謂的雙軌制,通俗來講,就是文件自進入運轉程序后,兩種版本的檔案就會生成,業(yè)務人員需要對檔案進行重復性的管理。在檔案使用完畢后,需要對其進行雙套制歸檔。我們可以將雙套制視為雙軌制的重要組成,其運用為電子文件全程管理目標的實現(xiàn),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與單純的雙套制相比,更具實用性和先進性。總而言之,歸檔保存狀態(tài)是雙套制的重點,而運行處理階段則是雙軌制的主要針對內(nèi)容,同時也包含檔案使用后的雙套制歸檔保存。雙軌制和雙套制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時代的發(fā)展賦予了雙軌制全新的內(nèi)涵,有利于提升電子檔案的管理水平,從而滿足電子檔案管理在信息時代下提出的要求。
伴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雙套制概念發(fā)展愈加完善,但雙軌制概念卻逐漸被人們所摒棄。在單軌制被寫入法律法規(guī)后,單軌制逐漸取代了雙軌制的地位,成為電子檔案管理的流行趨勢[2]。
3 雙軌制電子檔案管理向單軌制電子檔案管理的轉換路徑
結合上文可知,在無紙化辦公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雙軌制電子檔案管理的弊端逐漸顯現(xiàn),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1)人力成本增加和資源嚴重浪費;2)存在管理缺陷,具體表現(xiàn)為將電子檔案轉化為紙質檔案后,領導批示和公章可能會無法顯示,導致電子檔案真實性和有效性受到不利影響;3)信息孤島問題嚴重。在技術因素的限制下,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互通難度高,如果工作人員過度依賴雙套制,可能會放松警惕,容易影響檔案系統(tǒng)的安全。有鑒于此,相關領域專家呼吁電子檔案管理方式改革,由雙軌制轉變?yōu)閱诬壷?。接下來,本文會提出電子檔案管理方式轉換的建議,如下所述:
3.1 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
在信息時代下,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在電子檔案管理中應用這些技術,有助于推動管理方式的轉變。
1)區(qū)塊鏈技術。依托于區(qū)塊鏈技術,集成電子檔案信息數(shù)據(jù),推動信息、知識和智慧的轉換,通過前期采集、篩選和提煉的方式,對用戶所需信息進行定位,最終實現(xiàn)對電子文件生命周期全過程的管理,從而使用戶信息需求得到滿足。2)云計算技術。在云計算背景下數(shù)據(jù)具有唯一性的特點,云端服務器是保存數(shù)據(jù)的唯一地點,有利于減輕用戶查閱和使用檔案的難度。此外,用戶使用云端文件查閱檔案,無需利用電腦軟件,究其原因,主要是云端使用要求較低,僅需打開瀏覽器即可。除電腦查閱之外,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同樣可以實現(xiàn)目的。3)虛擬技術。在電子檔案單軌制管理模式下,虛擬技術可以增強用戶的體驗感,檔案館可以依托虛擬技術,構建真實化的情景,調動用戶參與建檔的積極性,并為其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
3.2 嵌入知識管理
使用戶需求得到滿足,是電子檔案管理的根本目的,而知識管理的嵌入,有利于檔案信息資源二次開發(fā)的實現(xiàn),與電子檔案管理目的相吻合。單軌制電子檔案管理對服務對象的需求較為嚴格,要求電子檔案管理壓縮和萃取其中的信息,而知識管理的嵌入,為這一目的的實現(xiàn),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比如:知識管理可以幫助用戶對文檔進行收集,與此同時,還能利用全文檢索功能篩選用戶所需的關鍵信息,在歸納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并與相關內(nèi)容建立注釋鏈接,使全文檢索智能分析實現(xiàn),并且這種管理方式的運用,還能減輕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具體表現(xiàn)為,檔案管理人員在編研過程中,無需查找紙質檔案,這個工作流程可以被知識管理所取代。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區(qū)塊鏈技術、知識管理等技術的嵌入,有助于促進單軌制檔案管理方式的發(fā)展,但電子檔案真實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會面臨嚴峻的考驗,建議檔案管理部門重視網(wǎng)絡和信息安全管理,依托云平臺,對檔案數(shù)據(jù)進行分級管理。對于保密等級較高的檔案,應采用獨立的核心平臺存儲,針對保密等級較低的檔案,則應用公共平臺存儲和共享。
4 結論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時代下,單軌制逐漸取代了雙軌制,由幕后走向臺前,在這種背景下,基層檔案工作人員,在推行單軌制時,無需對同質備份和異質備份進行著重的考慮,而是將目光放在檔案安全方面,因此,雙套制檔案管理方式依然存在應用價值,不能被輕易廢除。
參考文獻
[1]馬超,馬敬濟.單軌制視域下企業(yè)電子檔案管理的實踐與探索[J].機電兵船檔案,2020(04):92-94.
[2]薛四新.電子檔案單軌制管理的關鍵問題研究[J].浙江檔案,2020(07):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