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申
1981年出生于山東菏澤巨野縣,博士學(xué)歷,清華美院李兵水墨雪山高研班第一期學(xué)員?,F(xiàn)為中國詩歌學(xué)會會員,西部中國書畫院畫家,四川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大學(xué)教師。
海申兄斯文如鏡,其人亦不多說,其畫亦如其人。我與海申兄同窗十載,初識于2002年四川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其才華令人折服。其攻國畫,然書法、詩文俱佳,尤喜臨宋畫,山水、花鳥、人物涉獵廣泛,雖如此,山水仍是其最愛。不僅好山水、愛山水,對山水可謂魂牽夢縈,每逢周末或假期都或遠或近游藝于巴山蜀水之間,相機、筆墨是其貼身常備之物,石濤的“搜盡奇峰打草稿”亦是如此吧。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能徜徉于山水之間當然是一件幸福的事,畢竟畫家的山水觀是另外一個世界。海申兄的山水畫在經(jīng)歷了多年的磨礪后,回歸初心,走進了宋元的嚴謹、法度與細密,走出了生活的書寫、意蘊與自我表達。從宋元中來,到生活中去,每一筆無不是推敲而至,提煉出了筆墨的同時也提煉出了生活。
細數(shù)海申兄作品,當從青綠說起,青綠山水緣起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圖》,多以礦物質(zhì)顏料石青、石綠為主色,配以線條勾勒或罩染或皴染,是一種具有鑲嵌性,形式感、制作性強的繪畫表現(xiàn)形式。清代張庚說:“畫,繪事也,古來無不設(shè)色,且多青綠?!鼻嗑G山水傳承千年,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特點,從李思訓(xùn)父子金壁大青綠到張大千的潑彩青綠畫,無不呈現(xiàn)出時代的特定語境。在紛繁交錯的當下,繪畫方式、形式與材料千變?nèi)f化,而海申卻衷愛青綠。青綠山水講究法度,賦色、勾勒自有其特定規(guī)律。從傳承上講,海申兄大量臨摹宋畫,如北宋王希孟的青綠山水《千里江山圖》,竟見其居所手法相似臨摹完整成品三張,局部臨摹品數(shù)十張,問之,日:“臨,就要臨出精髓、臨出精神?!比辉诂F(xiàn)實生活的學(xué)習中,海申又師從著名山水畫家段七丁先生。段先生畫風樸實、鐵線鉤描力透紙背,讓人深感震撼的是先生的青綠云海,云法鉤描筋骨相連,組織層次迭轉(zhuǎn)起合,如履其境,其作《水口行舟》可佐證。海申兄也是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既師古人又師先生,也因此,我以“三宋三段三個性,還有一分是隨性”來界定他的青綠山水作品。
其一,師出古人,作品的格調(diào)、用筆、賦色源于宋元,這與他長期的臨摹和理論專研密不可分。
其二,畫面的構(gòu)成、取景、線條遒勁的表達仿佛似有似無中因應(yīng)了段先生的審美傾向與意趣表達。
其三,色彩構(gòu)成的大膽對比與云法勾勒,這一點也是海申兄的作品最有特點的地方。其作品《峨眉云秀》,大膽以中綠和桔黃對比人手,冷暖布局交融相生,諧而不俗,且賦色筆筆見形,有規(guī)則而不呆板。其云主要求其韻,何謂韻?《文心雕龍》解釋日:“同聲相應(yīng)謂之韻?!庇只蛉眨骸绊?,情趣風度也”“聲和日韻也?!鼻笃漤?,自然以韻人手,線墨溫潤,然不失力度,筋骨相連、排列有致、三勾其線、偶染局部、韻味橫生,此以為海申兄色與云的特點,亦體現(xiàn)其藝術(shù)表達自我追求與審美情懷。
其四,在順勢而為中找尋更新的表達元素,這也體現(xiàn)了一名畫家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的可貴精神。當然,一名文人墨客總少不了恣意抒情,作為一名詩歌愛好者,對書畫詩意的追求總是少不了抹不去,寫意山水也是海申兄的拿手強項。荀子日:“井井分其有理也”,海申兄的寫意園林有其內(nèi)在的筆墨規(guī)律,重皴法、強線條,每每以皴入形、以線歸納,又常以小青綠手法罩染淡彩賦色,另有一番味道。理性中追求著精神,寫意里涂抹著文章,嫻適淡雅的墨色變化與深厚沉著的筆法總是讓人身臨其境、美不勝收,就像海申兄那一身白衣挾著兩頰緋紅,儒雅中帶著風情,厚重里亦有風骨,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