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詩婷
首先,《前任3》中原汁原味的生活場景和世俗化的信息呈現,直接且粗暴地打通了劇情與受眾內心世界的通道。日常化的敘述讓受眾自發(fā)地代入角色,感觸劇情的升騰跌宕,咀嚼情感的悲歡離合,回憶與之相關的細節(jié)。同時,《前任3》采取了近似電視劇的拍攝手法,深刻地沖破了電影與電視之間的文化壁壘,也極大地投合了小鎮(zhèn)青年文化審美需求。這為《前任3》的票房吸引了大量電視偏好的潛在消費群體。毫無疑問,這樣大膽嘗試的獲勝為電影制作以及電影市場一個革新性的角度。電影劇情平民化卻不庸俗,做到雅俗共賞。這更切合絕大部分受眾的觀賞傾向,也進一步把握了電影市場“小鎮(zhèn)青年”的審美、娛樂需求。
其次,《前任3》重點敘述了孟云-林佳、余飛-丁點兩對戀人的情感互動及沖突。將當代都市青年男女的各種情感危機與無奈體現出來,反映出都市男女主角的真實狀態(tài)?!肚叭?》中男女主角在感情中的付出、事業(yè)與戀情的平衡,第三者與備胎的糾葛等主題,極成功地觸及受眾的淚點,也引起了受眾的強烈共鳴。這讓一部制作不是十分優(yōu)良甚至是平庸的影片迅速地得到了受眾的情感共鳴以及網絡舉薦。同樣是講述在分手中成長的愛情故事,《前任3》卻是愛情和喜劇的不同主線敘述,“一個以為不會走,一個以為會挽留”,結果分道揚鑣;“借著爭吵打鬧的殼,撒著思念的嬌”,最后卻破鏡重圓。
再次,《前任3》笑料是建立在電影本身的格調基礎上,男主角與身旁的好友插科打諢,女主角的身邊也有眾多閨蜜在嬉笑打鬧。兩群人聚到一起,孕育了大量笑料。本片別出心裁的一點在于,將兩對男女主角分手后個體情感也進行了喜劇化的裝扮。另外,男女主角在愛情中持有不同的行動與態(tài)度時,那么所產生的結果將會有非常大的差別。不但會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認同感,而且也達到讓受眾笑著哭出來的社會情感營銷成效。所以,影片中的兩種愛情觀念,很大程度上映射了當前社會中90后戀人的差異境遇。
在《前任3》中,充分的運用了互文性參照手法,運用“前任”主題與前兩部電影的影響,進一步保持了主角姓名(孟云和余飛)的一致性,這讓觀眾感觸到系列化的情節(jié)推進。
此外,在對《前任3》愛情觀念詮釋的過程中,運用了《大話西游》中的經典片段。另外,“孟云的扮演者韓庚在《大話西游3》中飾演至尊寶,可以將演員與角色間的互文關系體現出來(劉鎮(zhèn)偉,2016)?!盵1]在構建文本期間,受眾接收到情感的替換性元素,此為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找一個合理的借端?!白舷茧x開至尊寶后,至尊寶才能成長為孫悟空”[2]。這既是對劇情的升華,同時也是對《前任攻略》系列的總結。
閃回鏡頭可以促使觀眾追憶和想象,達到共情及認同的績效。在短促時間內用看得見的畫面表現人物看不見的內心變化,結構順序的打亂,促使受眾完成對記憶和想象的彌合,對受眾在過往的情感缺失進行了補償。另外,影片將角色在情感中的真實情況展現期間,多次運用了倒敘與閃回的手法,彰顯了對往日韶光的憐惜和留念。
閃回鏡頭在《前任3》中一共出現5 次,分別是涉及看電影、涉及做泡面、涉及感冒生病、畫海豚素描以及看《大話西游》的許諾,都體現出林佳與孟云間的愛情。多次的閃回鏡頭片段,使眾多有過相近情感體驗的觀眾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他們跟隨情節(jié)發(fā)展,追憶各自往事。這不僅是一種情感的留戀,更是一種情緒的彌補及升華。
近幾年,小鎮(zhèn)青年憑借著強大的電影票房“奇跡”再次引起文化消費市場的極大重視。“由于人數眾多,消費力驚人,尤其是對電影票房的貢獻率越來越高”[3]在小鎮(zhèn)青年的熱捧下,《美人魚》《戰(zhàn)狼2》《前任3》等樸素直接的電影票房屢創(chuàng)新高。
中國電影市場的繁盛發(fā)展讓院線電影的小鎮(zhèn)青年完備了從多個維度細化的后勁。周梵提到,“2017年以來電影票房初顯疲軟態(tài)勢,小鎮(zhèn)青年的電影消費比重不斷上升,逐漸影響中國電影的發(fā)展?!?/p>
實質上,《前任3》票房的告捷再度闡明了中國電影市場屢試屢驗的票房定律:共鳴。而感情上的共鳴就是小鎮(zhèn)青年這一群體觀賞以及評價的重要因素。
清華大學尹鴻教授認為,“一線城市的大眾與小鎮(zhèn)青年間并沒有明確的界限,故事內容和題材是小鎮(zhèn)青年選擇影片的核心?!薄肚叭?》之所以受到小鎮(zhèn)青年的追捧,在于它把前任講述成了一個值得追憶、值得憐惜、值得流淚卻又沒有深陷其中的故事,這無疑切合了絕大多是小鎮(zhèn)青年的審美追求。影片把故事的焦點放在了兩個互相不愿意妥協(xié)的人身上。若是沒有妥協(xié),即便僅有一個沖突,生活也難以繼續(xù)前行。這一點映射了眾多都市小鎮(zhèn)青年情感生活。
題材類別上,《前任3》是一部愛情喜劇電影,貫穿融合了愛情影片和喜劇題材等諸多優(yōu)化元素?!跋矂?、動作、愛情三種類型的電影往往能夠以小搏大,在小鎮(zhèn)青年群體中引發(fā)觀影熱潮?!盵4]整體上,《前任3》通過男女主角分手后的差異表現和不同階段對比敘述,將其最大程度往輕松化、喜劇化的方面發(fā)展延伸。電影的結尾耐人尋味,回頭再次審視這個故事其實感悟良多。
《前任3》針對受眾在客觀現實中的情感貧乏而創(chuàng)制,彌補他們在現狀中所不能滿足的情感共鳴以及宣泄的訴求?!肚叭?》能夠讓受眾都哭了的緣由,一是感物傷懷,二是釋然。尤其,影片突破了愛情片套路化的大團圓,將愛情的本質升華為“成長陪伴”。盡管·殘酷傷感,但這便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真實。
題材類別上,《前任3》作為愛情喜劇影片,對眾多兩性情節(jié)進行了舍棄,并將更嚴肅的對話添加到敘事當中。主題內容上,影片摒棄了游戲人生的風格,有了更多回歸正統(tǒng)的痕跡。如同導演所說,“前任系列,沒有變的是孟云、余飛間的內涵段子和嬉笑打罵,而影片對戀愛話題的探究和洞察朝著更深維度發(fā)展?!卑殡S著故事情節(jié)的不斷發(fā)展,開始掙脫了“備胎反擊戰(zhàn)”的火藥味、“前任攻略”的諧謔感,并認真思考感情問題。在《前任3》中整個故事都與愛情有著密切的關系,一張一弛,完美的牽引著受眾的情感發(fā)展動向,具有很好的效果。
《前任》系列電影,主要描述大多數小鎮(zhèn)青年當下的生存狀態(tài),很輕易讓他們產生感同身受的設想。這類代償性療愈,通過文藝作品的共情及情感補償,暫時性療愈我們的焦慮和緩解某些癥狀。在這方面,它與20 世紀80 年代的傷痕影片、反思文學有著殊途同歸之妙。的確,《前任3》嚴重性不足。但作為商業(yè)電影,影片卻通過插科打諢的趣味段子和悲喜劇的樣式折射了當下年青人群的焦慮,引起社會關注。嬉笑打鬧之余,運用日常細節(jié)向受眾展現影片人物的不安、焦慮。在與劇情構建認同的過程中,小鎮(zhèn)青年在流淚之后難免再度自省或慰藉。影片的意義就得以延伸了。
在某種意義上,筆者認為一部優(yōu)秀的電影或者一部受眾廣泛接受的電影一定對美學以及社會屬性有一個很好的融合。電影行業(yè)中,很多因素都在不斷地變化,但票房是最直觀的反映。至于其存在豆瓣6.2 分的評價,而貓眼9.2 的評分現象,可能文化產業(yè)延時性以及滯后性導致的,這還需要時間去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