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燁
“互聯網+”開啟了學前教育的多元化探索。針對幼兒園科學活動可以利用互聯網形成多元化的教學樣態(tài),確保教育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需求,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符合幼兒教育多元化滲透的目標。本文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提出了“互聯網+”開啟幼兒園科學活動新樣態(tài)的具體實施對策,希望能夠為學前科學教育活動提供新的方向。
線上線下混合學習活動
“互聯網+”開啟幼兒園科學活動新樣態(tài)的具體實施要形成線上線下的混合學習活動。在互聯網普及的社會之中,將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結合起來,教育效果將會更為理想。例如,幼兒園開展了“認識電池”的教學活動。教師先在線上公布了需要認識電池的任務,這樣孩子們就會在家庭內收集玩具上的電池、遙控器上的電池等,明白了電池有大小之分。接下來,在課堂上教師組織幼兒來觀察電池上面的“+”和“-”,然后將電池放到玩具上,確保玩具能夠動起來,以此來理解電池能夠提供電能讓玩具動起來,但是必須要保證電池的正極和負極安裝準確。另外,在孩子們回到家之后,教師可以接著利用傳遞微課的形式,組織孩子們進行線上學習,通過微課了解到廢電池如果不能合理處理,就會污染土壤,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危害,這樣的教學屬于科學活動的有效延伸,使得教學變得更為豐富多彩,而且利用線上教學的模式能夠減少課堂時間,讓幼兒園活動與家庭活動緊密結合起來。
家庭實驗室的全面開創(chuàng)
“互聯網+”開啟幼兒園科學活動新樣態(tài)的具體實施,要確保家庭實驗室的全面開創(chuàng)。幼兒園家園共育模式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容易造成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矛盾。把互聯網合理融入家園共育模式中,可以逐步解決現階段在家園共育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家庭實驗室就是要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一些科學實驗活動。“互聯網+”的形式下,幼兒老師可以對實驗的全過程進行詳細地指導,而家長可以與幼兒反復觀看,確保科學實驗的順利開展。例如,教師組織幼兒開展“火山爆發(fā)原理操作”的實驗活動,然后鼓勵家長與幼兒一起來完成,同樣錄制視頻上傳到幼兒園微信群之中,幼兒學習成就的整理。家長在教師的指導下,準備了紅色顏料水、白醋、小蘇打。然后在家長的幫助下將白醋倒在了紅色顏料水里面,然后幼兒將小蘇打倒進去,神奇的“火山爆發(fā)”成功了。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察“火山爆發(fā)”這個現象,感受科學的神奇同時,促進了親子之間的關系。家庭實驗室的全面開創(chuàng),需要教師借助互聯網來不斷地提供科學實驗的素材,這樣才使得這個特殊的實驗室能夠維持下去,否則工作繁忙的家長往往不愿意進行親子實驗活動,也不知道要進行怎樣的科學探索??傊?,家庭實驗室的開創(chuàng)就是通過以幼兒需求為核心的求同存異、開放視野下的彼此理解認同、多種溝通方式中的互通有無等策略,逐步實現家園共育的過程優(yōu)化,從而積極促進幼兒的成長。
項目式學習的全面嘗試
“互聯網+”開啟幼兒園科學活動新樣態(tài)的具體實施,要進行項目式學習的全面嘗試。所謂項目式的學習就是以某一個話題為主來進行全面的科學探索。例如,教師以“水”為主題,設計一系列的科學探索內容,包括水的浮力、水的流動、溶解、水的物理變化等。教師先要提出項目的總體任務“水的力量”,然后在這個總體項目下面設立分項目:①水在溫度變化下有什么樣的變化;②水流動的時候有什么特點;③水力量很大,可以托起什么東西;④水有神奇的力量,它能夠溶解哪些東西,試一試吧。在這樣的項目任務下,孩子們需要探索的科學問題是很多的,很多小朋友不能獨立完成。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借助互聯網來形成科學正確的探索方式,教師要和小朋友一起利用互聯網的搜索引擎,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然后鼓勵小朋友和自己一起來驗證這些答案是不是正確的。總之,在整個學前教育過程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設施進行幼兒教育資源開發(fā),有利于實現幼兒教育與當前現代化的新型教育理念的有效融合,讓信息化教育成為幼兒教育發(fā)展的趨勢。
綜上所述,“互聯網+”開啟了幼兒園科學活動新樣態(tài)的具體實施,要形成線上線下的混合學習活動,要確保家庭實驗室的全面開創(chuàng),要進行項目式學習的全面嘗試,讓科學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內心發(fā)芽成長,確?;ヂ摼W成為幼兒科學探索的路基。
(作者單位:常州市天寧區(qū)紅梅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