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新民
我家小區(qū)后面有條小街,臨街東側(cè)的抻面館是我?guī)煾甸_的。
師傅五十歲出頭,姓高,抻面手藝也高。骨頭湯,肉沫鹵,都很夠味兒。早餐時,顧客甚至得排位等桌。我和妻子是這里的???。
一天,我和妻子一邊吃著抻面,一邊欣賞高師傅抻面,只見他將不軟不硬的面坯連拉帶抖,像變魔術(shù)一般,將一塊面抻出上百條粗細勻稱的絲絲面筋……
妻子指著高師傅粗壯有力的胳膊對我說:你花錢買卡打保齡球,打得右胳膊比左胳膊粗。如果跟高師傅學抻面,兩條胳膊同時用力,既鍛煉身體又省錢,兩條胳膊也能一般粗。
我知道妻子是在調(diào)侃我,但是自那天起,高師傅成了我名義上的“師傅”,我進門吃抻面,總是先喊一聲“師傅”,我們彼此的關(guān)系好像也拉近了許多。
那天,“師傅”抻面館的街對面開業(yè)了一間饸饹館。我對“師傅”說:蕎面饸饹是淀粉含量少的低糖保健食品,肯定分流咱們抻面館的客源,您應(yīng)該當機立斷,購一臺小型饸饹機,增添蕎面饸饹。
“師傅”一邊聽我的建議,一邊頻頻點頭。是的,抻面館添蕎面饸饹是易如反掌。
我出差半個月回來,見抻面館的顧客少了許多,“師傅”仍然笑呵呵地迎來送往,仍然抖動雙臂抻出千絲萬縷。我問“師傅”咋還沒添蕎面饸饹?“師傅”說:你沒看見那饸饹館的老板架著一支拐嗎?
第二天早晨,我去吃蕎面饸饹時,見證了“師傅”的話。饸饹館是一對中年夫妻開的,女人壓饸饹煮饸饹,男人架著一支拐端面擦桌,忙上忙下。
三個月后,饸饹館的男人扔掉了拐杖,出出進進步履矯健。我又對師傅說:你可憐別人誰可憐你呀?客源被爭走了那么多,你真能沉住氣。
“師傅”說:如果我改成“抻面饸饹館”,人家再請個抻面師傅,改成“饸饹抻面館”,那還不濫打一鍋粥,會讓人們笑話的。做買賣主要是做好自己。
后來,“師傅”的抻面館新添了包子和小米粥,顧客又增加了許多,又像從前那樣,早餐時,顧客還得等桌。
我時常琢磨“師傅”的話:“做買賣主要是做好自己”,他指的不僅僅是做好自己的餐品。
“師傅”真是我的師傅。
套路
一小販賣葡萄。
小販是個五十來歲的中年人,他戴的帽子吸引了我。
帽子的材質(zhì)是兩片廢紙箱用的瓦楞紙板,一片中間挖個圓洞可套在頭上,另一片折成V型,再倒過來用鐵絲擰在底板上。看帽子的側(cè)面,就是長一些的“一”字,承載著一個“人”字,結(jié)構(gòu)簡潔到了極致。
帽子的正面寫著八個字:節(jié)能環(huán)保,涼快就好。那小販側(cè)過身時,又見帽子背面也寫著一句話:生活就像帽子一樣簡單。這帽子其實也不簡單,赫然貼著微信和支付寶收款的二維碼。
我指著帽子上寫得很工整的字問:這字誰寫的?他說:是我自己寫的,大專畢業(yè)寫這么幼稚的字,讓您見笑了。
簡單、幼稚、快樂,六個字向我撲面而來,甚至將我的心靈撞回了孩童時代。
墨綠色的巨峰葡萄,粒粒都又大又圓,表層上的果蠟像在藕粉里打了滾,凝上了薄薄的霜。
我讓小販選了最大的一串葡萄裝入塑料袋,小販稱重后報價五十三元,說給五十元就行。我錢夾里除了百元鈔票,還有兩張二十元、一張十元和三張一元的鈔票,這五十三元簡直就是給這小販預(yù)先準備的。
我對小販說:你神了,竟然知道我錢夾里有五十三元零錢。小販說:我是光著屁股去關(guān)門——碰雀(巧)兒了,哈哈哈……
晚間,我思忖著紙板帽上的文字:“節(jié)能環(huán)保,涼快就好”,“生活就像帽子一樣簡單”。這前后兩句話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不難理解,答案應(yīng)該是:控制欲望,簡單快樂。
我看著茶幾上洗凈的葡萄,突然意識到,那小販為了將葡萄賣出去,實施了一個巧妙的三步曲。一是用特殊的紙板帽吸引你的眼球;二是用文字表述樸素的人生智慧,引發(fā)你心理上的共鳴,拉近情感距離;三是將葡萄賣給你。這是很巧妙又很老道的套路呀!
我將一粒葡萄投入口中咀嚼著,覺得味道還好,但略有些酸澀。吃第二粒時,我剝掉了葡萄皮,碧玉般晶瑩的葡萄肉賞心悅目。
管它什么套路不套路,簡單才容易得到快樂,這剝掉皮的葡萄,味道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