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承
摘 要:所謂后進生,其就是指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態(tài)度相對落后的學生。在農(nóng)村小學教育之中,由于教育環(huán)境以及成長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導致后進生居多,致使對農(nóng)村小學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如何轉換后進生成為了農(nóng)村教師最為關注的課題。而為了更好的轉化后進生,促進他們的能力以及思想能夠得到有效的進步,教師就需要運用愛心來將以感化,做到以生為本、愛心育人。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后進生;班主任;轉化;教育
在農(nóng)村小學教育過程中,學生形成后進生的主要因素在于以下幾點:一、父母長期外出打工,缺少對子女的細心管理。二、校內(nèi)缺乏針對性的德育教育。三、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陳舊相對落后。四、學生沒有一個明確的學習認知,并且自身缺乏自控能力。雖說在實際教育中,后進生的數(shù)量相對較少,但是卻對整體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產(chǎn)生著極為嚴重的影響和危害。因此,在農(nóng)村小學教育階段,加強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就顯得尤為的重要,這不僅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更是確保整體學生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與進步的必要前提。那么應該如何來進行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呢?下面本文就提出幾點關于后進生轉化的方式。
一、善于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閃光點
在小學教育階段,無論是農(nóng)村還是城市,其學生的起步階段都是相同的,同時,學生的想法以及認知能力都均處于啟蒙階段,致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自主性的開發(fā),就離不開班主任的鼓勵與挖掘,只有在班主任的引導下,學生才能夠發(fā)現(xiàn)自身的學習優(yōu)點,這是小學階段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基礎。因此,班主任在開展農(nóng)村小學教育的過程中,就需要針對后進生的綜合情況以及綜合表現(xiàn),來進行表揚以及鼓勵,要給予后進生高度的重視以及肯定,要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于自身的重視以及尊重,這是加強后進生學習意識的必經(jīng)之路。雖說后進生學習能力較差,但是后進生身上也含有大量的閃光點,只是由于教師自身的忽視以及不夠重視,忽略了對后進生能力的深入挖掘。因此,針對當前這一教育情況,班主任作為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老師,同時也是班級的唯一領導者,就需要發(fā)揮自身的教育職責以及教育本能,要時刻注重觀察后進生的個人特長,要善于觀察后進生身上所存在的閃光點,對后進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后進生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不能糾結于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而對其進行嚴厲的批評以及否決,更不能一味地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以及自尊心。只有在學生充滿自信心的情況下,才能保證學生更加高效的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同時這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條件。
二、成立后進生幫扶小組
班主任在進行后進生轉化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注重一點,那就是后進生的管理工作如果僅靠班主任一人來進行完成,那么班主任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其更加需要的是集體的力量以及互幫互助的合作形式。因此,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導者以及學生的組織者,就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教育能力,綜合各個學生的學習能力,組織成立針對性的幫扶小組,并建立相應的組內(nèi)成員制度,如:組長、小組長、監(jiān)督者,讓幫扶小組形成班級集體的一種特殊形式。例如,在我曾任教的班級中,就有著這樣一個情況,有一名學生他就屬于后進生的行列,(這里我們用小明來代替學生的名字),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小明無論是成績、聽課狀態(tài)、作業(yè)完成情況以及課堂學習紀律都不好,同時,在上課的過程中,還經(jīng)常影響其他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偶爾與之進行課外話題的對話等等,可以說小明對于學習是嚴重不夠重視,只是一味的喜歡玩、喜歡搗亂、喜歡調(diào)皮,而我在面對這個情況時,沒有選擇進行嚴厲的批評,因為我相信沒有一個學生生來就是如此的,所以我通過家訪了解到了小明的實際情況,小明原本的成績雖不能說是十分優(yōu)秀,但也不是后進生的地步,屬于班級中等水平,然而由于小明父母忙于生意,導致把小明交給了爺爺奶奶進行管教,而爺爺奶奶對于孫子的管教也過于溺愛,從不過問小明的學習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同時,小明父母每次回到家中,也都會給予小明一定的玩具以及禮物,長此以往,慢慢導致小明形成了當前這種情況,養(yǎng)成了不愛學習喜歡玩樂的不良習慣。因此,為了幫助小明走出當前這種情景,使小明能夠跟上其他學生的學習進展,我就挑選了班級上最有耐心以及學習能力較為突出的學生,組織成立了幫扶小組,幫助小明進行共同學習,并在課下時間進行作業(yè)的共同完成,慢慢的在同學引導、督促以及鼓勵之下,小明也漸漸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重新回到了學習集體之中,成為了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在學生互相促進的過程中,我也再次與小明家長進行了溝通,提高了小明家庭教育的質(zhì)量,進而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幫助,使小明的學習效率得到了穩(wěn)固的提升,同時班級整體的學習質(zhì)量也隨之逐漸呈現(xiàn)出了上升的趨勢。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一個班級之中、在一個集體之中,個體差異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后進生也是同樣如此。后進生的轉化問題是我們當前最為迫切解決的一大教育難題,是農(nóng)村小學教師必須面臨的挑戰(zhàn)。為了讓后進生回歸學習的集體,讓后進生跟上大部隊的學習步伐,班主任就需要用心去指導、用愛去感化,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以及不良習慣的產(chǎn)生,要防止他們誤入歧途,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許高習.以生為本,愛心育人 ——論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轉化后進生的工作藝術[J].中外交流,2019,(7):79.
[2]劉運動.在農(nóng)村小學如何轉化差生[J].課程教育研究 ,2012, (3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