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亞春
【摘要】在進行高中生物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常常會遇到一定的麻煩,這是因為生物實驗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對學生的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提出了一定的挑戰(zhàn)。為了幫助學生適應高中生物實驗的進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合作探究學習,讓他們能夠在合作的過程中,增強同其他學生的合作,讓自己能夠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本文圍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如何開展合作探究性學習展開論述,希望對相關(guān)人士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合作探究性學習
前言:
在進行高中生物知識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并不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應用,因而學生并不能夠意識到生物知識的實用性。為了能夠改變這一教學現(xiàn)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生物實驗的過程中,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應用,并且在同其他學生進行合作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進行培養(yǎng),這將幫助學生在知識應用的過程中,構(gòu)建知識框架,方便學生在學習時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一、鼓勵學生對實驗進行預習
如果學生在進行生物實驗前,并沒有對實驗的內(nèi)容進行預習學習,那么,學生很可能會在實驗的過程中出現(xiàn)手忙腳亂的現(xiàn)象,而且,他們也不能夠在實驗的過程中,以恰當?shù)姆绞酵渌麑W生進行合作。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開展實驗任務之前,先以個人為單位,對實驗的目的、實驗的操作等進行了解,明確實驗的相關(guān)信息,幫助自己在小組實驗的過程中,能夠更為明確地完成相應的任務。為了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對實驗的重點內(nèi)容進行強調(diào),并且引導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對實驗的注意事項進行了解,幫助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規(guī)避一些不必要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zhì)”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時,學生需要在了解染色原理的基礎上,以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完成糖類、脂肪和蛋白質(zhì)的檢測。因此,教師可以就實驗原理向?qū)W生進行提問:“可以應用哪些試劑分辨檢測糖類、脂肪和蛋白質(zhì)?染色的原理是什么?”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實驗預習的過程中,能夠針對性地學習相關(guān)的知識點,并且能夠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就自己的想法,同其他學生進行討論,這將幫助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對于實驗操作方面,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出以下的問題:“在準備組織樣液時,需要依次完成哪些步驟?在對試管進行加熱時,需要通過怎樣的方式對試管的溫度進行控制?”等。由于這部分內(nèi)容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工學習,并且在各自完成學習任務后,就自己的學習收獲進行討論,在交流的過程中,提高每一位學生對于實驗的掌握程度,并且達到良好的預習效果。
二、引導學生在實驗前明確分工
如果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并不明確自己的職責所在,那么,有部分學生會出現(xiàn)無所事事的情況,這同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的目的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在學生了解實驗原理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明確各自的分工,讓小組內(nèi)的每一位成員能夠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為實驗的進行提供自己的力量,并且達到合作探究的目的。
因此,學生可以就自己對于實驗的了解和個人優(yōu)勢,在小組討論中,明確自己的職責。對于動手能力強的學生,他們可以主動承擔實驗操作的部分,并且在實驗的過程中,按照規(guī)范的動作,完成相應的操作部分,為小組提供準確的實驗結(jié)果;對于擅長觀察的學生,他們可以主動承擔實驗現(xiàn)象的記錄工作,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對實驗的過程進行記錄,并且在記錄的過程中,就實驗的問題進行標注,方便學生在完成實驗操作后,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討論;對于擅長問題分析的學生,他們可以在實驗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及時地發(fā)現(xiàn)實驗的問題,并且對其進行調(diào)整,確保實驗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對于擅長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的學生,他們可以主動承擔對于數(shù)據(jù)的處理工作,通過對數(shù)據(jù)的處理,分析實驗的結(jié)果是否可靠,這對于呈現(xiàn)小組合作探究成果有著重要的幫助。這樣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開展正式實驗前,明確自己的職責,并且就自己的任務,針對性地閱讀相關(guān)的實驗內(nèi)容,進行加強記憶,這將有助于學生在針對性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個人能力,并且能夠在后續(xù)的實驗過程中,同其他學生進行一定地合作探究,這對于提高實驗的效果有著重要的幫助。
三、鼓勵學生在實驗時加強交流
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一定的問題。由于實驗時間的限制,教師并沒有足夠的機會,對每一位學生的問題進行及時地解答。而合作探究的形式能夠予以學生一定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在同同組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問題進行解決,這將幫助學生加強自己對于實驗的認知程度,提高自己的實驗效果。
與此同時,在進行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就自己在生物實驗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談談自己的理解,讓自己能夠在同他人進行交流的過程中,進行相互學習。對于在實驗的過程中,突然忘卻操作原理的學生,他們可以及時地就相應的問題,向其他學生進行詢問,在解答自己問題的同時,跟上實驗的進度。在學生完成相應的實驗操作后,學生可以就實驗的過程進行詳盡地討論,如:哪些實驗操作同預想的有差距?實驗的現(xiàn)象與理論現(xiàn)象的區(qū)別是什么?引起的原因是什么?等,幫助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對實驗的進程進行回顧,并且就相應的問題進行深入地討論,幫助自己理清問題,并且對自己的合作探究能力等進行培養(yǎng)。對于通過小組討論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向教師進行詢問,并且就實驗原理對學生進行引導,方便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提高自己的合作探究效果。
總結(jié):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高中生物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在實驗前對實驗的知識點進行預習,明確自己開展實驗的目的、所要進行的實驗操作等,為后續(xù)的合作探究做好相應的準備;可以引導學生在實驗前明確分工,確保學生在開展實驗時,能夠有條不紊地完成相應的任務,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實驗效果;可以鼓勵學生在實驗時加強溝通,就自己的困惑同他人進行討論,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顧友林.合作探究,助力高中生物有效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8(05):89-90.
[2]高紅月.合作探究學習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8(0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