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劍喬(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為使純電動公交車車內空間寬敞、部件布局更加人性化,許多廠家采用了低入口設計。低入口設計提高了整車的檔次,使用上方便乘客上下車,減少上下客時間,與大城市的BRT站臺完美融合,但原來放在中段的動力電池必須重新布置。為保證車內空間,客車尾段大座椅靠背需盡量靠后設計,大座椅靠背下方空間有限,需布置高壓設備、冷卻系統(tǒng)、驅動電機等,無多余空間布置全部的動力電池,所以低入口公交車動力電池布置在車頂成為主流。動力電池頂置能夠使車內空間最大化,部件布置更加合理。
以6 箱電池為例,每箱動力電池獨立安裝固定,頂蓋骨架上預留每箱動力電池對應的安裝孔位,每箱預留6 個安裝孔。安裝時,逐一通過相應規(guī)格的螺栓進行安裝固定。頂蓋骨架上同時預留動力電池罩蓋安裝固定預埋,動力電池安裝完成后,安裝電池罩蓋用以對動力電池的防護。圖1 為動力電池獨立式安裝頂蓋骨架設計簡圖及安裝螺栓放大示意圖。
動力電池頂置整體式安裝固定,設計一個整體式的動力電池托架,托架包含6 箱動力電池的安裝孔和動力電池罩蓋安裝固定孔,同時頂蓋骨架上預留8 個動力電池托架的安裝孔位。安裝時,將6 箱的動力電池逐一安裝在整體式的動力電池托架上,然后將動力電池托架通過8 個相應規(guī)格的螺栓進行安裝固定,最后將電池罩蓋安裝在托架預留的空孔位上,用以對動力電池進行防護。圖2 為動力電池整體式安裝頂蓋骨架設計簡圖及頂蓋整體安裝截面圖。
圖1 獨立式結構設計簡圖
圖2 整體式結構設計簡圖
頂置動力電池的兩種安裝固定方式各有優(yōu)勢。獨立式固定較整體式固定少了一個整體式的動力電池托架,在重量上有優(yōu)勢,直接安裝在頂蓋骨架上,安裝螺栓的數(shù)量也相對較多。整體式固定由于多了一個整體式的動力電池托架,6 箱動力電池安裝在動力電池托架上,頂蓋骨架上只需要預埋8 個孔位用來安裝電池托架;而獨立式固定每箱動力電池需要在頂蓋骨架上預埋6 個孔位,共需預埋36 個孔位,在安裝時每個與頂蓋骨架接觸的螺栓均需要進行復雜的防水處理。因此整體式固定在安裝后期處理上比獨立式固定簡單,頂部漏水隱患也相對較少。
6 箱標準箱動力電池重約1300kg,安裝在頂蓋上,在頂蓋骨架設計時,強度必須保證。整車骨架、底架設計完成后需建模對車身骨架進行強度、剛度和模態(tài)分析,檢驗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對設計后的骨架進行有限元分析,選取了彎曲工況、緊急制動工況、急轉彎工況,結果顯示,車身骨架前八階頻率變化不大,都分布在6~32Hz。由于車身骨架的固有頻率應該避開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動,已知客車在城市道路行駛過程中路面激振頻率一般在1~3Hz,城市客車在行駛過程中電機的傳動軸怠速激振頻率一般大于30Hz,所以該結構的模態(tài)均滿足行駛要求。
動力電池、空調以及天窗都安裝在公交車頂部,導致頂部部件高低不平、雜亂無章,影響整車美觀。針對這種情況,設計時在公交車頂部四周增加相應裝飾,對頂蓋骨架上安裝的部件進行遮擋,使外觀更和諧、大氣。遮擋主要針對頂置動力電池結構,因為動力電池箱體比空調等其他部件高,加上安裝了電池罩蓋,高度差更加明顯。裝飾罩有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
兩側裝飾罩與整車車長相當,尺寸稍大,以保證外表面的平整度。采用鋁合金拉伸的鋁板通過支架和螺栓固定在車身頂部,兩側裝飾板下部與車頂預留20mm縫隙以便于車頂?shù)挠晁懦?;在頂蓋骨架兩側預留孔位,在裝配時,頂部部件安裝完畢后,通過螺栓裝配兩側裝飾罩,如圖3 左側部分為可拆卸裝飾罩的截面圖,材料為鋁合金,整體裝配式,可拆卸。與此對應的前、后頂裝飾罩為了與兩側裝飾罩相融合,四周均是曲面造型,采用玻璃鋼整體成型,在車輛前、后頂相配合處鉚接鐵皮,通過焊接鉚接的鐵皮,將前后頂裝飾罩固定在車身上,而后隨整車一起油漆。
圖3 頂部兩側裝飾罩截面圖
設計采用厚度為0.8mm 的蒙皮,保證外表面的平整度,根據(jù)設計弧線沖壓而成。頂蓋骨架的兩側通過焊接間隔800mm 的鐵板和前后貫通規(guī)格為20mm×20mm 的方形矩形管,將沖壓成型的蒙皮焊接在頂蓋骨架的兩側,兩側蒙皮下部與車頂預留20mm縫隙以便于車頂?shù)挠晁懦?,焊接完成后隨整車進行電泳處理。如圖3 右側部分為不可拆卸裝飾板的截面圖,材料為0.8mm 的蒙皮件,整體沖壓件,焊接在頂蓋骨架上。與此對應的前、后頂裝飾罩與兩側的蒙皮材料相同,整體沖壓成型,在前后與側邊相連接處焊接而成,四周均是曲面造型,隨整車進行電泳處理。
兩種裝飾結構的外觀效果完全相同,整體裝飾效果見圖4,主要區(qū)別在于可拆卸裝飾罩材料是鋁板,優(yōu)勢是安裝后無需作防水處理、可以拆卸,劣勢是成本較高;不可拆卸裝飾罩材料是鐵板蒙皮,優(yōu)勢是成本較低,劣勢是不可拆卸及電泳處理后需對焊接處作防水處理。
圖4 頂部裝飾整體效果圖
本文提出的動力電池頂置純電動公交的頂蓋骨架結構、動力電池安裝方式、頂部兩側裝飾設計,為純電動公交動力電池布置提供了一種設計思路。隨著動力電池頂置布置方式的廣泛應用,需要對其布置方式進行更多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