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閃, 周 策, 袁 靜, 孫 興, 周 遠, 韓玉浩,劉美霞
(1.河北省人民醫(yī)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51 2.河北省晉州市人民醫(yī)院, 河北 晉 州 052200)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持續(xù)存在的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肌損傷、結構及功能的變化,從而導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的臨床綜合征[1]。CHF由于血流動力學障礙導致腦灌注不足而誘發(fā)睡眠障礙,同時睡眠障礙又能影響患者的心血管-呼吸-自主神經系統調節(jié)功能,二者相互影響,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還能加重心功能惡化,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2]。因此,提高CHF患者睡眠質量,對于改善心功能、提升生活質量非常關鍵,也是臨床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增強型體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是治療缺血性疾病的一種安全、無創(chuàng)、有效的輔助循環(huán)療法,其優(yōu)點是安全性能高、操作簡便、舒適度高,可明顯改善血液循環(huán),增加重要臟器灌注[3]。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表明增強型體外反搏治療逐漸成為治療CHF的重要輔助手段。本研究觀察了EECP干預對院外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現分析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心臟內科2019年2月至10月期間收治并出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齡范圍64~79歲,平均年齡(72.5±1.32)歲;心功能分級(NYHA紐約心功能分級):心功能Ⅱ級38例,心功能Ⅲ級42例;隨機數字表法將80例CHF出院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診斷標準:符合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Ⅱ~Ⅲ級。
1.3納入標準:①經確診慢性心力衰竭且伴有失眠者,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IQ)總分>7分;②患者對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參加;③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及理解能力;④無嚴重交流障礙;⑤能夠及時進行隨訪、指導。
1.4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患者;②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③夾層主動脈瘤者;④下肢靜脈血栓者;⑤各種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傾向者;⑥其它體外反搏禁忌癥者。
1.5方 法
1.5.1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出院指導,并結合必要的慢性心力衰竭常規(guī)治療,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增強型體外反搏治療,治療使用的體外反搏治療儀(ECP PSK)設置為:氣囊壓力0.025~0.035mPa,45 min/次,1次/d,36h為1個療程。
1.5.2觀察指標: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IQ):出院當天及實施增強型體外反搏治療36h后分別對患者發(fā)放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該量表使用統一指導語,除了必要的解釋外,原則上由研究對象獨立完成。對于因身體原因或文化水平原因而無法獨立完成表格的患者,可以采用逐項提問、患者口頭回答和護士書寫的形式完成。所有量表現場發(fā)放,現場收回。
1.5.3依從性保證:①家庭支持:在實施增強型體外反搏治療前,應及時開展思想發(fā)動,對患者家屬進行詳細的解釋說明,講清增強型體外反搏的原理、治療效果及其注意事項,使其在思想上鼓勵患者堅持治療,行動上給予及時的幫助支持。②自愿性原則:在實施增強型體外反搏治療過程中,始終堅持自愿性原則,充分尊重患者的個人意愿和知情權。
1.5.4評價指標: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IQ):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IQ)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和敏感度,能夠排除各類干擾因素,科學有效的評價慢性心力衰竭失眠病人的睡眠狀況,幫助醫(yī)生和患者制訂科學有效的措施。PSIQ量表包括兩部分:自測項目和其它項目,量表由被測者在5~10min內自行填寫。PSIQ量表評分的信度和效度已得到檢驗,其累計成份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4]。
治療前通過對兩組患者的PSQI量表7個主要成份得分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睡眠狀況得分有所下降,說明患者睡眠障礙情況得到緩解。尤其是睡眠質量有所改善,但不如實驗組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PSQI量表的每個成份得分較治療前以及與對照組相比均有了明顯降低,尤其是睡眠質量、入睡時間和睡眠時間這三個成份改善更為明顯(P<0.0001)。對照組與治療組在睡眠質量等方面得分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PSQI得分比較分,n=80)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類心血管疾病發(fā)展到終末期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構成極大的威脅[5]。CHF目前尚無法徹底治愈,臨床治療主要以降低發(fā)病風險、緩解臨床癥狀、改善生活品質為基本原則。睡眠障礙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有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失眠率高達73%[6],長期失眠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臟負荷,造成反復住院,給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嚴重負擔,同時提升了CHF的預期死亡風險。因此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對于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品質,樹立自信心,提高生存率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為緩解老年患者失眠癥狀,目前多應用鎮(zhèn)靜類藥物,其不良反應較多且易產生耐藥性,長期服用會引發(fā)精神不振、健忘、行走障礙甚至跌倒等突發(fā)狀況。
增強型體外反搏治療是一種用于治療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的無創(chuàng)輔助循環(huán)療法。劉玥[7]等學者研究表明增強型體外反搏治療有助于增強CHF患者左室收縮功能,提高機體運動耐受度,減少因心臟疾病所引發(fā)的臨床風險,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但對于能否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報道較少。
本研究通過對比實施增強型體外反搏治療前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質量的變化情況,進而探討其對改善患者睡眠質量的可能性。通過研究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治療前后PSQI評分的變化情況,表明增強型體外反搏治療能夠較大程度地縮短入睡時間、延長睡眠時間,很好地改善患者睡眠質量,目前這種方法已在我院得到廣泛推廣,患者反應良好,具有臨床現實意義,這與國內目前一些相關研究報道是相一致的[8]。
增強型體外反搏治療是一種被動的運動,其作用機制與運動訓練有相似之處,被譽為“躺著的馬拉松”,其獨特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在無創(chuàng)傷、經濟實惠、能夠在輕松舒適的環(huán)境中進行血管內血流加速運動,適應癥較有氧運動更廣泛。體外反搏治療除了具有輔助循環(huán),增加冠脈血流量,促進側枝循環(huán)建立,起到長期改善供血的作用外,還可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降低血管硬化,尤其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方面有明顯的效果,值得臨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