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帥帥
(東營市匯科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山東 東營 257091)
水是人類生產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狀態(tài)并不完全符合人類的需要。要通過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澇災害,并進行水量的調節(jié)和分配,以滿足人民生活和生產對水資源的需要。
在水泥攪拌樁硬化方面,混凝土本身與水泥之間存在較大區(qū)別,所以對于混凝土的硬化,需要運用水泥水化和水解作用,使其在規(guī)定的時間范圍內達到混凝土凝結的目的。在水利工程中,較常見的是軟土地基工程,軟土地基工程本身水泥含量不多,及時加入一定量的水,也達不到混凝土規(guī)定的硬度。而且它的硬化速度也比起普通混凝土弱。其硬化時間和強度也達不到相應要求。另外,在水利工程中,軟土地基含有一定量的水,所以土質較軟,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硬化的時間和速率。水泥攪拌樁技術對土質的加固與土質中含有的水量密切相關,利用水泥水解時,如果土質中含有的水量較少,那么水泥就會受到影響,不利于地基的加固工作,使得水泥的水解作用無法順利進行。在一般情況下,土質中的水泥攪拌樁加固工作會受到水化的影響,水化效果越好,水泥攪拌樁技術效果實施越好。
對于水泥攪拌樁技術工藝,一共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技術工藝為水泥土樁夯實,這種技術指的是在地基表面混合土質與材料,在混合時要做的選擇的材料盡量是單種材料,選擇的材料需要與水泥形成比例,并與水泥充分攪拌,在攪拌均勻的基礎上形成水泥土,然后將混合均勻的水泥土倒入孔洞中,對其進行夯實,最終促進水泥土樁的制作完成;第二種是水泥漿液攪拌樁技術,這是利用物理原理,將力學效果發(fā)揮出來,使土質強度得到增加,在施工準備階段,需要在地面調制水泥漿,將已經調制好的水泥漿灌入地面下,與地基土充分融合,再均勻攪拌,等到充分凝固后,增加土質的力學特性;第三種技術為水泥粉攪拌樁技術,這是利用地基土中含有的水分與土充分攪拌融合,比較松散的土就會變得較為緊實,受到水化反應后凝結,從而增強地基土的質量。
在對水泥土攪拌樁質量檢測工作的研究過程中,發(fā)現施工中的管理工作力度不足。在當下的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中,發(fā)現個體建筑企業(yè)是其中的工程開發(fā)主體,在數量上也有著日益增長的趨勢。在當下的國有企業(yè)中,有著較少的中標企業(yè),工程的中標次數多數集中在較多的個體企業(yè)中,并在國家水利工程的建設規(guī)范下進行相應的施工,這給施工團隊的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在水泥土攪拌樁質量檢測工作中,在機械設備的有關數據中,都不能做出較為有效的測量,比如水灰比以及水泥土攪拌樁的攪拌深度,在水泥土攪拌樁的樁身均勻性上也不能根據水利工程的實際發(fā)展進行相應檢測,不利于水泥土攪拌樁質量檢測工作的順利發(fā)展。
在水利工程中對水泥土攪拌樁進行質量檢測工作的過程中,發(fā)現其中的檢測手段存在規(guī)范化程度不足的問題。施工過程中制定的質量檢驗項目與標準實施不到位,質量不受控制,深層加固效果得不到保證等。水泥攪拌樁施工技術主要是加固軟土地基,一般是先做施工前的試驗、再對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及施工后的試驗、在使用過程中通過監(jiān)測來做檢驗。這些方面在施工過程中還需要規(guī)范、加強。
水泥土攪拌樁的施工工藝分為漿液攪拌法(以下簡稱濕法)和粉體攪拌法(以下簡稱干法)。適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素填土、軟—可塑粘性土、松散—中密粉細砂、稍密—中密粉土、松散—稍密中粗砂和礫砂、黃土等土層。不適用于含大孤石或障礙物較多且不易清除的雜填土,硬塑及堅硬的粘性土、密實的砂類土以及地下水滲流影響成樁質量的土層。當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黃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時不應采用干法。寒冷地區(qū)冬季施工時,應考慮負溫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在進行樁柱的建立過程中,應根據設計要求及具體的工程進度來對漿液進行合理材料安排,為了保證所制漿液的質量,應保證其被不斷地攪拌,不允許出現較長時間的靜置。這樣才能夠確保漿液的均勻性,以此保證工程的質量。
首先,我們應對其使用區(qū)域進行分析。通常這項技術比較適用于在細砂地或淤泥中使用,可以保障地基的穩(wěn)固與防滲,在使用該項技術時要控制好對施工品質的把握。其次,要分析該技術存在的優(yōu)勢。經過對多個建筑案例的探究分析發(fā)現該項技術可以使地基更加牢固,并且防滲系數也有一定的提高。最后,探究水泥攪拌樁的質量及其應用性能。依據工程的設計要求及相關部門的規(guī)定,對樁柱的承載力、質量等進行檢驗,檢測樣品數量應為總數量的0.5%-1.1%,并且樣品數量要超過三個。這樣才有效保證施工的質量以及建筑效果。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水利工程中水泥土攪拌樁的質量檢測是非常必要的,既消除了隱患又避免了損失,更節(jié)省了時間為后續(xù)施工贏得了時間,更為水利工程整體質量墊定了基礎。有利于進一步改進當下施工過程中的成樁工藝,促進水利工程建設規(guī)范合理化,推動水利工程中水泥土攪拌樁的質量檢測發(fā)展,提高水利工程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