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明
政治機關干部作為黨委首長的“智囊”“外腦”,要想真正成為“黨委首長的謀士、文字材料的高手、指導基層的行家、協(xié)調辦事的能人”,必須聚焦“四股勁”。
恒,就是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政治機關工作千頭萬緒,循環(huán)反復,必須凝神聚氣,排除干擾,保證各項工作快捷、高效、有序地完成。一是淡泊名利。政治工作做的是靈魂工程,肩負著神圣使命,需要政治機關干部始終心懷赤誠,堅守政治工作高地,堅信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以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投身這份光榮的事業(yè),無論外部環(huán)境如何變化,都永葆本色和激情。要戒除浮躁心理,心無旁騖干事創(chuàng)業(yè),不為名所困,不為利所惑,正確處理好工作與家庭關系,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在抓工作、搞建設上,在重大任務中摔打成長,努力在本職工作崗位上有所建樹。二是鍥而不舍。一顆小小的“螺絲釘”能夠在崗位上實現(xiàn)價值,在于其不與齒輪爭功、不與軸承爭名,具有永不懈怠的追求精神。政治機關干部要有一種干就干到底、抓就抓到位的精神,把一項項工作落在實處,一次兩次不見效,就多來幾個回合,一兩個回合不奏效,就多殺幾趟“回馬槍”;把口頭上喊的、會議上講的、文件上寫的落實在行動上,確保干一件事,成一件事;對那些重大任務、棘手難題,要有敢唱黑臉、迎難而上的品格,緊抓不放,務求必成。三是精益求精。政治機關干部要在提升標準上下功夫,工作標準不僅是能力素質問題,更是一種態(tài)度,要把工作標準定在干就干到最好、干到極致上,凡事不要急于完成,要停下來看看還有沒有不合適的地方,還能不能干得更好;要把“將就”變成“講究”,對領導安排的事項多想想有沒有疏漏,對做完的工作多想想可不可以做得更好,對經辦的業(yè)務多想想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對承辦的每項業(yè)務、每份材料、每個數(shù)據,都要精心打磨、精雕細刻、依據充分,努力做到統(tǒng)計數(shù)據零差錯,辦件辦會零疏漏、零失誤,使精益求精內化為一種習慣、一種觀念、一種追求。
拼,是敢想敢干的風格,是求索求實的精神,是破舊立新的過程,有了拼勁才能推陳出新、彰顯價值。一是“拼”字領先。戰(zhàn)場無亞軍,懈怠必淘汰。政治機關干部要想勇立潮頭,就必須具有積極肯干、不斷上進的精神狀態(tài)。要樹立遠大抱負,胸中有大局,眼中有態(tài)勢,既當“辦事員”,也當“謀略員”,善于脫離事務性工作的煩擾,想領導之所想,謀大勢之所趨,努力使自己成為領導抓工作的堅強助手,成為推動部隊建設發(fā)展的重要力量。要勇于挑戰(zhàn),不畏拼命,勇于承擔急活、難活、重活,勤攬別人不會干、不想干的工作,不能見問題就腿軟、寫材料就膽戰(zhàn),要切實在完成一項項任務中脫離平庸、走向非凡。要不斷完善自我,時刻持有本領恐慌感,將工作中暴露的短板弱項抓緊補齊,把本職崗位需要的才能快速提升,真正靠本事立身、憑實績進步。二是“敢”字當頭。敢于破除僵化的思維,始終把創(chuàng)新當作一種責任來承擔,當作一種目標來追求,當作一種狀態(tài)來保持,善于培養(yǎng)自己的發(fā)散思維、辯證思維、求異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沖開固化的藩籬和摒棄過時的想法,敢于涉足前人未能涉及的新領域,敢于走出前人未曾走過的新路子,敢于到問題多的單位排憂解難,到矛盾突出的單位理順關系,到新情況多、變化大的單位總結經驗,到領導力量薄弱的單位具體指導,到工作難展開的單位幫助打開局面,努力在實踐中培養(yǎng)能力素質。三是“實”字托底。遵循部隊建設規(guī)律,把握政治工作特點,提倡求真求實精神,不急于求成、不急躁冒進,做到頭腦清醒、心里冷靜、步子穩(wěn)健。堅持用法規(guī)制度匡正思路,做到心中有法、行為有規(guī)、辦事有依,在規(guī)則之內發(fā)揮潛質,在規(guī)章之下提高效果。著眼沉到一線搞調查,深入兵中摸實情,求建設底數(shù)之真,務發(fā)展招法之實,務思路對策之實,求官兵期盼之真。做到辦事雷厲風行,說辦就辦,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總結經驗不摻水分,反映情況不摻個人恩怨,不把計劃當結果,不把預測當現(xiàn)實。
韌,就是堅忍不拔,千錘百煉,百折不撓,奮發(fā)有為。從工作實踐看,政治機關干部所從事的都是一些經常性基礎性工作,且對象多元、工作艱辛,沒有一股子韌勁就無法有良好的心態(tài)干好工作。一是經得起苦累。苦累是成才的階梯,多受苦累多鍛煉,不受苦累沒鍛煉,經歷苦累能力素質才能“水漲船高”。過硬素質是重大任務“壓”出來的,是夜以繼日“苦”出來的,是加班加點“熬”出來的,是反復摔打“磨”出來的。吃苦是福,埋頭才能出頭。苦累面前多思“得”,受領的任務越多,鍛煉的機會越大,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就越多,取得的成績也越大。二是經得起批評。政治機關工作沒有不挨批的,而且任務越多、干的活越重,出錯、挨批的概率就越大,那些工作做出成績的、素質過硬的,往往都是經常挨批、善于從批評中領悟提升的。要理解領導的批評是對自己的幫助,是對工作的高度負責,是恨鐵不成鋼的憂慮和期望,認識到“大批大進步、小批小進步、不批不進步”。面對領導的不理解甚至是誤解,理智的做法不是埋怨、辯解,更不是“霜打的茄子”、一蹶不振、意志消沉,而是繼續(xù)努力工作,糾正以往過錯,更好地履行職責,并找合適的機會作適當解釋,防止誤會加深。三是經得起挫折。一名優(yōu)秀的政治機關干部需要經過多次的挫折,才能逐漸成熟起來。得意時不忘形。始終堅定自己的信念,常反思自己的工作能否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失意時不氣餒。面對挫折有容人的雅量、吃虧的度量、擱事的氣量,相信自身的能力,只要是對領導負責、對工作負責、對單位負責,天長日久自然會得到信任。平凡時不煩躁。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爭其必然、順其自然,靜下心來學習,潛下心來思考,沉下心來工作。
攢,就是善于學習、勤于積累。多積攢工作經驗、辦文辦事辦會的套路方法,提高實際工作的能力。一是在學習中不停地攢。政治機關干部想要蹄疾步穩(wěn)前行,始終保持一個昂揚的奮斗姿態(tài),離不開全程學習充電。學習是提供前行動力的最直接途徑。成長不息,學習不止。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頭腦清、方向明、“百毒不侵”。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看淡浮華“面子”,重視內在“里子”,強化學習意識,向書本古人學、向經典大家學、向身邊領導學、向上級下發(fā)的文件法規(guī)學,真正把學習作為個人成長進步的階梯,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二是在借鑒中不停地攢。掌握任何一項對自己有挑戰(zhàn)的技能,都離不開從蹣跚學步到漸入佳境的過程,學習借鑒很重要。領導、同事平時的一些經驗性的傳道授業(yè),或者是平時工作中的一些感悟和體會,可以及時記下來,尤其要記最精彩的、最精華的、對自己觸動最大的,通過記錄加深印象,不一定一次就能牢牢記在心里,時常翻一翻,溫故而知新。要養(yǎng)成每天抽時間讀報紙刊物的習慣,遇到好的詞句、觀點就摘抄下來、保存起來,平時有空就看看,遇到寫作任務還可以翻一翻找靈感;對一些時事、趣聞、典型事例,無論是媒體上的、上級通報的還是身邊發(fā)生的,平常都要多留心,簡單附上一些自己的觀點積攢下來,任務來了直接就可以借鑒。三是在實踐中不停地攢。一名優(yōu)秀政治機關干部的培養(yǎng)造就不是“一蹴而就”,那些過硬的材料、無可挑剔的會務保障,背后沉淀的都是平時的點滴積累。因此,在工作中當有心人,主動詢問,多參加工作籌劃類會議,在問與看的過程中熟悉籌劃工作的套路方法。要敢于接受重大任務的鍛煉,要邊干、邊學、邊總結,在工作中增長知識和才干,在大型活動、危難險重任務中鍛煉和提高、積攢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