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林秀 申德峰 丘穎杰 董翠香
摘? 要: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學習單位,每個小組都有共同的目標,每一個人都能為團隊的成功貢獻自己的力量的一種教學模式。判斷體育教學中的小組學習是不是合作學習,可從合作學習的五要素入手,即積極互賴、面對面的互動、個人責任、社交技能和小組自評?;诤献鲗W習教學模式的體育教學設計應從指導思想、學情分析、教學策略、教學過程等方面來滲透合作學習的元素。
關鍵詞: 合作學習;教學設計;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10-00-03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基礎教育改革以來比較熱門的教學模式之一,但至今仍有不少教師在實踐時往往將其等同于小組學習。赫伯特·西倫致布魯斯·喬伊斯(1964)曾說過:“最令人困惑的事情是人們不懂怎樣教孩子合作學習,這大概是因為他們沒有從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中獲得相關知識。如果任何事情都由本能驅動的話,那么合作學習就是一種社會本能。如果不進行合作,我們甚至不清楚自己是誰?!盵1]由此看來,真正地理解合作學習并運用合作學習對學生的未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為使體育教師更好地理解合作學習并能夠掌握如何運用合作學習進行教學設計,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什么是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其核心含義包括:(1)以小組為基本學習單位;(2)每個小組都有共同的目標;(3)每一個人都能為團隊的成功貢獻自己的力量。合作學習的構成有三要素說、四要素說、五要素說,但大多學者比較認同的是五要素說,即合作學習由五個基本要素構成:積極互賴、面對面的互動、個人責任、社交技能和小組自評。合作學習中的小組學習與傳統(tǒng)教學中的小組學習有著本質區(qū)別(表1),也正因為這些本質區(qū)別使得它相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合作學習比常規(guī)教學更有利于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領域的達成,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使學生較準確地記住所學運動技能的名稱與要點,提高自我評價、自我認知、自我管理以及自我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形成良好的同學情誼與和諧的師生關系等[2]。
二、基于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要素構成:指導思想、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策略、教學過程等。本文重點探討如何在指導思想、學情分析以及教學策略、教學任務卡的設計中融入合作學習進行探討。
(一)指導思想
在指導思想方面,當下強調比較多的是“健康第一”“立德樹人”“學科核心素養(yǎng)”“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若將合作學習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則須在指導思想中體現(xiàn)合作學習的理念,即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注重學生合作技能的培養(yǎng)。因為將欠缺社交技能的學生置于同一小組并告知學生要合作,并不會成功,缺乏社會技能也是許多合作之所以失敗的原因(Johnson,Johnson, HoLubec & Roy,1984),而目前仍存在這樣的誤區(qū),即認為把學生分成一個小組學生就會合作了。其實不然,學生的合作能力也是需要培養(yǎng)的,它不是天生具有的。在合作學習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包括:傾聽、掌握時間、專注、輪流發(fā)言、主動分享、相互幫助、達成共識、對事不對人、相互鼓勵等。
(二)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除了常規(guī)需要考慮的要素(如班級基本信息、特殊學生、運動技術基礎、身體素質基礎、興趣愛好、班級學習風氣等)外,重點在于對學生的合作技能以及學生的責任意識、角色意識進行分析。如果學生缺乏角色意識,那么他在執(zhí)行小組任務的時候就容易搭便車,進而影響小組的學習效果。那么則需要在教學策略部分提出解決方案。
(三)教學策略
體育教學策略是體育教師在一定的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思想指導下,為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對體育與健康教學的內容、方法、組織形式、媒體(場地器材)等教學要素所進行的一種系統(tǒng)的、整體的規(guī)劃,并在實施過程中根據(jù)教學環(huán)境的變化不斷調適,以期達到最優(yōu)化效果。[4]基于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除去按照常規(guī)教學策略設計涉及的要素(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外,更多關注的是教學方法、組織形式以及媒體設計。
1.教學方法
常用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學習指導法、動作練習法、一般教育法。在合作學習中,這些方法也是適用的,只是在運用時需要結合合作學習的需求來進行優(yōu)化。如為了讓學生意識到投擲鉛球時安全事宜的重要性,除了教師的語言表達,口頭提示,還可以通過任務卡的形式進行提示;再如學生的角色意識不強,除了在小組匯報時抽點小組的某一個角色進行小組匯報外,也可以在任務卡上明確某一個環(huán)節(jié)由某一個角色來負責等。
2.組織形式
教學的組織形式分為班級教學、個別教學、分組教學。既然是合作學習,主要是在班級教學的基礎上運用分組教學。分組教學主要是采用異質分組,在進行異質分組時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設計一些條件,如班級男生多,女生少,在分組時要確保每一個小組有一個女生;若了解有一些學生在校外上體育類興趣班,可以設置確保每一個組有一名上過體育興趣班的條件等。具體該依據(jù)什么條件來實現(xiàn)異質分組,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的需要來進行確定。
3.媒體設計
教學媒體的設計包括場地器材的布置、教學材料的設計,此處重點探討任務卡(合作學習中涉及的體能卡、練習卡、評價卡等統(tǒng)稱為任務卡)的設計。設計的任務卡是否合理對教學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設計的任務卡應做到如下三點[4]。
(1)思路清晰。要在任務卡上呈現(xiàn)什么內容,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數(shù),胸有成竹。
(2)簡潔明了。任務卡上不宜呈現(xiàn)太多、太雜的內容,排版應清晰、有條理。
(3)易讀易懂易操作。用詞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可太抽象。語句簡短易懂,篇幅不宜長,以能說明問題為準則。
(四)教學過程
通過對國內學者關于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實施流程的觀點進行歸納分析,可將合作學習的實施過程大致分為四部分:課前的準備(如目標的制定、任務的設計);目標與任務的呈現(xiàn);小組活動;討論、評價與總結。具體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實施二至四環(huán)節(jié)。如何將這三個環(huán)節(jié)與體育課的三個階段(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進行結合,則需要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來安排,可以將合作學習的三個環(huán)節(jié)與體育課的三個階段相對應,也可以將合作學習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嵌入到體育課三個階段的某一個環(huán)節(jié)。
三、基于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案例——少年初級長拳
此案例源自筆者做畢業(yè)論文教學實驗時開展的一節(jié)展示課,(表2)。
參考文獻:
[1]鄭蕾.中學思想政治課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探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 2015:7.
[2]黨林秀. 基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體育教學方式理論與實踐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2017.
[3]Dyson B , Casey A .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 2016.
[4]董翠香.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基金項目: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編號:20BTY062。
(1.福建師范大學? 350117)
(2.上海市吳涇中學? 200241)
(3.華東師范大學? 20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