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lián)P
劉琴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省天府作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省草書研究會會員,中國畫學會四川女藝術家專業(yè)委員會副秘書長,成都詩婢家畫院畫家,蜀都書畫院畫家,藝術村畫家。
“自在于其中”,在西方現(xiàn)代繪畫中,是一種藝術理念。它要求畫者不是平面的、直觀的描摹對象,而是直接進入畫面之中,反映出自己在三維、四維時空的切身感受。其中,既有時間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也有空間的分割、穿插乃至重疊。這類作品,充分地反映了以人為本和主觀意識,既有天人合一,又有物我兩忘,自在于其中。放大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它是一種思辨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
“自在”一詞,在中國文學里的本意是自由,無拘無束。佛教里的意思則是遠離煩惱的系縛,通達無礙。劉琴給我的印象,第一感覺就是她的自在。她畫畫、讀書、彈琴、栽花、養(yǎng)蘭,在自己精心營造的生活狀態(tài)和思辨空間里自得其樂。古人講“游于藝”,我以為,她卻自在于其中。
嗅著修竹幽蘭的清香,進入“高山流水”書畫凈室,滿眼一個“雅”字。此時,她會盈盈而來,沏上一壺香濃的普洱或是鐵觀音。茶杯也很奇特,沒一個是同樣地,全是她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隨心所欲“淘”來的。再一看墻上的畫,架上的書,桌上的琴,畫案上的香薰,以及周遭布置的軟飾,都在默默訴說著女主人的自在適意和安閑自得。捧著香茶,輕松迷離的背景音樂從唇邊滑過,再煩的心緒,也會因此而沉靜,因此而放飛心情。一個能發(fā)現(xiàn)和珍惜生活之美,并且懂得享受這種美的人,其“高山流水”之居,難道不是雅室之堂么?
劉琴畫畫的經歷很有意思。她初攻山水,次學書法,然后畫寫意花鳥。在這個過程中,山水畫的謀篇布局和水墨暈章,支持了她對書法的筆法、魔法、水法、章法以及“帶燥方潤、將濃遂枯”等書學理論的解釋;而對書法的執(zhí)、使、轉、用,以及“任筆為體,聚墨成形”等關乎“技”和“道”的把握,又幫助了她寫意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揮。這一點,其作品《落花無言畫中人》《醉歸桃源戀空寧》可謂證明。
劉琴先畫山水,而后書法,在畫花鳥的經歷,使她在創(chuàng)作時能夠注意畫面的空間感和筆墨關系,比較好地注意用墨用水,特別是墨法的弄而不膩,淡而不滑。同時,她還難能可貴地較好地在其作品中體現(xiàn)了用筆“速度”和“勢”的度。這與她刻苦研究和練習書法不無關系,也因為這些原因,我感覺到了她的“自在于其中”。
山水、書法、花鳥、墨法、筆法、水法,劉琴在其中徜徉,自在于其中。累了,彈會兒琴;渴了,弄弄茶道。“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以這種心性和如此生活狀態(tài)入畫,劉琴的書畫藝術,一定會像她精心培育的新篁,節(jié)節(jié)順利、步步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