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寶聯(lián)
(建筑材料工業(yè)技術情報研究所,北京 100024)
混凝土結構的質量缺陷判定,一直困擾著廣大混凝土從業(yè)者。因為工作關系,我從試驗室走向一線,做了很多混凝土技術服務與結構質量缺陷鑒定的工作,現(xiàn)場處理鑒定了數(shù)百例,多少有些感悟。也經常有朋友發(fā)照片給我,比如開裂或是外觀質量,問我怎么造成的,老實說,一些常見的問題如麻面、露筋、蜂窩、孔洞等,網(wǎng)上分析文章也鋪天蓋地,隨便看看就是,就可以找到答案,并不難。但對于很多問題,相信可能不一定能找到答案。一個朋友發(fā)個照片(圖 1)給我,裂縫問題,問是怎么開裂的?
圖1 混凝土表面開裂
這讓我想起一個小幽默。課堂上,教授只漏出鳥腿讓同學們猜其種類,某生交了白卷,教授問:“你叫什么?”學生走出教室,在門外露出一條腿:“老師你猜猜我是誰?”沒有足夠的信息量是無從判斷的,天下裂縫長得都很像,但原因不同。
通常,我只能抱歉地說我不知道原因,常見的就是養(yǎng)護不及時居多,但真正的原因也許不是這樣。我做培訓講案例分析時候,照片也有時候拍得不全面,但至少都是我親手處理的,我能說清楚,描述會很準確。如果給別人拍照片的話,要盡量顯示更多的信息,并有詳細的文字描述,比如工程在哪里,什么工程部位?澆筑的時間,拆模的時間,發(fā)現(xiàn)開裂的部位與時間,這期間發(fā)生過什么情況,裂縫的分布,走向,形貌,等等等等,照片要盡可能多得顯示出細節(jié),否則,圖 1 的照片我是分析不出,也只能猜,對了也是蒙對的,錯了誤人子弟。所以我總堅持要親臨一線,因為現(xiàn)場有很多信息是照片和描述所不能體現(xiàn)的,因為站的角度不同,關注的熱點不同,特別是缺陷鑒定分析,需要大量的信息作為支撐,通過邏輯分析和專業(yè)知識來解決,絕非幾張照片可以找出原因,當然,經驗積累足夠多了也是有這種可能的,我沒有這個能力不代表別的專家也沒有。
前幾天,一個朋友發(fā)了我一張照片(見圖 2)。
圖2 預制 T 梁外觀
這張照片首先看不出是什么構件,其次,描述不清,只說外觀很難看,問我什么原因。
我了解了一下,這是預制 T 梁,外觀很難看,質檢站懷疑內在質量,建議廢掉,施工方肯定希望保住,否則至少 20 萬元就砸掉了,這個損失無論如何誰也不愿承擔。
首先他們發(fā)給了我原材料的檢測報告、照片和配合比,以及強度等信息。問我是不是原材料或是配合比出了問題,特別是外加劑有無問題,他們也調整了幾次配比,均無成效。我看了原材和配合比,基本無明顯問題,以我的經驗,絕大多數(shù)問題并不出在原材和配合比,盡管現(xiàn)在材料質量缺失很勉強,但嚴格進行過程控制基本也不會出太大問題——除非材料太差或是配比設計得太不中用,配比一般要經過監(jiān)理驗證、質檢站驗證,多半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有時也會有,比如用錯了水泥,砂出了問題,導致實體強度以及外觀都出了問題,這我也處理過,只是少數(shù)。
因此,我首先問是不是額外加水了,造成離析泌水?答曰沒有加水。再問何時澆筑的,野外澆筑無防雨措施,澆筑過程有無下雨?答曰也沒有。我又問混凝土罐車是不是總洗灌,是不是洗灌后里面的水沒有排凈?答曰沒注意,應該沒有。
監(jiān)理給下了停工令,不解決整改不能開工,我最后還是不得不去現(xiàn)場。首次按必須要找到真正的原因所在,否則再干還可能會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損失就越來越大了。另外,還要評估一下,這片梁還能不能用,要不要報廢。報廢了除了施工方的損失,大家都免去了可能的責任,這是工地最常出現(xiàn)的情況,因為誰心里也沒底。但我建議能保就保,當然這是在確定原因的前提下才好做出相應結論,而用非眼一掃就能論斷。
首先,我到現(xiàn)場看了幾片梁,有幾片外觀都相似,當然是同一批施工隊伍,使用同樣的施工方法,了解施工過程后真沒發(fā)現(xiàn)明顯問題,這個真的很蹊蹺了。
圖3 是我在現(xiàn)場拍的照片,圖 4 是一個局部圖。
圖3 現(xiàn)場 T 梁外觀
圖4 局部細部照片
經過現(xiàn)場仔細勘查,分析對比,特別是細部,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至少是自己認為能自圓其說的看法,這也需要工程驗證。
我對他們講,再次澆筑一定注意下混凝土出機時的工作狀態(tài),罐車一定要放空水,再看下入模的工作狀態(tài),掌握一手真實信息。
按我的要求,一些細節(jié)進一步處理,再次澆筑第二天拆模后,外觀很好。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圖 5 是再次澆筑的梁,找到了原因,以前的梁自然保住了。
圖5 再次澆筑的 T 梁
文章到這里,大家一定很關注具體原因為何?
這讓我聯(lián)想起在讀大學時候看的《決斗 DUEL》,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的第一部影視作品,但一直沒看懂。整部電影從始至終幾乎沒有對白,說的是一個大叔開著紅色轎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遭遇一輛重型卡車。起先重型卡車似乎在和他玩游戲,時快時慢,一會兒在前一會兒在后。但是沒過多久,產生了殺氣,一路追擊,主人公覺得很奇怪,素不相識,不知為什么會這樣,他試圖逃離、報警,怪誕離奇的事情不斷發(fā)生,歷盡千辛萬苦,想盡一切辦法,非但沒能甩掉大車,反而令危險一次次襲向他,最后……
借助電影的思路,也留個懸念。至于上面提到的案例具體原因,相信有專家通過圖片能分析出來,因為我放的圖都是有信息的,可能信息不全會影響分析,真正原因在以后專欄里會披露出來,也通過此案例說明不結合具體現(xiàn)場,很多信息不掌握,很難找到真正的原因,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