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 慧
(榆林學(xué)院 文學(xué)院,陜西 榆林 719000)
近來拜讀鄭炳林先生《敦煌碑銘贊輯釋》(增訂本),發(fā)現(xiàn)新增80 余篇文獻中“枝羅”一詞用例頻繁。查閱敦煌碑銘贊文獻的有關(guān)考證論文①1992 年鄭炳林先生《敦煌碑銘贊輯釋》 出版,前人對該書的介紹如一麟《敦煌碑銘贊輯釋》,《敦煌學(xué)輯刊》 1993 年第1 期,第117 頁。對文獻詞語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趙家棟《敦煌碑銘贊字詞校讀舉例》,《中國文字研究》 2018 年第1 期,第103-109 頁;趙家棟《敦煌碑銘贊語詞釋證》,《敦煌研究》 2012 年第4 期,第77-81 頁;姚美玲《敦煌碑銘贊校錄字辨》,《中國文字研究》 2015 年第2 期,第168-172頁;楊曉宇、劉瑤瑤《敦煌寫本碑銘贊詞語疏解》,《敦煌學(xué)輯刊》 2015 年第1 期,第20-30 頁;姬慧《敦煌碑銘贊文獻中年齡類詞語匯釋》,《陜西教育》 2014 年第4 期,第10-11 頁;劉瑤瑤《敦煌碑銘贊佛教詞語詁解》,《甘肅社會科學(xué)》 2013 年第1 期,第156-158 頁;黑維強《敦煌社會經(jīng)濟文獻詞語選釋》,《敦煌學(xué)輯刊》 2010 年第2 期,第158-162 頁;楊曉宇《敦煌碑銘贊詞語詁解》,《蘭州大學(xué)學(xué)報》2009 年第2 期,第75-80 頁;楊曉宇《敦煌碑銘贊詞語釋義》,《敦煌研究》 2009 年第3 期,第86-89頁;黑維強《論敦煌社會經(jīng)濟文獻中的外來詞》,《敦煌學(xué)輯刊》 2008 年第3 期,第18-30 頁。對該文獻的考證論文主要有鄭炳林《敦煌碑銘贊三篇證誤與考釋》,《敦煌學(xué)輯刊》 1992 年第Z1 期,第96-103頁;鄭炳林《杜教授張金炫和尚生平事跡考》,《敦煌學(xué)輯刊》 1997 年第1 期,第96-102 頁。,未見“枝羅”考索,但其他關(guān)于敦煌文獻的詞語考釋中,涉及到“枝羅”一詞,如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釋“親羅、瓜蘿、枝羅”為親屬或親戚關(guān)系。蔣先生指出,“枝羅”與“瓜蘿”同義,“枝”“瓜”都有枝蔓延引的意思。①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第34 頁。葉貴良《敦煌社邑文書詞語選釋》 引蔣先生觀點并指出,“羅”本字當(dāng)為“蘿”,“ ‘蘿’ 是蔓生植物,枝條下垂如絲狀,常緣松柏或其他喬木而生,亦有寄生石上者。‘枝’ ‘蘿’ 皆指植物枝蔓延引,引申為子孫后代。”②葉貴良《敦煌社邑文書詞語選釋》,《敦煌研究》 2004 年第5 期,第79 頁。于淑健《〈大正藏〉 第85 卷詞語輯釋》 中釋“親枝、親羅、枝羅”為“家屬、親戚”。③于淑健《〈大正藏〉 第85 卷詞語輯釋》,《敦煌研究》 2004 年第6 期,第101 頁。此外,敏春芳《敦煌愿文詞匯研究》④敏春芳《敦煌愿文詞匯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年。、洪帥《敦煌詩歌詞匯研究》⑤洪帥《敦煌詩歌詞匯研究》,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 年。對該詞也做了解釋。以上成果各家觀點一致,均釋“枝羅”為“家屬”“親戚”,為我們正確理解詞語含義提供了參考,但諸家對詞語的組合方式及語義演變過程未進行探究。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傳統(tǒng)訓(xùn)詁學(xué)和現(xiàn)代語言學(xué)理論,從字形、語義演變、詞語構(gòu)成等角度出發(fā)對“枝羅”一詞再次詁解,以明確詞語的構(gòu)成方式和語義演變進程,為敦煌文獻的深度釋讀提供參考。
(1)P.3262 《河西節(jié)度使尚書曹議金造窟功德記》:“次伏為尚書己躬鴻壽,應(yīng)山岳而永昌;公主夫人,寵榮祿而不竭;郎君娘子,受訓(xùn)珪璋;先過后亡,神生凈土;枝羅親族,吉慶長年;合群黎民,同沾少福;……”(1279)⑥本文關(guān)于敦煌碑銘贊文獻用例均來自鄭炳林先生《敦煌碑銘贊輯釋》(增訂本),例句后括號內(nèi)數(shù)字表示書中頁碼。
(2)P.3457 《河西節(jié)度使司空曹元深造大窟功德記》:“郎君娘子,受訓(xùn)珪璋。先過后亡,神生凈土。枝羅親族,吉慶長年?!保?324)
(3)P.3390 《節(jié)度押衙張盈潤孟授祖莊浮圖功德記并序》:“弟子等六親眷屬,常逢吉慶之歡;九族枝羅,莫值兇危之患?!保?205)
(4)P.2482 《應(yīng)管內(nèi)衙前都押衙張懷慶邈真贊并序》:“辭親別弟,付囑嬰兒。千萬再三,以法對除。枝羅愴忉,姻眷攢眉。道路傷嗟,共助哀悲?!保?136)
(5)P.3245 《創(chuàng)于城東第一渠莊新造佛堂一所功德記并序》:“眷屬支(枝)羅,延年益壽。豐登五稼,倉庫長盈?!保?229)
(6)日本白鶴美術(shù)館藏《天成四年敬造藥師琉璃光如來一鋪功德記》:“見存慈母福力具足,報愿平安。闔門大小,永保長春。支羅眷屬,互相讓席推梨?!保?604)
(7)P.3979 《莫高窟修佛龕功德記》:“己躬近因,果報具足。枝羅眷屬,應(yīng)共消除。但是諸親,先登快樂。隨心就愿,同獲善緣?!保?451)
(8)哈佛大小賽克勒藝術(shù)博物館1943.54.1 《天福拾年永寧坊濟北創(chuàng)建功德記》:“先奉為國安人泰,社稷恒昌,亡過先代,靈魂承生凈土,永在西方凈域,愿值龍華之會。次為見存合家諸(枝)羅,保愿平安,清受延齡之福?!保?607)
(9)Φ263V、Φ326V 《河西節(jié)度使大王曹議金造大寺功德記》:“小娘子姊妹,受訓(xùn)珪璋。應(yīng)是枝羅,長在大蔭之福會也?!保?293)
(10)P.4638 《節(jié)度押衙張厶乙敬圖觀世音菩薩并侍從壹鋪》:“又為己躬及合家長幼,枝羅六親,愿長存吉慶,福壽麻姑?!保?93)
(11)P.3425 《本居宅西壁上建龕功德銘》:“己身清泰,宗盟永存;支羅六親,咸蒙勝益?!保?419)
(12)P.3564 《莫高窟功德記》:“使愿國安民泰,郡主千秋,四路和平,保無(撫)康吉,亦愿先亡考妣往西宮,見[在]枝羅,同沾勝益?!保?075)
按:上述引例(6)(11)中的“支羅”即“枝羅”。“支”“枝”為古今字關(guān)系?!墩f文·又部》:“支,去竹之枝也。從手持半竹?!雹伲蹡|漢]許慎《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2013 年,第59 頁。引例(1)(2)(5)(6)(7)中“枝羅”與“親族”“眷屬”等表親屬關(guān)系的詞并列使用,例(3)“九族”與“枝羅”連用,且“九族枝羅”與“六親眷屬”互對,故“枝羅”應(yīng)與“六親”“眷屬”等詞意義相近。關(guān)于“六親”,歷來說法不一,《管子·牧民》:“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張則君令行?!币伦ⅲ骸傲H,謂父母兄弟妻子?!雹冢厶疲莘啃g注,劉續(xù)增注《管子》 卷1 《牧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第9 頁?!妒酚洝?卷62 《管仲傳》:“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闭x曰:“六親謂外祖父母一,父母二,姊妹三,妻兄弟之子四,從母之子五,女子之子六也。”王弼云:“父、母、兄、弟、妻、子也?!雹郏畚鳚h]司馬遷《史記》 卷62 《管仲傳》,北京:中華書局,1963 年,第2132-2133 頁?!蹲髠鳌ふ压迥辍贰盀楦缸?、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亞,以象天明。”杜預(yù)注:“六親和睦,以事嚴(yán)父,若眾星之共辰極也。妻父曰婚,重婚曰媾。婿父曰姻,兩婿相謂曰亞?!雹埽蹠x]杜預(yù)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 卷51 《昭公二十五年》(影印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 年,第891 頁。即以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婭為六親。根據(jù)碑銘贊文獻內(nèi)容,上引例句中的“六親”應(yīng)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婭,即包括血緣關(guān)系的宗親和姻親關(guān)系的親戚。例(8)“合家枝羅”指全家人。例(4)“枝羅愴忉,姻眷攢眉”中“枝羅”“姻眷”互對,“姻眷”指姻親,即有婚姻關(guān)系的親屬,則“枝羅”指有血緣關(guān)系的宗親。例(10)張厶乙敬圖觀世音菩薩并侍從壹鋪的目的是“為己躬及合家長幼,枝羅六親”祈福,祈愿“長存吉慶,福壽麻姑”,該例中張厶乙祈愿的對象有自己、全家長幼和枝羅六親,“枝羅”應(yīng)指與“六親”有關(guān)的親屬。例(11)修龕祈福的對象有己身、宗盟和“支羅六親”,宗盟指有血緣關(guān)系的家屬,則“支羅六親”與例(10)相同,指有姻親關(guān)系的親人。
通過分析可知,碑銘贊文獻中的“枝羅”指有血緣關(guān)系的同族人和有姻親關(guān)系的親屬。
(1)“枝”的語義演變及使用
《說文·木部》:“枝,木別生條也。從木支聲?!雹伲蹡|漢]許慎《說文解字》,第114 頁。段玉裁注:“干與莖為草木之主,而別生條謂之枝。枝必岐出也?!雹冢矍澹荻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 年,第251 頁。根據(jù)《說文》 和段注,“枝”即主干上旁生出來的枝條,這些枝條與主干無論距離遠(yuǎn)近均為枝,即所有的枝條共享一棵主干。這與人類的繁衍相似,人類的宗族血脈也具有一脈相承的特點,一宗會有很多族,猶如樹干上旁生出的枝條,如《左傳·昭公三年》 中就有“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這樣的敘述,即同一宗有十一個氏族。由于枝的旁生與同宗血脈后代的繁衍性質(zhì)相似,故在語義引申過程中,漸漸獲得了與親屬有關(guān)的語義,《漢語大詞典》 釋“枝”為“古代一般指嫡長子以外的宗族子孫,也作‘支’ ”,該義用例如《詩經(jīng)·大雅·文王》:“文王孫子,本支百世?!雹郏蹪h]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 卷16 《大雅·文王》(影印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 年,第534 頁?!蹲髠鳌でf公六年》:“ 《詩》 云‘本枝百世’?!倍蓬A(yù)注:“ 《詩·大雅》 言文王本枝俱茂,蕃滋百世也?!笨追f達疏:“ 《詩》 以樹木本干喻嫡,枝葉喻庶。言文王子孫本干枝葉,嫡子庶子皆傳國百世。由文王之德堪使蕃滋故也?!雹埽蹠x]杜預(yù)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 卷8 《莊公六年》(影印本),第141 頁??梢姡瑯拥恼Z句在不同的先秦文獻中用字不同?!爸Α薄爸А痹谧谑抑}義上經(jīng)?;ビ?,“宗支”亦可寫作“宗枝”,例如:
(13)《北齊書》 卷44 《儒林傳》:“猶且援立宗支,重安社稷,豈非跼名教之地,漸仁義之風(fēng)與?”⑤[唐]李百藥《北齊書》 卷44 《儒林傳》,北京:中華書局,1972 年,第581-582 頁。
(14)《陳書》 卷2 《高祖下》:“有梁末運,仍葉遘屯,獯丑憑陵,久移神器,承圣在外,非能祀夏,天未悔禍,復(fù)罹寇逆,嫡嗣廢黜,宗枝僭詐,天地蕩覆,紀(jì)綱泯絕。”⑥[唐]姚思廉《陳書》 卷2 《高祖下》,北京:中華書局,1972 年,第31 頁。
(15)S.3557 《河西節(jié)度使太保曹延祿造佛衣功德記》:“小娘子等己躬,濟泰珪娥,保朗于千春。應(yīng)是合宅宗枝,同江河而延福。”(1385)
查詢漢籍全文檢索系統(tǒng),尋得“宗支”145 例,“宗枝”118 例。可見,“宗支”使用頻率高于“宗枝”。
“枝”由“枝條”引申為“嫡長子以外的親族子孫”屬于隱喻引申。蔣紹愚先生在《漢語歷史詞匯學(xué)概要》 中指出:“詞義的引申和同源詞的滋生的心理基礎(chǔ)是聯(lián)想,即通常所說的隱喻(metaphor)和轉(zhuǎn)喻(metonym)。隱喻是兩個相似的事物之間的聯(lián)想,轉(zhuǎn)喻是兩個相關(guān)的事物之間的聯(lián)想。認(rèn)知語言學(xué)認(rèn)為,隱喻和轉(zhuǎn)喻不僅僅是一種修辭手法,而且是人們認(rèn)知中非常普遍的心理活動?!雹偈Y紹愚《漢語歷史詞匯學(xué)概要》,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5 年,第179 頁。相似演變分為形狀相似和性質(zhì)相似?!爸Α钡倪@一引申屬于性質(zhì)相似。文獻中經(jīng)常以“開枝散葉”“枝繁葉茂”等比喻后世繁衍、人丁興旺。
(16)《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東魏·魏故司徒司馬興龍墓志銘》:其銘曰:“綿綿曠緒,眇眇遐胄,建氏自先,踵德唯舊。譬以成長,方岳為秀,原積流深,枝繁葉茂?!雹谮w超《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年,第349 頁。
(17)《敦煌變文集新書》 卷2 《維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二》:“使根固枝繁永不枯,四海萬方為一統(tǒng)?!雹叟酥匾?guī)《敦煌變文集新書》 卷2,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年,第285 頁。
(18)《隋唐演義》 第27 回:煬帝道:“……父母生你下來,雖是蠻夸,也望你宜室宜家,生枝繁衍,豈可把他的遺體,輕棄毀傷?”④[清]褚人獲《隋唐演義》 第27 回,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 年,第178 頁。
(19)《繡鞋記》 第17 回:“自此黃家平安無事,婆媳相與撫孤收租度日,目侍孫兒長大成人,開枝散葉,以綿宗祧?!雹荩矍澹轂跤邢壬啠豆疟拘≌f集成》 編委會編《繡鞋記》 第17 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第193 頁。
碑銘贊文獻中,也有單用“枝”當(dāng)后代親屬講的。如:
(20)華盛頓弗利爾美術(shù)館30.36 《乾德六年翟氏與行軍司馬曹延瑞繪水月觀音像功德記》:“小娘子共以(與)郎君賴此勝因,祿寵等龜鶴之載。然后合枝九族,玉葉一宗,咸承善緣,齊登覺路?!保?610)
(21)P.3276V 《結(jié)社修窟功德記》:“我府主令公貴壽,伏愿位齊仙鶴,壽等神龜,宮中內(nèi)外金枝,常保安康之樂?!保?402)
以上例句中的“枝”都是指同宗后代。
(2)“羅”的本字
在閱讀敦煌文獻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結(jié)構(gòu)和意義近似于“枝羅”的詞“親羅”,用例如:
(22)《敦煌變文集新書》 卷4 《丑女緣起》:“自嘆前生惡業(yè)因,置(致)令丑陋不如人。毀謗圣賢多造罪,敢昭(感招)容貌似煙薰。生身父母多嫌棄,姊妹朝朝一似嗔,夫主入來無喜色,親羅未看見殷勤。時時懊惱流雙淚,往往咨嗟怨此身?!雹倥酥匾?guī)《敦煌變文集新書》 卷4,第781 頁。
(23)P.3718 《左馬步都虞候梁幸德邈真贊并序》:“倏加湊疾,掩世俄然。聞之傷切,睹者潺湲。親羅哽咽,預(yù)寫生前。余以寡識,聊表他年。”(1044)
其他文獻中亦有用例。如:
(24)《石溪心月禪師語錄》 卷中《示歸知客》:“有志之士,既已披削,當(dāng)從前輩大老,求箇樣子。發(fā)大心,秉慧劍,將愛網(wǎng)親羅,一揮揮斷。尋師友,以警發(fā)為期。”②住顯、宗煥等編《石溪心月禪師語錄》 卷中《示歸知客》,大正藏,第71 冊,第61 頁。
例(22)指親戚不待見,例(23)指梁幸德不幸離世,家人親戚非常傷心,例(24)指進入佛門要斬斷情網(wǎng),斬斷與親人之間的聯(lián)系。“親羅”在《唐五代語言詞典》 中有收錄,義為“親屬或有親戚關(guān)系者?!雹劢{生、曹廣順《唐五代語言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年,第302 頁。《近代漢語詞典》 釋“親羅”為“親戚。羅,通‘蘿’,謂親戚如藤蘿相纏?!雹馨拙S國《近代漢語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年,第1717 頁。《說文·艸部》:“蘿,莪也?!雹荩蹡|漢]許慎《說文解字》,第14 頁?!队衿てH部》:“蘿,女蘿,托松而生?!雹蓿哿海蓊櫼巴酢端伪居衿罚本罕本┦兄袊鴷?,1983 年,第264 頁。《詩經(jīng)·小雅·桑扈之什》:“蔦與女蘿,施于松柏?!泵珎鳎骸笆\,寄生也。女蘿,菟絲,松蘿也。喻諸公非自有尊,托王之尊?!编嵐{:“王之尊者,王明則榮,王衰則微。刺王不親九族,孤特自恃,不知己之將危亡也?!雹撸蹪h]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 卷14 《小雅·桑扈之什》(影印本),第483 頁。《詩經(jīng)集傳》:“此亦燕兄弟親戚之詩……以比兄弟親戚纏綿依附之意?!雹啵鬯危葜祆渥ⅰ对娊?jīng)集傳》 卷5 《小雅·桑扈之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109 頁。由此可知“蘿”在文獻中可比喻親屬之間的依附親情。文獻中還有“蔦蘿”“蘿蔦”用例,指蔦蘿與女蘿,是兩種蔓生植物,也可比喻關(guān)系親密,寓依附攀緣之意。如:
(25)《眉廬叢話·紅粉憐才》:“清季某相國侏儒眇小,貌絕不揚。少時作《春城無處不飛花》 賦,香艷絕倫。某閨秀夙通詞翰,見而愛之。晨夕雒誦不去口,示意父母,非作賦人不嫁。時相國猶未娶,屬蹇修附蔦蘿焉,及卻扇初見,乃大失望,問相國曰:‘ 《春城無處不飛花賦》,汝所作乎?’ 背影回?zé)簦瑖聡锣ㄆ灰?。不?shù)月,竟抑郁以歿?!雹贈r周頤著,郭長保點?!睹紡]叢話》 第161 條《紅粉憐才》,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年,第112頁。
(26)《話說清朝秘聞艷史》 第79 回:“光緒是久不聞?wù)?,連老佛爺也倦勤了,外面簡調(diào)督撫無不是慶親王主張。最要緊的直隸總督,有人還說是慶親王干女婿呢!正是:早料苞苴能結(jié)好,翻從蘿蔦預(yù)聯(lián)歡?!雹谫M只園《話說清朝秘聞艷史》 第79 回,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年,第238 頁。
(27)《八洞天》 卷1:“二人你貪我悅,雙雙同入羅幃,枕邊敘起昔年題詩寫扇之事,愈相敬愛。此夜恩情,十分美滿。正是:歡聯(lián)雙玉,喜見三星?!缗魈O蘩,慶與椿庭并永;佳人締蘿蔦,樂偕萱樹俱深。枝稱連理正相宜,結(jié)綰同心真不爽?!雹畚迳魅酥?,陳翔華、蕭欣橋點校《八洞天》 卷1,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5 年,第18 頁。
由上例證看出,“蘿”因為是蔓生植物,根莖間相互纏繞盤桓,與人類血脈親戚關(guān)系相互聯(lián)系相類似,通過隱喻的途徑比喻親屬關(guān)系,故“親羅”本字即是“親蘿”,“枝羅”本字即是“枝蘿”?!坝H蘿”在文獻中用例如:
(28)《正統(tǒng)道藏·道門科范大全》:“伏愿示嘉應(yīng)以宏敷,煥靈芒而遠(yuǎn)燭,使醮主某九先七祖,不滯幽關(guān)。見在親蘿,俱消罪目?!?/p>
(29)《正統(tǒng)道藏·道門科范大全》:“臣等皈身、皈神、皈命,以是功德,皈流正一道士臣某等,師資長幼,法屬親蘿,既未脫於俗郾,愿廣恢於道應(yīng)?!雹芤陨蟽蓷l查詢自BCC 語料庫,查詢于2020 年1 月8 日,http:/ /bcc.blcu.edu.cn/zh/search/5/%E8%90%9D%E8%8C%91
查閱BCC 語料庫,拾得該詞用例僅2 處,均是道教文獻。用例中的“親蘿”即指親屬或有親戚關(guān)系的人?!坝H蘿”一詞的構(gòu)成,可以認(rèn)為是兩個有相近詞義的詞素組合的并列復(fù)合詞,“蘿”是蔓生植物,故其核心義素中必能提煉出相互連接、蔓延等語義特點,在相似性引申機制的控制下,產(chǎn)生與親屬、親戚相關(guān)的語義,故與“親”組合,構(gòu)成“親蘿”一詞。
(3)“枝蘿”構(gòu)詞方式
“枝”“蘿”是藤蔓、枝條類,二詞屬于同一語義范疇,可置于一個語義模塊中利用隱喻或轉(zhuǎn)喻的方式組成新詞。李宇明指出,“大多數(shù)新產(chǎn)生的詞語,都有一個現(xiàn)成的框架背景,這一框架就像是造詞模子(簡稱‘詞語?!?)一樣,能批量生產(chǎn)新詞語,并使其所生產(chǎn)的新詞語形成詞語簇”⑤李宇明《語法研究錄》,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2 年,第1 頁。。二詞的義素分析如下:
枝:[+草木][+旁生][+相互盤桓]
蘿:[+草木][+蔓生][+相互盤桓]
分析以上義素,我們可知“枝”“蘿”都是在主干上衍生出去,盤繞交錯、蔓延伸展,均有[+相互盤桓]的語義特征,彼此具有可滋生可接續(xù)綿延的語義特點,故此兩個具有相似語義特征的詞素相互組合。董秀芳老師指出,“語言中的語義分析不等于邏輯分析?!崾咎卣鳌?和‘事物類’ 這兩個概念都是基于語言使用者對事物的常識性的認(rèn)知,而不是基于科學(xué)的或邏輯的分析,因此對同一事物所屬的類別和提示特征的選擇可以因不同的語言社團而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漢語不同方言對同一事物的命名差異?!雹俣惴肌稘h語的詞庫與詞法》,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5 年,第133 頁。由此而言,也就有了“枝羅”“親羅”等詞素不同但表義相同的詞。因為“枝”“蘿”的生長與宗族血脈的繁衍在形式上相似,故在隱喻引申機制的控制下,“枝蘿”表示有同宗血緣關(guān)系的親族或有姻親關(guān)系的親戚。這與董秀芳老師在《漢語的詞庫與詞法》 一書中舉到的“荸薺”可指馬蹄一樣,“荸薺的形狀像馬蹄,所以稱荸薺為‘馬蹄’,這種意義引申中包含了隱喻和轉(zhuǎn)喻,形狀相似形成了隱喻,以形狀來表示整體又是轉(zhuǎn)喻?!雹诙惴肌稘h語的詞庫與詞法》,第108 頁?!爸μ}”在文獻中有用例,如:
(30)《正統(tǒng)道藏洞玄部·威儀類·太上慈悲道場消災(zāi)九幽懺》:“當(dāng)?shù)镁判咦?、生身父母、伯叔兄弟、己身枝蘿、一切眷屬,爰從無始劫來,至于今劫,今世今生,今日積行所為,三業(yè)六根、五逆十惡重罪,悉得消滅?!?/p>
(31)《正統(tǒng)道藏洞玄部·威儀類·太上慈悲道場消災(zāi)九幽懺》:“或於父母、伯叔、兄弟、枝蘿眷屬前,行諸妄想?!雹垡陨先樵冏訠CC 語料庫,查詢于2020 年1 月10 日。
BCC 語料庫中拾得該詞用例15 處,與本文相關(guān)7 處,均來自《道藏》。其他文獻未發(fā)現(xiàn)該詞用例。此外,我們在BCC 語料庫中查詢了“支羅”與“支蘿”的使用情況,尋得“支羅”317 例,“支蘿”3 例,但無一例與親屬義有關(guān),故“枝羅”一詞的本字為“枝蘿”更是可信,但在文獻中“枝羅”用例卻多于“枝蘿”,我們推測這是語言使用中約定俗成的緣故。
“枝羅”一詞在其他文獻中也有使用,義同敦煌碑銘贊文獻。如:
(32)《蜀報國院西方并大悲龕記》:“夫婦咸安,諸佛匡扶于動止,闔宅少長并保甯,內(nèi)外枝羅,盡期繁盛?!雹鼙緱l查詢于BCC 語料庫,查詢?nèi)掌?020 年1 月10 日。
(33)《回向文》:“伏愿足步金□,神游□界。過慈舟于定水,永竭昏河。揮惠劍于相材,長被受□。□□于親族,成□□潔。遠(yuǎn)□枝羅,俱沾潤益?!雹葚痘叵蛭摹?,大正藏,第85 冊,第1299 頁。
(34)《佛說佛名經(jīng)》 卷6:“惟愿城隍安泰百姓康寧,府主尚書曹公己躬永壽,繼紹長季,含宅枝羅常然慶吉。于時大梁貞明陸季歲次庚辰伍月十伍日寫記?!雹挢斗鹫f佛名經(jīng)》,大正藏,第14 冊,第308 頁。
例(32)“內(nèi)外枝羅”指內(nèi)親和外親?!皟?nèi)親”指同姓的親戚;宗族;“外親”舊指女系的親屬,如母、祖母的親族及女、孫女、諸姊妹、諸侄女、其他諸姑的子孫等。例(33)中的“遠(yuǎn)□枝羅,俱沾潤益”是主謂結(jié)構(gòu),點明“遠(yuǎn)□枝羅”享受到的潤澤和益處。例(34)“合宅枝羅”指全家人。
“親枝”指親族中的支裔,亦寫作“親支”,陳曉強釋為“旁支親屬”①陳曉強《敦煌契約文書語言研究》,第143 頁。。文獻用例如:
(35)《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北魏·魏故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尚書令徐州刺史太保東平王元君墓志銘》:“偽主蕭氏,雅相器尚,等秩親枝,齊賞密席。而莊寫之念,雖榮愿本;渭陽之戀,偏楚心自?!雹谮w超《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第237 頁。
(36)《紅樓夢》 第2 回:“只可惜這林家支庶不盛,子孫有限,雖有幾門,卻與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沒甚親支嫡派的?!雹鄄苎┣邸⒏啭槨都t樓夢》 第2 回,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 年,第23 頁。
“親枝”在漢籍全文檢索系統(tǒng)出現(xiàn)8 次,“親支”出現(xiàn)24 次。
《近代漢語詞典》 釋為:“血緣關(guān)系近的家族分支?!雹馨拙S國《近代漢語詞典》,第1716 頁。用例如:
(37)《敦煌變文集新書》 卷5 《董永變文》:“孝感先賢說董永,年登十五二親亡。自嘆福薄無兄弟,眼中流淚數(shù)千行;為緣多生無姊妹,亦無知識及親房。家里貧窮無錢物,所買(賣)當(dāng)身殯耶娘。便有牙人來勾引,所發(fā)善愿便商量?!雹菖酥匾?guī)《敦煌變文集新書》 卷5,第925 頁。
(38)《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高文秀·好酒趙元遇上皇》:“有酒后聚的親房,有酒后會的賢良?!雹扌烨呔!缎滦Ts劇三十種·高文秀·好酒趙元遇上皇》 第1 折,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第124頁。
例(37)言董永無兄弟,無姊妹,“無知識及親房”,“親房”指兄弟姊妹等親人。例(38)“親房”“賢良”互對。由這幾例可知,“親房”確與“枝羅”相近。
由上所論,“枝羅”當(dāng)在近代漢語初期產(chǎn)生,通過語義的相似性引申,表示親屬或有姻親關(guān)系的親戚,主要出現(xiàn)在佛典和銘文等文獻中。“枝蘿”主要出現(xiàn)在道教文獻中。二者與“親羅”“親蘿”“親枝”“親支”“親房”等屬于同一語義場,在語言的發(fā)展和使用過程中,逐漸退出了交際舞臺,被“親眷”“親戚”“親屬”“親族”等詞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