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9)
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guī)定》明確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班主任是中小學的重要崗位,從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學教師的重要職責。”《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中強調(diào),“要重視加強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完善培養(yǎng)培訓體系,做好培養(yǎng)培訓規(guī)劃,提高教師業(yè)務水平”。班主任自身的素質能力水平和工作質量直接影響著學校育人目標的實現(xiàn)。
檀傳寶指出:“現(xiàn)代學校教育活動離不開班主任的參與,在學生心中,與一般科任教師相比,班主任是一群特殊的教育者,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更加豐富與深遠,學生的健康成長少不了班主任的作用”。因此,班主任需不斷提升自身的關鍵能力,提高班主任工作實效性,使得班級管理有方向、有通道。
中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不夠成熟,情緒不夠穩(wěn)定,已經(jīng)開始萌生獨立意識,容易走向個人主義,同時也表現(xiàn)出來明顯的興趣愛好、關注點和思想情感,班主任要學會“全面把握、整體關注”學生的身心變化發(fā)展,練就了解學生的能力。一是定期組織班級交流會。通過學生間的交流分享來了解近期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與學習狀況;二是關注學生的微博與朋友圈。班主任可以與學生多進行互動,觀察學生日常的動態(tài),以此來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狀況;三是積極向各科任教師了解不同學生的上課狀態(tài)。通過各科任教師的反饋,班主任可以了解到不同學生面對不同課程的態(tài)度和學習狀況,從而更好地了解每位學生的優(yōu)勢、劣勢與興趣點;四是定期找學生談心。通過與學生談心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注與關心,同時還可以了解學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家庭氛圍、人際關系。
激勵是心理學概念,心理學理論認為激勵是一種內(nèi)在心理正向刺激過程,其本質效用是激發(fā)個體對某項事物、某個目標的興趣和動力,在激勵作用下,個體會長期保持相對興奮狀態(tài)、對目標追求的持久行動。班主任對待班里的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只有公平公正,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亮點,對每一位學生都充滿期待,整個班級的氛圍才會是和諧融洽、包容有愛的,才能促進全體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以及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級。此外,班主任要多鼓勵學生,不吝嗇對學生的肯定,善于發(fā)現(xiàn)每位學生的細小變化和進步,通過各種措施來獎勵學生,讓每位學生找到自己在班級中的意義與價值,更好地發(fā)展自己的優(yōu)勢,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樹立自信,激發(fā)學生的“斗志”,提升班級發(fā)展的內(nèi)驅力。
班主任要學做“放風箏的人”,即班主任要善于放權,要相信學生,引導學生自我管理,班主任可以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同時選拔和培養(yǎng)一批班干部輔助管理班級日常事務,讓學生擔任班級管理的主角,自身只需要做好“參謀”,抓住并解決主要問題。同時班主任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來組建班級群,以此來發(fā)布日常學習和工作安排,并積極發(fā)動家長來參與管理,發(fā)揮家校的協(xié)同效應。班主任練就組織管理的能力,要善于把握學生工作規(guī)律,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方法,抓好班干部隊伍建設。
班主任要配合校領導的工作,要負責與各科任教師的協(xié)調(diào)溝通,要管理好班級,還要與學生家長、社會各界進行聯(lián)系,這都需要班主任具備良好的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班主任要善于變換思維,對學生多一些換位思考,多一些理解,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和學生們聊他們喜歡的話題。此外,班主任要學會共情。善于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給予對方適當?shù)慕煌臻g,當學生家長之間產(chǎn)生沖突時要積極聽取家長的意見,主動表達自己的立場觀點,平時與家長多溝通交流。
馬卡連柯曾說,“教育技巧和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其實質即班主任的教育機智。班主任在遇到突發(fā)事件要頭腦清醒、情緒鎮(zhèn)定,能夠迅速而準確地做出判斷,善于控制事情發(fā)展的態(tài)勢,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遇到上課過程中學生吵鬧,擾亂教學秩序時,要學會轉移注意力,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重新轉移到教學活動上來;面對家長參與的事件時,要堅持“公平公正”原則,認真梳理事情的來龍去脈,時刻關注家長的心理變化,及時疏導家長過激的情緒和行為,以退為進,把握好說話的分寸,并能夠不卑不亢地表達立場。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不是鐵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塊變成了美麗的鵝卵石?!睋Q句話說,班主任要學會以柔克剛,不要強硬地要求學生,而是用個人魅力去使學生折服。班級管理問題接踵而至,按下葫蘆浮起瓢,其根源在于班主任對學生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因此,班主任工作有必要遵循“吸引力法則”。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講話中提道:“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卑嘀魅尾粌H要具有專業(yè)的學科知識,還要有廣闊的歷史文化知識、自然地理知識、心理健康常識、思想品德知識等。班主任只有具備深厚的學識,有真才實學,才能真正在學生中樹立威信。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要達到比自己所交的知識豐富50倍,才能算個好老師?!倍鳛榘缪蓦p重角色的班主任更要有深厚的學識,才能吸引學生,才能管理好班級。但是,深厚的學識并不是靜止的、一成不變的,班主任要緊跟時代發(fā)展,隨時給自己“充電”,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做到終身學習,才能打造終身吸引力。
班主任應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以理性的、向上的思想熏染學生,用有趣的靈魂影響學生、良好的行為舉止教育學生。班主任要善于激發(fā)每位學生內(nèi)在的閃光點,助推每位學生綻放出屬于自己獨特的生命之花。首先,班主任要有一顆仁愛之心。冰心曾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班主任每天面對的都是一群個性鮮明、純潔善良的學生,班主任要學會以“仁愛”為載體,以“互動”為橋梁,不斷升華自身的人格魅力;其次,班主任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班主任自身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懂禮貌、愛文明、喜團結、勤學習的班主任自然也會受到學生的欣賞和擁戴;最后,班主任有自身獨特的教育和管理風格。班主任應學會揚長避短,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形成自己的一套風格,用自己的風格感染學生,教育學生。
當前,我國社會已進入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程媒體、全效媒體時代。2018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提出要大力提升教師信息素養(yǎng),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站在立德樹人最前沿的班主任,更應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增強學生的信服力。首先,班主任要樹立信息意識。班主任要敏銳觀察、及時關注,準確判斷,有意識地主動利用信息化手段賦能教育管理,提升育人效果;其次,提高班主任的信息能力。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能夠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件制作、教學安排、班級管理等;最后,班主任要遵循信息道德。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遵守信息政策與信息法律,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道德。
清華大學原校長梅貽琦先生曾說:“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游也。從游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卑嘀魅问菍W校這片水域中的“導游者”,處處起著率先垂范的作用。子曰:“其身正,不令而從?!奔窗嘀魅我趯W生前面起表率作用,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首先,班主任要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班主任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辭、衣著、發(fā)型,不斷規(guī)范自身行為,提高班主任的吸引力;其次,班主任要修煉良好的師德師風。班主任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端正自身的師德師風,才能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喜愛班主任,認真配合班主任日常工作。
班級就像一個“建筑”,班主任無疑是設計這個建筑的“工程師”,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構建屬于自己的管理理念和帶班之道,才能讓班級這個“建筑”基礎牢固,成為一個蘊含文化內(nèi)涵,井然有序的班集體,才能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2500年前,孔子也提出過“和而不同”的處事原則,其中都蘊含著深厚的哲學道理,對班主任工作有很大的啟發(fā)意義。首先,班主任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愛默森曾強調(diào):尊重學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秘訣,所有在教育領域獲得成就感的人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尊重學生”的這把“鑰匙”。班主任要尊重每位學生的看法,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內(nèi)在需求,最大化地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積極發(fā)展每位同學的優(yōu)勢與長處;其次,班主任要鼓勵學生。班主任管理要構建“個性化菜單”,探索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激勵機制,搭建師生合作平臺,整合、建構、創(chuàng)新管理資源,實現(xiàn)班主任的內(nèi)在成長。
班級文化是隱性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它通過潛移默化的滲透,可謂一只“看不見的手”,卻起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構建有溫度的班級文化,首先要注重物質文化建設。物質文化具體包括班徽、黑板報、圖書角、公告欄、標語、桌椅擺放、盆花等,班主任要善于通過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去營造一種獨特的班級文化氛圍。其次,要構建班級制度文化建設。制度文化主要體現(xiàn)在班規(guī)、班級理念、評價等制度方面,班主任要通過一套班級規(guī)章制度來規(guī)范學生。最后,構建班級精神文化。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建設之魂,其實質就是班級軟文化,班主任應注重班風建設,打造班訓,提倡個性化的班歌、班級口號,班級精神文化應該是正能量、有溫度的精神文化。
班級民主化管理實質上就是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班級“活”起來。實行班級民主化管理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有利于構建民主平等、互動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班主任要樹立服務意識。班主任要合理定位自身角色,堅持為班級服務,為學生服務的工作意識,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給予學生生活方面的關心,給班干部提供方法上的指導。其次,班級決策要民主。班級的部分決策可以積極鼓勵學生一起參與,比如黑板報的設計與制作,主題班會的開展,日常活動的組織與安排等都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最后,實行班干部輪換制度。班干部的輪流接替有利于發(fā)揮管理民主,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班級事務的管理中來,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管理熱情,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組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班主任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日益受到重視,筆者了解到,美國中小學班主任必須具備碩士學歷有專業(yè)的資格證書才能上崗;澳大利亞的中小學除了班主任,各科任教師也有對班級和學生管理的義務。促成班主任專業(yè)化發(fā)展,一是逐步推行班主任專職化。加強師范生的班主任養(yǎng)成教育,設立專門的職業(yè)資格考試,只有具備學歷和資質的教師才能成為班主任。二是構建班主任培訓體系。針對不同教師的個性特點、個人風格進行個性化培養(yǎng),開發(fā)班主任能力診斷量表,促成優(yōu)秀班主任。三是構建班主任工作支持系統(tǒng)。逐步實現(xiàn)班主任“一人多責”到“人人有責”的角色轉變。四是構建班主任晉升、表彰和薪酬體系。提升班主任的薪酬待遇,打通班主任晉升通道,增強班主任對自身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