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旭初 無錫市惠山區(qū)錫劇團
舞臺道具作為戲劇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烘托舞臺氛圍的重要條件,隨著現代技術在戲劇表演中應用的增多,舞臺道具內容、類型也越發(fā)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何貼合戲劇表演的切實需求,科學且合理地應用舞臺道具就顯得必要且尤為重要?;诖?,本文對舞臺道具在戲劇表演中的作用進行闡述,希望能對未來戲劇表演中舞臺道具的應用予以幫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錫劇為代表的戲劇表演也越發(fā)受到人們的關注,在錫劇戲劇表演過程中,舞臺道具作為表演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貼合戲劇表演的內容,科學地選擇、應用舞臺道具,促使舞臺道具與戲劇表演兩者間的協(xié)同發(fā)展就顯得尤為重要。截至目前,戲劇表演中應用的舞臺道具已經經歷了數十年的發(fā)展,常見的舞臺道具可以分為手持類(如手槍、拐杖)、裝置類(如燈飾、擺件等)、消耗類(如碟子、紙張等)及實用類(如凳子、床等)四種。
結合以往戲劇表演中有關舞臺道具應用的研究,筆者認為就舞臺道具的作用而言大都集中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在實際戲劇表演的過程中,舞臺道具最為顯著的作用之一就是推動劇情的發(fā)展和延伸,尤其是對于很大一部分中國傳統(tǒng)戲劇而言,很多戲劇都會選擇某件具備代表意義的道具進行舞臺的延伸和銜接。以戲劇《鎖麟囊》為例,在進行這一戲劇演繹的過程中,鎖麟囊這一舞臺道具貫穿了該部戲劇的始末,推動了劇情的發(fā)展,同時也幫助表演者更好地實現舞臺、場景之間的有效銜接,提升了戲劇演繹的效果。
結合以往戲劇表演中舞臺道具的應用,舞臺道具在烘托表演氛圍上的優(yōu)勢也是實際戲劇表演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之一。比如,在《雷雨》表演的過程中就利用了很多不同類型且具備一定年代感的舞臺道具(如壁爐、油畫、吊燈等)進行場景渲染,為后續(xù)戲劇故事的演繹埋下伏筆,強化戲劇表演的感官體驗。與此同時,在戲劇表演中合理地應用舞臺道具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后續(xù)故事埋下伏筆,為觀眾更好地理解戲劇中角色的情感提供幫助。比如,在進行戲劇《貂蟬》劇目演繹的過程中,演職人員就可以選擇具備更強“壓迫”感的道具來營造這一劇目的氛圍,為后續(xù)描述貂蟬的內心世界埋下伏筆,進而實現更好的戲劇演繹效果。
就以往的戲劇表演來看,合理地應用舞臺道具也能夠更好地凸顯演員演繹角色的內心情感,凸顯其表演過程中的人物張力,進而實現刻畫人物的目標。比如,在戲劇《紅燈記》表演的過程中,演員李玉和手中的“號志燈”道具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該角色的工人身份,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該角色參與革命的熱情和精神,從而將有血有肉的戲劇角色呈現在觀眾的面前,實現了對人物的精準刻畫,為觀眾帶來了十分強烈的感官享受。與此同時,合理地應用舞臺道具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人物形象的“反諷”,從而凸顯戲劇表演中角色的精髓所在。比如,在《白毛女》中描寫黃世仁家的場景時應用了佛龕這一道具,這一道具就在一定程度上與“黃世仁”的角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實現了對戲劇的演繹和刻畫。
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本文認為在未來戲劇表演的過程中,如果想要更好地凸顯舞臺道具對戲劇表演所帶來的積極影響,演職人員就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在更加契合戲劇表演需求的基礎上選擇、使用舞臺道具,以此獲得更好的舞臺演繹效果,為推動錫劇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首先,演職人員在選擇舞臺道具時應貼合劇本的需求,按照劇本的時間、年代順序合理地選擇道具,避免出現時間上的差池,同時營造更加真實的表演氛圍,以此凸顯舞臺道具應用的意義;其次,演職人員也應重視舞臺道具與舞臺燈光之間的協(xié)調統(tǒng)一,避免因兩者之間協(xié)調程度不同的問題影響觀眾觀感,降低舞臺道具在戲劇演繹中的效果。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民間戲劇表演研究的深入,舞臺道具對戲劇表演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也愈加受到人們的關注。由此,本文針對舞臺道具在戲劇表演中的作用進行了簡單的闡述、研究,并提出了兩方面凸顯舞臺道具在戲劇表演中積極作用的舉措,希望能夠對后續(xù)戲劇表演中舞臺道具的應用予以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