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桂軍
我喜歡聽蟬鳴,一點(diǎn)也不覺得聒噪,在我的心里,蟬是一種神奇的昆蟲。
乳蟬是六條腿的小精靈。有人叫它蟬猴,也有人叫它知了狗、知了猴,爺爺管它叫“雷震子”,我叫它馬猴蛋。乳蟬是在夏夜破土而出,整個身體緩慢地爬向高處,黎明前背的中部裂開一條縫,開始金蟬脫殼。蟬脫殼,頭部先出,隨后六條腿不停地踹動,加上身軀不停搖擺,背中部的裂縫再次加大,蟬便破殼而出。在風(fēng)的作用下,蟬透明的兩對羽翼慢慢舒展,變硬,薄得透明。這就是蟬蛻殼的神奇過程。
少年時的我喜歡看蟬,我相信,仲夏的陽光一定會讓蟬感到無比溫暖,因?yàn)楦邷厥窍s生存的條件之一。蟬在地下四年蟄居,頭部兩條觸角明顯變短,出土后在陽光的照射下,身體會很快變硬,黑色古怪的身軀上長有褐斑,顯出金屬般的光澤,真像穿著盔甲。長在頭部的兩只大眼睛,明顯突出;蟬的視力極強(qiáng),一旦遇到危險,一對白翅會急速扇動,瞬間飛離。
夏天,每當(dāng)我走在故鄉(xiāng)的林蔭道上,穿行于參天大樹之間,如果聽不見蟬鳴,總會感到夏天的味道沒有那么濃。夏天聽蟬鳴已成了我的習(xí)慣,仿佛隨著蟬鳴的出現(xiàn),夏天就變得無限完整了。蟬之鳴來自它腹部的兩塊蓋板下的發(fā)聲器。趴在樹枝上的蟬一旦受到驚嚇,就會“吱”的一聲飛走,蟬趴在高高的樹枝上,只有感到安全時,腹部的發(fā)音器才會發(fā)出尖銳響亮的叫聲。蟬的不停鳴叫使它干渴,所以下部長著吸管,吸管有力地插入樹皮中飽吸著汁液。雄蟬不停地鳴叫是在呼喚雌蟬,雖然雌蟬不會叫,但它能聽到雄蟬的呼喚。有時,人們會發(fā)現(xiàn)樹枝上一連串趴著好幾只蟬,其實(shí)這一切都是為了繁衍生息。隨著秋風(fēng)的到來,蟬也度過了它短暫而響亮的一生。
童年時期,淘氣的我曾經(jīng)用馬尾套兒捕蟬。手上拿根長竹竿,細(xì)頭上拴著馬尾做的活套兒,站在樹下悄悄地把圓形馬尾套兒舉到蟬的面前,我很好奇,蟬那么伶俐怎么可能被套???而蟬的行為出人意料,它會伸出前面的兩條腿去叨馬尾套兒,叨來叨去,竟然往自己身上套。我趁機(jī)一拉竹竿,馬尾套兒收緊,蟬就被套住了。我把捕來的蟬放在屋內(nèi)窗戶上,想夜里聽它的叫聲,可惜蟬在屋里就不叫了,像啞巴一樣,我很失望,次日就把它拋起放飛了。
我喜歡聽蟬鳴,那是我童年的快樂,有了蟬鳴,夏天也顯得明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