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果(復旦大學哲學博士、副教授) 編輯/臻熙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思考:對于生命來說,什么是實實在在的?
獨步云端的傲然成就?
你儂我儂的情感生活?
傳世之思想?
……
古人說 “立功、立言、立德”——言下之意,那是一些立得住的東西?;蛟S是吧……然而,為什么我還是隱隱感到其中有一種虛無?
學習哲學十多年,常常在內心追問生命的終極意義,所謂終極意義,就是生命的終點站——“家園”——到了這里就哪兒也不想去了。
當我們在生活里因為贏得了這一點功名、收獲了那一點利祿而歡喜雀躍時,興奮之余,失落感也會隨之而來——“下一站,我將往何處去?”
所以每一次的成功與喜悅或許賦予了我們點點滴滴的意義,在真正得到之后,卻似乎離我們真正想要的總有點遠,離我們的心有點遠……就像盛宴之后,不少人反倒感到分外落寞與虛無,是一樣的道理。
對我們每一個生命而言,終極意義是什么呢?
找到了它,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那個燈塔,從此,生命有了方向和目標,縱使處在暴風驟雨、昏暗漆黑之中,瞥見那一眼微光便能涌起無盡的勇氣和力量;找到了它,也就找到了愿意吃的苦、愿意受的罪,因為為它吃苦受罪,怎么都值得,就像和一個深愛的人在一起,即使與他共苦,也是一種歡樂。
我沒有找到這個終極答案,但是尋找這一答案這件事似乎成了我生命中格外重要的事情,超過了吃好吃的東西,超過了一切娛樂,超過了他人的贊譽,它成了與我形影相隨的精神影子。別以為這會很痛苦,并不如此,深深地、深深地挖掘自己的靈魂世界,有一種無與倫比的酣暢快感——就像抽絲剝繭、步步逼近真理那樣,時不時會伴隨著一種激動的顫抖……
然而我并非毫無收獲——生命的意義就存在于那些你全身心傾注于其中的對象中;“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當你投入地吃一頓飯,每一口靜靜的咀嚼都飽含著對食物的尊重與敬意,那一刻,生命化為一個祈禱;當你投入地走路,每一步都將融入一個心跳,靜穆、莊重、樸素而華麗,那一刻,每一步開出了一朵花;當你投入地去待一個人,那時你便穿越了你的皮囊而成為了他,感他之所感,痛他之所痛,這便是誠意,這便是愛,這誠意與愛不只是于他有益,更是對你生命成長的引領,你的收獲比他大。
你的真心對待不會辜負你,或許那個人或那個物會忘恩負義,會出賣你,但那不是真正被辜負,因為人生中每一次真心對待都是寶貴的經(jīng)歷,那一刻,你的心是打開的,你的真誠會使你變得更美、更偉大。而“心的敞開”是最稀罕的事情——我把它翻譯為“開心”。
那么結論是什么?生命的意義是什么?——投入地對待你的生命!不要在生命之外尋找生命的意義,意義就在你生命的每一天,進入你生命中的每一個人,你生命中的每一件小事……真誠地去對待它,那么你便沒有辜負你的生命,這僅此一次的生命。
功名也好,成就也好,傳世之思想也好,濃郁之情感也好,不必當成什么意義去追求,說到底,它們不就是“全身心”對待生命之后,來自生命的一個饋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