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靖
莒南縣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 山東臨沂 276600
土地整治項目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綜合運用資金、人力和物力等的投入,通過獨立的業(yè)務單位組織對項目區(qū)內田、水、路、林、村的整治,以達到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改善農業(yè)生態(tài)條件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目標的過程,是落實《土地管理法》,貫徹“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執(zhí)行“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之一,做好土地整治工作,抓好土地整治項目建設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責任[1]。
完善的土地整治項目管理機制是確保土地整治項目管理工作得以有效開展的技術前提和保障,在當前的土地整治項目管理當中并沒有形成完善和規(guī)范的管理機制,給相關的土地整治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導致這一原因的主要問題是相關的政府部門對于土地資源整治管理以及相關土地開發(fā)的框架認識不足,沒有從根本上宏觀上建立一個科學的規(guī)范的完善的理論體系,導致在實際的土地整治項目管理過程當中缺乏有效的依據(jù)和理論參考,從而就缺少對相關工程的綜合分析和研究,缺乏對土地的預算能力、風險評估以及預警機制等等,使得土地資源出現(xiàn)浪費和不能夠發(fā)揮其價值的狀況。
工程評標定標是土地整治項目工程招投標工作的關鍵內容,重點需要體現(xiàn)出相關工程招投標的公開性、公正性,必須要保證整個過程都公正合理、方法正確。目前土地整治項目大多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采用合理低價法進行評標[2]。大部分工程評標是將報價、質量、工期、施工組織設計、企業(yè)信譽等賦予不同的權重,根據(jù)以上指標權重后累加得分,以得分最高的單位中標,其中報價以標底-15%至+5%為范圍。且不談-15%至+5%為范圍的合理性,各項指標權重的確定也是人為方式所為,并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現(xiàn)階段各類土地整治活動均以政府投資為主,大部分土地整治項目的資金來源百分之百來之政府投資,社會資金參與土地整治的積極性非常低。單一的資金來源導致政府開展土地整治活動的經濟壓力較大,同時滋生了社會對開展各類土地整治項目的政府資金依賴。
要想使得土地整治項目管理,能夠得以規(guī)范有序合理科學的開展,就必須要建立完善的項目管理機制,建立完善的土地整治項目管理制度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建立恰當?shù)臎Q策機制,決策機制在土地整治項目管理過程當中尤為重要,能夠提高土地項目整治管理的質量和目的性,并且能夠縮短項目周期,因此相關的管理人員應該要建立實際的決策機制,積極引入,更加完善的項目管理知識,從而豐富管理理論知識。第二要加大監(jiān)督力度。通過土地整治項目管理制度的建立之后,在有法可依,有據(jù)可依的背景之下要加強對相關工作的監(jiān)督力度,包括對資金的流向、項目實施階段考核以及項目的規(guī)范性等等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最后要關注項目的全面性開展,相關工作人員做好項目的層次性計劃和規(guī)劃通過層次分析,保障土地整治項目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土地整治項目實施后的綜合效益評價具有對項目的考核作用,要進一步完善綜合評價體系,在突出對土地整治項目經濟、社會、生態(tài)評價的基礎上,強化對項目的綜合評價。開展項目區(qū)內與項目區(qū)周邊的自然資源評價,建立項目區(qū)自然資源所有權清單,開展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評價工作,更好地發(fā)揮土地整治項目綜合評價的引導作用[3]。
社會資金具有較強的趨利性,土地整治項目的投資回報率較低,導致社會資金投入土地整治項目積極性不高。應通過政策引導、稅收優(yōu)惠等措施逐步提高社會資金投入土地整治項目的積極性,特別是引導農業(yè)企業(yè)、種糧大戶投入資金開展所經營區(qū)域的土地整理活動。針對部分投資回報率較高的整治項目,可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引進社會資金參與,投資方可通過整治后土地承包優(yōu)先、承包價格優(yōu)惠等措施提高社會資金參與積極性。
①提高對項目工程管護的認識。要加強干部群眾對項目后期管護工作宣傳教育,提高認識,牢固樹立只有管護到位,才能保證項目的永續(xù)利用,造福于民的思想。②采取多渠道管護資金的籌集。土地整治工作的后期維護需要用到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但是在很多土地整治工作中,后期的管理和維護都沒有落實,主要原因是資金方面的不足,這就需要制定健全的土地整治資金籌集方法,保證有足夠的資金作為后期維護管理工作的保障。
現(xiàn)階段土地整治的內容和類型越來越多,土地整治的管理體系相對落后,通過分析目前土地整治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思路,為完善土地整治制度、規(guī)范土地整治活動提供參考。國土空間規(guī)劃即將開展,土地整治也將是國土空間規(guī)劃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分析土地整治問題及解決思路,為國土空間規(guī)劃編制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