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苴鎮(zhèn)德耀小學 桑林美
閱讀是提升人文素養(yǎng)、擴展知識視野的有效途徑。根據(jù)語文新課程標準中的規(guī)定,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總量不能低于145萬字。課內(nèi)閱讀顯然遠遠不夠,必須從課外著手,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數(shù)量以及質(zhì)量才能實現(xiàn)目標。因此,本文針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深入探討。
針對小學語文,盡管一些學生閱讀了大量的書籍,閱讀總量早已達標,但是語文成績并不理想、語文素養(yǎng)也沒有得到明顯提升。我認為,閱讀數(shù)量并不等于質(zhì)量。一味追求數(shù)量,不注重書籍質(zhì)量,即使閱讀再多,也很難實現(xiàn)“開卷有益”的目的。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網(wǎng)絡小說可謂層出不窮、質(zhì)量卻是參差不齊,這些給小學生的閱讀帶來了沖擊,直接導致學生閱讀質(zhì)量下降。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優(yōu)選書籍,讓“開卷有益”成為現(xiàn)實。
在選擇課外書目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如下策略。其一,從課文擴展延伸。在學習了《少年閏土》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魯迅的《故鄉(xiāng)》這部作品;其二,從作家入手。比如,學習了巴金的《鳥的天堂》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推薦巴金的其他作品,比如《家》《春》《秋》系列。巴金的文字風格簡約,富含人文主義色彩,行文類似屠格涅夫、赫爾岑,非常值得學生深入研究。而且,在閱讀這些經(jīng)典作品的過程中,學生也能積累大量的好詞佳句,對語文寫作也會有所助益。其三,從語文課程標準入手。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符合其學情的書籍,例如《安徒生童話》《魯濱遜漂流記》等。這些都是經(jīng)典作品,如果學生常讀,必然有所收獲。
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前,教師必須關注學生讀了些什么。不同的書會帶來不同的收獲,也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影響。只有經(jīng)典作品才會給學生的心靈帶來滋養(yǎng),才能提升學生的人文內(nèi)涵。
群文閱讀指的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閱讀方式,即圍繞某個特定的議題選擇一組文章進行同步閱讀,用對比鑒賞的方式擴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時,教師同樣可以采取這種策略,其好處主要有二。(1)提高學生的文字鑒賞能力。通過閱讀多部作品,學生將從比較的過程中感知文字風格,對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2)提高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讓學生接觸更多文學作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展學生的閱讀視野。
例如,在明確群文閱讀主題后,教師可以選擇相關題材的文章,比如《地震中的父與子》《背影》《高爾基和他的兒子》等。這些文章來自于不同版本的語文教材,因此適合作為學生的群文閱讀素材。除此以外,教師也可以跳出語文教材的局限,選擇一些符合主題要求的其他文學作品,比如龍應臺的《目送》、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等作品。選擇好閱讀素材后,教師應給予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同時向學生提出一些思考題:這些作品都體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它們之間存在哪些共性、哪些區(qū)別?文章中哪些片段打動了你,試著給出具體的理由。
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既能擴展學生的閱讀視野,還能給學生帶來更加深入、全面的閱讀啟示。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對文字也會產(chǎn)生多元化的領悟,對作品主題的理解也會走向深刻。
課外閱讀,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做“甩手掌柜”。事實上,教師同樣需要對學生進行指導。傳統(tǒng)的閱讀活動之所以難以取得效果,原因在于教師只關注學生是否產(chǎn)生閱讀行為,卻不關注學生以怎樣的方式閱讀。看似完成了閱讀任務,學生卻很難有所收獲,可謂勞神費力、事倍功半。那么,教師應該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呢?為了避免無效輸入發(fā)生,教師需要指導學生的閱讀行為,傳授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例如,葉圣陶的《稻草人》是小學五、六年級課外推薦書目,在閱讀這部作品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先通讀一遍作品,圈出自己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劃出喜歡的語句、文段,選擇其中的重點篇章進行深入閱讀,艱深的部分可以略過;而閱讀《格林童話》等題材的作品時,同樣可以選擇一些經(jīng)典篇章作為精讀的對象,其余的可以憑借學生興趣自由閱讀。再比如學習了《蟋蟀的住宅》后,教師可以推薦法布爾所著的《昆蟲記》。在閱讀這部書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跳躍性閱讀,比如有的學生喜歡蜻蜓,就可以著重關注蜻蜓的段落,有的學生喜歡蜜蜂,就可以只看蜜蜂的相關故事。通過精讀、略讀等多種方法的結合,也能提高閱讀效率。
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好的方法能節(jié)約學生的時間,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需要傳授學生科學的方法,讓學生懂得從作品題材、個人興趣等因素選擇適宜的方法,這樣才能提高閱讀效果。
總之,課外閱讀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最佳途徑。本文從優(yōu)選經(jīng)典作品、群文閱讀、傳授閱讀方法三個角度探討了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策略,旨在提高課外閱讀活動的效率以及質(zhì)量,讓學生在陣陣書香中前行,在書的世界中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