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上海市松江區(qū)泗涇醫(yī)院呼吸內科 上海 201601)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嚴重威脅了老年人機體健康,尤其是合并骨質疏松(OP)者,產(chǎn)生的危害更大[1]。在COPD 的實際診療中發(fā)現(xiàn),其中合并OP 的患者比例較高,且糖皮質激素的應用等COPD 的某些療法或為增加OP 發(fā)生風險的主要原因,0P的發(fā)生增加了COPD 患者并發(fā)髖骨、股骨等嚴重骨折的幾率。在最新頒布的COPD 診療指南中進一步明確了COPD 與OP 的關系,即OP 為COPD 的臨床并發(fā)癥,OP 的發(fā)生給COPD 的治療增加了難度,且病情的進展可能導致患者本身健康狀況的惡化[2-3]。在關于COPD 患者亞型研究中發(fā)現(xiàn),存在肺氣腫的患者,發(fā)生OP 的幾率更高,此外,多種因素所致低體重也是OP 的高發(fā)人群[4]。COPD 患者并發(fā)OP 多為受涼等刺激后急性發(fā)作,一旦發(fā)作,患者多需反復入院治療,嚴重影響了其生存質量,患者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也明顯增加[5]。本次研究進一步探究了COPD 合并OP 的危險因素,以為COPD 患者制定預防OP 策略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于2019 年6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132 例老年COPD 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的診斷均符合最新版COPD 診療指南的相關診斷標準;(2)年齡60 ~85 歲;(3)1s 用力呼氣量均≥50%的預測值,氧分壓均在40mmHg 以上。排除標準:(1)需排除合并骨科疾病或骨腫瘤的患者;(2)排除合并甲亢、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患者;(3)排除合并類風濕關節(jié)炎者。此項研究方案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執(zhí)行,患者在簽署知情同意書后納入研究。
(1)骨密度:所有納入研究者均應用骨密度儀器檢測骨密度指標,檢測部位包括股骨轉子、股骨頸、第1 ~4 腰椎、髖關節(jié)等易發(fā)生骨折部位,以WHO 設置的標準,在T ≤-2.5 時,則為該患發(fā)生了0P[6];(2)基線資料:同時統(tǒng)計患者的基本資料,包括:身高、體質量、吸煙習慣、骨密度等,以COPD 評估測試標準(CAT)評價患者目前病情;(3)肺功能:所有患者檢測肺功能,選擇臨床常用肺功能指標記錄;(4)維生素D:以羅氏公司生產(chǎn)的試劑盒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25 羥基維生素D3 的水平;(5)骨折發(fā)生情況。匯總患者5 年內發(fā)生各類骨折的情況。
以骨密度結果作為分組依據(jù),其中T <-2.5 者納入OP 診斷組,T 介于-2.5 ~-1.0 之間的納入骨量降低組,T ≥-1.0 者納入正常組。
采用SPSS24.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檢測COPD 患者的骨密度水平可知,132 例老年COPD 患者中,并發(fā)0P 的有73 例,占比55.30%,存在骨量減少的34 例,占比25.76%,骨量正常的僅為25 例,占比18.94%。進一步對比患者的基線資料,結果顯示:三組患者在年齡、肺功能指標與吸煙情況上差異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三組患者的CAT 評分、維生素D 指標、睪酮以及體質指數(shù)上對比,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其中診斷組的CAT 分值為(25.14±2.43)分,顯著高于骨量降低組(P<0.05);正常組的CAT 分值為(16.42±1.57)分,顯著低于骨量降低組(P<0.05);診斷組的維生素D 指標、睪酮以及體質指數(shù)均低于骨量降低組(P<0.05);而正常組的上述指標水平均較骨量降低組高(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對比(±s)
組別 診斷組(n=73) 骨量降低組(n=34) 正常組(n=25)CAT(分) 25.14±2.43 20.12±2.13 16.42±1.57年齡(歲) 71.54±2.62 71.93±2.73 70.84±2.52 FEV1(%) 56.42±2.45 57.13±2.51 56.94±2.36 FEV1/FVC 58.04±3.11 57.69±3.09 57.42±2.91吸煙(包/年) 31.54±2.64 30.83±2.57 30.91±2.71維生素D(nmol/L) 37.64±5.77 45.64±7.98 64.13±15.45體質指數(shù)(kg/m2) 19.41±1.52 21.54±1.73 23.47±1.97睪酮(ng/dl) 4.08±0.47 4.87±0.52 5.74±0.93
診斷組73 例患者有17 例發(fā)生骨折,發(fā)生率為23.29%;骨量降低組34 例患者有3 例發(fā)生骨折,發(fā)生率為8.82%,正常組25 例患者1 例發(fā)生骨折,發(fā)生率為4.00%。診斷組的骨折發(fā)生率顯著高于骨量降低組與正常組(P<0.05);正常組骨折發(fā)生率顯著低于骨量降低組(P<0.05)。
OP 屬于全身性骨病,機體發(fā)生的變化特征主要為骨組織的纖維結構退化與骨量減少,患者的骨脆性與骨折發(fā)生風險均進一步提高[7]。在對OP 病因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藥物造成的病理性損害所致的骨代謝異常是導致繼發(fā)性OP 發(fā)病的常見病因。COPD 為常見呼吸系統(tǒng)慢性疾病,患者除了存在肺功能改變外,還存在骨質丟失與骨骼肌功能障礙,患者并發(fā)0P 的風險性極高,合并OP 的COPD 患者不但骨折發(fā)生率增加,患者還會出現(xiàn)全身疼痛等癥狀,嚴重影響其生存質量。因此,COPD 患者早期分析OP 的危險因素,對于早期采取預防性措施以及減少并發(fā)OP風險,均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32 例老年COPD 患者為例,檢測了患者的骨密度,結果顯示:并發(fā)0P 者73 例,占55.30%,存在骨量減少者34 例,占25.76%,骨量正常者25 例,占18.94%,提示COPD 患者中并發(fā)OP 的患者比例高達1/2 以上,臨床需予以重視。此外,三組患者在年齡、肺功能指標與吸煙情況上差異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年齡、肺功能與吸煙情況的差異并非OP 的危險因素。診斷組的CAT 評分顯著高于骨量降低組(P<0.05);正常組的CAT 顯著低于骨量降低組(P<0.05),提示CAT 升高為OP 的危險因素;診斷組的維生素D 指標、睪酮以及體質指數(shù)均較骨量降低組低(P<0.05);而正常組的上述指標水平均較骨量降低組高(P<0.05),提示體質指數(shù)低、維生素D 水平低、睪酮低為OP 的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COPD 合并OP 的危險因素包括體質指數(shù)低、維生素D 水平低、睪酮低、CAT 評分高等,臨床應加強對COPD 患者的監(jiān)測,存在危險因素的需及早予以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