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瀟 劉鄂長 伍曉蘭
三明市永安總醫(yī)院普外一區(qū),福建省永安市 366000
TMC又名隱匿性甲狀腺癌,指腫瘤直徑≤10mm的甲狀腺癌,屬于甲狀腺癌的特殊類型,以乳頭狀微小癌最為常見,占所有甲狀腺微小癌的65%~99%[1-2]。目前認為,TMC對患者呼吸系統(tǒng)及肝腎功能具有一定損害性,嚴重者無法治愈,需終身接受治療,因此,臨床鼓勵患者早日進行治療,而患者接受治療的前提是確診該疾病,但本病患者早期一般無明顯癥狀,診治難度較大。臨床多采用常規(guī)超聲對TMC進行檢查,該檢查方式具有便捷、準確性高等優(yōu)點,是甲狀腺結節(jié)檢查的重要影像學手段,但對于微小癌的診斷仍有一定困難。為解決這一問題,臨床將US-FNAB細胞學檢查用于TMC診斷中,其具有損傷小、準確率高、取材精準等優(yōu)點,能夠有效鑒別甲狀腺結節(jié)的良陽性,準確診斷甲狀腺微小癌[3]。鑒于此,本文對我院收治的TMC患者展開分組分析,以探究US-FNAB的診斷價值,報告如下。
1.1 基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疑似TMC患者200例。其中,男97例,女103例;年齡20~70歲,平均年齡(45.06±12.33)歲。入選標準:(1)患者均存在以下臨床表現(xiàn):頸部淋巴結腫大;甲狀腺微小結節(jié)活動度好、質地較硬、無壓痛;(2)患者簽訂研究知情同意書;(3)具有US-FNAB指征。排除標準:(1)凝血機制異常者;(2)存在出血傾向者;(3)合并嚴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4)嚴重阻塞性黃疸患者;(5)穿刺途徑難以避開肝外膽管、膽囊、肺以及大血管者。研究方案于我院倫理委員會同意下施行。
1.2 檢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US-FNAB細胞學檢查,檢查儀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長沙德唐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湘械注準20192060002,型號規(guī)格:DT-578),將探頭頻率設置為5.0~14MHz,選擇7號針頭及容量為10ml的注射器。先行常規(guī)超聲檢查:指導患者取仰臥體位,將頸前區(qū)完全暴露;常規(guī)掃描檢查甲狀腺床,對病灶的最大徑進行記錄。US-FNAB細胞學檢查:指導患者取仰臥體位,于肩部下放置枕頭,使其保持頸部后仰姿勢,充分暴露頸前區(qū),借助超聲定位甲狀腺微小結節(jié)(TMN),確定其大??;常規(guī)消毒頸部皮膚穿刺區(qū)域,鋪消毒巾,借助2%利多卡因行皮下局部麻醉;于超聲實時引導下進針,進針時適時調整方向,避開大血管;將針頭刺入病灶內快速穿刺1~3針,抽負壓5ml抽吸后快速拔除針頭,以醫(yī)用棉球壓迫止血,約10min;利用超聲回放技術確認穿刺針尖到達病灶內,確保取材為病灶內容物;將針芯組織細胞送病理檢查;以上穿刺操作由兩名臨床經驗豐富(US-FNAB細胞學檢查經驗5年及以上)的醫(yī)師共同完成。
1.3 觀察指標及診斷標準 將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作為TMC的診斷金標準,并對US-FNAB細胞學檢查TMC的結果進行分析,同時計算US-FNAB細胞學檢查的靈敏度、特異度及診斷符合率。US-FNAB細胞學診斷分類標準:共分為5類,即不滿意、良性、不確定、可疑惡性、惡性;其中,惡性、可疑惡性病灶為細胞學分類陽性,良性、不確定為細胞學分類陰性,不滿意為無診斷。(1)不滿意:標本取材不足,涂片內未見足夠細胞成分,無法作出細胞學診斷;(2)良性:涂片內細胞形態(tài)正常,無明顯惡性依據(jù);(3)不確定:涂片內細胞增生活躍或濾泡性病變;(4)可疑惡性:涂片內細胞形態(tài)異常,為可疑惡性病變,需組織病理學證實;(5)惡性:涂片內見細胞形態(tài)明顯呈惡性表現(xiàn)。
2.1 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 經組織病理學檢查診斷,200例疑似TMC患者中共有194例確診為TMC。194例TMC患者中共有210個病灶,其中陰性病灶50個,陽性病灶160個。
2.2 US-FNAB細胞學分類診斷結果 US-FNAB細胞學檢查顯示陰性病灶48個,占所有病灶的22.86%(48/210);陽性病灶162個,占所有病灶的77.14%(162/210)。如表1所示。
表1 US-FNAB細胞學分類診斷結果(n=210)
2.3 US-FNAB細胞學及組織病理學診斷結果 以組織病理學診斷結果為金標準,US-FNAB細胞學檢查的靈敏度為98.75%(158/160);特異度為92.00%(46/50);診斷符合率為97.14%(204/210)。如表2所示。
表2 US-FNAB細胞學、組織病理學診斷結果(n=210)
TMC屬于臨床多發(fā)疾病,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4],近年來,世界各國的TMC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因此,臨床需及時予以有效診斷,以便早日對患者施治,避免延誤治療時機。但甲狀腺微小癌由于聲像復雜多樣等原因,導致臨床診斷難度加大,難以借助單一的超聲影像學資料對甲狀腺結節(jié)的良、惡性進行鑒別診斷。而隨著高頻超聲、超聲新技術的不斷發(fā)展,US-FNAB細胞學檢查憑借其較高的準確性、損傷小等優(yōu)點被臨床廣泛應用,截至目前,儼然成為臨床診斷甲狀腺癌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手段。
US-FNAB細胞學檢查主要原理為:在超聲引導下利用23或25G細針穿刺抽吸活檢,即借助細針針尖鋒利邊緣分離甲狀腺結節(jié)部分細胞,再經負壓將分離出的細胞吸入針芯中,進而獲取標本,對患者組織細胞進行檢查[5]。本文就US-FNAB細胞學檢查TMC的診斷結果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該檢查方式診斷TMC的靈敏度、特異度、診斷符合率分別為98.75%、92.00%、97.14%;且US-FNAB細胞學診斷結果與病理學診斷結果比較,數(shù)據(j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上述結果為基礎,筆者對其產生原因做出以下分析:(1)超聲引導下穿刺有利于抽吸時抽到病灶內不同部位的細胞,進而提高特異性及靈敏度;US-FNAB細胞學檢查可對患者病灶進行重復穿刺,進而提高滿意標本的比例,提升診斷符合率及特異度[6]。(2)超聲檢查能夠清晰顯示患者甲狀腺結節(jié)的形態(tài)、內部回聲情況、大小及位置,利于臨床醫(yī)師對病灶進行定位及判斷,加之高頻超聲具有提高圖像清晰的作用,US-FNAB細胞學檢查診斷TMC的診斷符合率及靈敏度能得到有效提升。(3)超聲檢查TMC的超聲征象具有縱橫比≥1、形態(tài)不規(guī)則、實性低回聲等,其中,縱橫比≥1可用于診斷直徑較小、形態(tài)及邊緣不典型的癌結節(jié),其屬于微小癌結節(jié)診斷優(yōu)勢最高的指標,亦是靈敏度、特異性較高的特征,由此,便能有效提高US-FNAB檢查TMC的檢出率,進一步提升診斷符合率[7]。(4)甲狀腺微小癌雖屬于甲狀腺癌的一類,但其較之甲狀腺癌病灶更小,且多位于甲狀腺體中或被膜處,常規(guī)檢查難以觸及。而US-FNAB細胞學檢查穿刺能直達病灶處,抽吸患者甲狀腺病灶的組織細胞,進而依據(jù)單個細胞及細胞團形態(tài)特征對TMC進行診斷,觀察其形態(tài)學改變情況。除此之外,US-FNAB細胞學檢查能夠明確辨別TMN的腫瘤類型,且超聲定位腫瘤直徑≤10mm的甲狀腺癌時,具有一定精準度,因而靈敏度、特異性及診斷符合率較高。
US-FNAB細胞學檢查亦存在一定不足,其主要不足之處為標本取材不足,無法作出細胞學診斷,而US-FNAB檢查的重要前提正是取得足夠的標本量,上述不足往往同患者甲狀腺內纖維組織增生及病灶大小相關。一般認為[8],取材不足(無法診斷)同病灶大小之間的關系為負相關;而纖維組織增生多會導致細胞成分減少、凝聚力上升,進而提高取材難度,因此,纖維組織增生同取材不足之間的關系為正相關?;谏鲜銮闆r,建議臨床對US-FNAB細胞學檢查進行合理運用,有依據(jù)地選擇穿刺目標病灶,以提高TMC的診斷準確性。
總而言之,在TMC診斷中選用US-FNAB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診斷效果,該檢查方式診斷TMC具有較高的靈敏度、特異性及診斷符合率,且可明確鑒別TMN的良、惡性,為臨床診斷TMC提供可靠、準確的細胞學診斷資料,進而提高TMC的診斷準確性,臨床應用價值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