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俊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qū)人民檢察院,浙江 寧波 315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不斷產生了各類債權債務關系,索取債務的行為方法也不斷發(fā)生變化。為索取債務而拘禁他人的行為時有發(fā)生,該行為可能涉及故意傷害罪、非法拘禁罪、敲詐勒索罪、搶劫罪、綁架罪等多種罪名,如何準確認定行為人是否構罪、構成何罪,是實踐中的難題。
債權是因合同關系、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guī)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原則上只要法律未明文予以禁止,基于當事人意志而設立之債,都是合法之債。俗語有云“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即使按普通人的觀念理解,索要債務行為本身也不應受到法律的否定評價。
為索取債務而拘禁他人,從合法到非法,甚至構成犯罪,在立法史上經歷了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古羅馬的十二銅表法規(guī)定債權人可以將債務人拘禁60天甚至販賣為奴或殺死。①隨著法制的觀念的進步,對人身權的理解和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為索債而拘禁他人的行為才受到法律的否定評價。其內在邏輯即在法律中人身權地位高于財產權,如果行為人通過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索債,表面上是為實現債權而實施自力救濟的行為,但實質上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手段已經超出了法律的規(guī)定限度,應受到法律的否定評價,嚴重者甚至構成相應的犯罪。
在評價拘禁型索債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時,重要的一點是區(qū)分行為人的主觀目的,即是否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非法占有之故意,直接影響到對行為不法程度的評價,與犯罪行為的人身危險性、社會危害性息息相關。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在拘禁型索債行為中,判定行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故意,本質問題即債務的性質問題。行為人索取的債務,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別:
第一,合法之債。即雙方都予以承認或者有證據證明索取之債為合法有效的債務。行為人因生產經營等正常民商事活動中產生的債權債務糾紛,采取拘禁等手段索要債務,主觀上沒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屬于以非法手段維護合法權益,不構成敲詐勒索罪、搶劫罪、綁架罪等犯罪,僅在使用暴力或限制被害人人身自由等情況下,具備非法拘禁罪的構成要件,構成非法拘禁罪。
第二,不受民法保護之債。根據兩高的司法解釋,行為人為索取高利貸、賭債等不受法律保護的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定罪。由此可見,對于當事人相互確定及有償還意愿的非法債務,例如高利貸、賭債、嫖資等,此時當事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雖然不受法律保護,但卻是客觀存在的,行為人索債時主觀上沒有非法占有故意,其行為和索取合法之債相同。只要行為人是出于追索債務的目的,縱使追索的債務是非法的,也不能認定是綁架罪,而應以非法拘禁罪論處。②此時立法本意不是對該類債權的保護,而是打擊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非法拘禁等行為。
第三,超額之債。在實踐中,行為人對被害人實施了拘禁行為甚至使用暴力后,往往會索取超過原有之債數額的財物。此種情形下,對行為人主觀故意應予以區(qū)別對待。其一,行為人索要的財物只是輕微的超出了原有債務,或只包括實現債權的合理費用,則行為人沒有非法占有其他財物的主觀目的,視同索取合法之債;其二,行為人索要的債明顯超出了原有債務本身,且超出部分遠遠多于交通費、通訊費等合理索債費用,則行為人的主觀故意已經由索要債務轉變成了非法占有他人財物,視行為人使用暴力及索財對象涉及敲詐勒索罪、搶劫罪、綁架罪。
第四,虛構之債。在行為人與被害人之間不存在債務債權關系時,行為人仍拘禁被害人并索取子虛烏有之債,其主觀故意是非法占有他人財物,與上述索取超額之債行為性質相同。同時,存在行為人因認識錯誤拘禁被害人索債的情況,例如被害人已將錢款交由第三人轉交,行為人不知情而拘禁被害人索債,此種情況下,行為人屬對象認識錯誤,主觀惡性較小,應視同存在合法債務情況處理。
第五,易混之債。所謂易混之債,即行為人和被害人之間對債務的存在以及數額存在不同認識,現有證據無法查實的債。此時涉及到證明責任問題,從民事訴訟法角度,債務的存續(xù)、數額等問題應由債權人舉證;從刑事訴訟法角度,債務相關問題又涉及到此罪、彼罪的問題,應由檢察機關舉證。此種情形下,如有證據證實當事人之間有曾有債務往來,則以有利于被告的原則,認定行為人沒有非法占有的故意,視同索取合法債務。
在索債行為中,行為人為達到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除了實施限制被害人人身自由的拘禁行為外,往往同時實施暴力。所謂暴力,根據不同場合對于暴力程度的要求不同而所具有的涵義也不盡相同?!氨┝Α笨梢苑譃樽顝V義的暴力、廣義的暴力、狹義的暴力和最狹義的暴力四種情形。③四種情形下暴力程度依次遞增,最廣義的暴力、廣義的暴力包括不直接對人行使有形力但產生影響的情形,狹義的暴力、最狹義的暴力僅指對人直接行使有形力。
根據行為人實施暴力的程度不同,行為人可能構成故意傷害罪、非法拘禁罪、搶劫罪等不同罪行。如果行為人拘禁被害人后使用暴力劫取財物,則拘禁行為只是其他犯罪的手段行為,兩者系手段與目的關系,應按牽連犯處斷;如果行為人拘禁被害人后使用暴力致行為人傷殘、死亡,兩者系原因與結果關系,應按結果加重犯處斷;如果拘禁行為與其他行為均構成犯罪,兩者沒有牽連、想象競合等吸收關系存在時,應予以數罪并罰。依據行為人使用暴力的程度不同,有以下幾種情形。
第一種是行為人實施了最狹義的暴力,且導致被害人傷殘、死亡。此時由于傷害結果的介入,犯罪構成發(fā)生變化,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規(guī)定,該行為已轉化為更重的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如果行為人僅使用了輕微暴力,但因意志以外因素,如被害人具特殊體質等原因,造成被害人傷殘、死亡,應當考慮行為人對該因素是否明知或應當預見,在二者沒有直接因果關系時,被害人的傷亡情況僅是拘禁犯罪的加重情節(jié),不能認定為轉化犯。
第二種是行為人實施了最狹義的暴力,未造成嚴重人身傷害。如果行為人索要合法之債,此時僅構成非法拘禁罪,其實施暴力的行為僅作為量刑情節(jié)考慮。如果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索要超額之債、虛構之債,并且在索債過程中使用暴力,其暴力行為使被害人因畏懼而不敢反抗,被害人的人身安全此時處于特定的緊迫狀態(tài),此時行為人系以索債為名實施搶劫,涉嫌搶劫罪。
第三種是行為人實施了廣義上的暴力行為,不存在其他傷害行為及事實。如果行為人索要合法之債,其行為如符合構罪要件,則成立非法拘禁罪。如果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拘禁或可能的不法傷害相威脅,行為人行使了一定的暴力,對被害人的身體形成了強烈的影響,但被害人的人身安全沒有處于緊迫狀態(tài),被害人僅僅出于對可能產生的危害結果的擔憂、畏懼心理,有交付財物的表意行為。此種情況下行為人實施暴力程度遠較構成搶劫罪時要低,且實際暴力傷害行為危害性較低,行為人可能構成敲詐勒索罪。
在實踐中,還存在實施軟暴力的情形。行為人為謀取非法利益,通常是為索取賭債、高利貸等不受民法保護之債、超額之債、虛構之債,到被害人居住的場所進行滋擾,使被害人恐懼、畏懼;或者以貼身跟靠等方式影響被害人人身自由,影響被害人生產生活。行為人在索債過程中對被害人實施了軟暴力,是否應當以相關罪名追究刑事責任,實踐中相當謹慎。目前較為明確的是行為人系黑惡勢力或以黑惡勢力名義實施的軟暴力行為,應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
行為人以拘禁的方式向債務人索取合法債務的行為,屬于典型的非法拘禁行為。如果行為人拘禁的是債務人之外的第三人,或者拘禁債務人后向債務人之外的第三人索要財物,或者向被害人當場索要財物,或者要求被害人出具交付財物的所謂欠條,則行為人或侵犯了第三人的財產權或人身自由權,或侵犯了債務人的財產權,已非典型的非法拘禁罪,須知非法拘禁罪保護的法益是被害人的人身自由權。根據行為人索要財物的時間、對象不同,可能構成搶劫罪、敲詐勒索罪或綁架罪。
在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情況下,此時行為人索要超額之債或虛構之債,實質上已同時侵害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權和財產權,根據索要財物時間不同,可能構成搶劫罪或敲詐勒索罪。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暴力威脅,迫使被害人當場交付財物,如果實施暴力威脅與取得財物的行為系同時進行,則構成搶劫罪;行為人以暴力等手段相威脅,事后取得財物,則構成敲詐勒索罪。
行為人拘禁第三人向債務人索要財物,或拘禁債務人向第三人索要財物,此時無論索要何種債務,拘禁或索要財物的行為均已侵害了他人人身自由權或生命權、財產權,構成綁架罪或敲詐勒索罪。行為人以債務人的人身安全為威脅內容,利用第三人對被拘禁人員人身安危的擔憂,逼迫被害人的近親屬或其他有關聯的人等第三人交付財物,行為人正處于隨時可能剝奪被害人生命的緊迫狀態(tài)下,因此暴力程度已經超出了非法拘禁罪,應該認定為綁架罪。④行為人對債務人本人使用威脅或要挾的方法,逼迫債務人讓第三人交付財物,在此情況下代交財物的人執(zhí)行的是被害人的意志,是按照被害人的意思將財物交出,其行為應當視為是被害人交付財物,同樣構成敲詐勒索罪。
拘禁型索債行為定性難問題,實質是對非法拘禁罪的擴張適用、對行為人索債范圍的擴張解釋造成的。實踐中只要行為人和被害人存在經濟往來關系,即有可能被認定非法拘禁罪,此種情況忽視了行為人侵害被害人人身權、財產權的情況。行為人為索要合法債務拘禁被害人固然構成非法拘禁罪,但從保護被害人財產權、人身權角度出發(fā),行為人向債務人或第三人索要超額之債、虛構之債,且采取超出必要限度的暴力時,即應從行為人實施索債行為時主觀故意、行為手段、對象等多方面加以分析,以相應犯罪定罪處罰。
注釋:
①周柟.羅馬法原論[M].商務印書館,1994:933.
②汪斌.索債型非法拘禁罪如何認定[J].中國審判,2009(7).
③張明楷.刑法學(第三版)[M].法律出版社,2007:529.
④黃麗勤.索債型非法拘禁案件的定性分析[J].法學,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