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
(大同市二院建筑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大同037000)
眾所周知,暖通空調是建筑中能源消耗較大的系統,如果不對其加以處理和優(yōu)化,將會與我國節(jié)能減排發(fā)展理念相背離,進而阻礙建筑行業(yè)的前行,降低我國經濟的效益。為此,在建筑暖通空調設計中,除要考慮暖通空調系統結構、性能外,還應從節(jié)能減排方面入手,對系統設備實行優(yōu)化調整,以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節(jié)能減排理念中包含兩方面內容,即節(jié)能和減排。節(jié)能指的是節(jié)約能源,控制能源損耗,減排則是抑制污染物排放,控制環(huán)境污染,兩者既獨立又緊密聯系。減排要求科學使用節(jié)能技術,減少因片面性的控制污染物而引起的能源過度損耗問題,實現環(huán)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同進步。節(jié)能則是利用科學的管理方式,對能源使用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實行管理和控制,從而降低損耗量,減少能源使用后污染物的排放,緩解現存能源危機,提高能源利用率。
建筑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加劇了我國能源消耗。據現有數據統計,建筑能耗已達到總能耗的一半以上,其中以暖通空調帶來的能耗問題最為嚴重,能耗量已經達到建筑能耗的2/3。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暖通空調系統已經成為建筑必備設施,如果不能對暖通空調加以優(yōu)化和調整,則帶來的能耗問題也將得不到解決,反而有增加趨勢,這不利于我國對非可再生資源的管控。再者,暖通空調系統運行中產生的廢物雜質較多,排放到空氣中會對環(huán)境帶來較大污染。因此,有必要將節(jié)能減排理念融入到暖通空調設計中,做好能源控制,改善環(huán)境品質。
具體來說,節(jié)能減排理念在暖通空調設計中的應用意義為:
首先,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節(jié)能減排理念的融入,可加大清潔型能源在暖通空調設計中的應用率,以清潔型能源替換部分非可再生能源,促進暖通空調的正常運轉,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其次,降低運行成本。在節(jié)能減排理念影響下,暖通空調設計中以可再生資源的轉換做到電能的供應,降低電能損耗量,節(jié)約更多資金成本。
最后,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fā)展。節(jié)能減排理念下的建筑暖通空調設計,更加注重能源節(jié)約、環(huán)境保護,以科學有效的方式和先進技術,減少暖通空調使用中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對自然環(huán)境帶來的破壞,提高環(huán)境質量,為人們營造舒適、健康的生存空間,達到人與自然協調發(fā)展的目標。
參數設計是暖通空調系統運行的基本保障,要加強其合理性、可行性。由于建筑所在區(qū)域特征的不同,對暖通空調系統的要求也會有所不同,在性能參數設計中,應對所在區(qū)域氣候、環(huán)境變化予以調查和了解,在標準設計方法的指導下,綜合各項影響因素,對系統內部組成及冷熱源設備運行參數加以調整和確定,促進暖通空調系統的正常運轉。另外,參數設計中,除性能參數的設定外,還需做好系統尺寸參數、占地面積、機組零部件尺寸等參數的計算和設定,預留合適位置完成安裝作業(yè)。
在參數設計基礎上分析和確定系統運行模式,對提高系統運行穩(wěn)定性,密切系統內部設備間的關聯,降低能源損耗有顯著效果。傳統的暖通空調系統運行以非變頻模式為主,帶來的能耗問題較為嚴重?,F階段設計中,可直接通過變頻技術的引入,提高系統運行效率,達到自動化調節(jié)目標。如在公共商業(yè)建筑內,變頻技術的應用可降低暖通空調系統運行中的功率和負荷,減少能源損耗,在增強商場內部舒適性的同時,也達到節(jié)能減排目標。再比如某建筑工程項目在設計過程中,融入了冰儲冷技術(見圖1),在用電低谷期,儲冷系統作用下,水變冰,完成儲冷;在用電高峰階段,將冰變?yōu)樗?,緩解供電壓力,且減少能源消耗,將額定功率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圖1 冰儲冷技術
暖通空調系統的運行目的是調整建筑內部溫濕度,為人們提供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圍護結構其實與暖通空調系統有相似性,圍護結構是利用保溫材料,減少建筑內部熱能散失及外部的干擾,增強建筑內部的舒適性。如果在設計中,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利用圍護結構減少暖通空調系統應用,可有效降低能源損耗及環(huán)境污染,達到節(jié)能減排目標。
新風系統可以說是暖通空調系統的一項改革,通過新風系統的合理控制,可在維持建筑內部舒適性,降低能源損耗,見圖2。不過在設計中需注意新風系統送風量的把控,風量過大會增加系統運行負荷,使電能轉化不充分,出現部分能源上的浪費。因此,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對新風工況和送風比例展開科學調整,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損耗問題。如某地區(qū)夏季室內空氣露點為23.1℃,送風溫度要控制在24℃左右,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計算送風量,為人們提供舒適的室內環(huán)境。
圖2 新風系統
在節(jié)能減排理念的作用下,可再生能源得到進一步開發(fā)和利用,可替代傳統能源,為暖通空調系統的安全高效運行提供保障。目前常見的可再生能源以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這四種為主,其中太陽能和地熱能是建筑中較為常見的能源,尤其是太陽能在暖通空調中得到最為廣泛的應用。如太陽能熱泵系統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和熱能,這不僅可以降低電能損耗,也可減輕環(huán)境的污染。
建筑暖通空調系統在長時間運轉中會產生多余熱量,如果放任這些熱量不管,其實也是一種能源浪費的表現。而將這些熱量進行回收重新利用,不僅可實現節(jié)能目標,也可提高暖通空調系統的運行效率。熱回收裝置就是開展多余熱量回收再利用的重要裝置,其可將不同狀態(tài)下、不同熱性質的流體實施回收處理,轉化成濕熱和總熱重新運轉在系統內,從而降低冷熱源能量損耗,做好室內溫度的科學調控。不過在設計過程中,熱回收裝置與新風系統間的運轉會存在一些矛盾,導致系統散熱能力變差,增加熱能的損耗。
為此,要求設計人員準確計算新風系統的投入量,讓余熱得到充分的利用。如某商業(yè)建筑利用熱泵系統,將熱水供應系統和循環(huán)制冷系統相結合,利用回收的熱量加熱水源,滿足熱水供應的同時,也合理利用了冗余熱量,減輕了機組的運行負荷。
能耗指標指的是熱媒介質傳輸中能量降低指標參數,對其實行科學管控,可達到優(yōu)化和調整暖通空調運行模式的效果,完成熱能傳輸方式及傳輸材料的科學選擇,從而加強暖通空調系統中動力傳輸系統設置的合理性,維護系統運行的效率和安全。
這里以某建筑工程項目為例,其在進行暖通空調節(jié)能減排設計中,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暖通空調運行情況展開實時的全動態(tài)監(jiān)測和管控,準確計算能源損耗量,增強設計效果,達到節(jié)能減排目標。同時在暖通空調設計中,增設控溫系統,將冷水機組的標準溫度控制在16℃左右,并做好溫度變動管控,一旦出現超出或低于現象,立即報警,找出變化原因并加以調試,以此減少能源損耗。通過該方式,最終計算能耗降低了30%左右,還讓建筑外的噪聲得到有效隔離。
總而言之,建筑暖通空調設計中,務必加大節(jié)能減排理念的重視力度,遵循節(jié)能減排的要求開展各項分析和處理工作,優(yōu)化熱回收裝置,掌控能耗指標,且提高可再生資源利用率,以降低系統能耗,在加強建筑內部舒適性的同時,提高建筑的經濟效益,做到建筑與環(huán)境的協調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