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湯莊鎮(zhèn)漢留小學 姜巧英
小學語文中的看圖說話就是作文寫作的初步練習,看圖說話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語言的表達能力,看圖說話也就是相當于簡約版的語文作文。學生在這方面沒有任何基礎,因此,需要長期的積累才能夠學好。這就需要教師不只是在課內進行指導,還需要在課外進行適當?shù)闹笇?,為學生創(chuàng)造看圖說話的條件,進而提高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本文通過對看、想、演、畫多方面進行分析,通過提高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在現(xiàn)實的生活環(huán)境中,每個地方都是一幅生動的圖畫。人類生活的這個美妙的大自然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鮮活生動的素材,而且學生對外界的事物總是懷著一顆好奇的心,并且對新鮮的事物滿懷憧憬。因此,教師應該盡力地引導學生去觀察美妙的自然,關注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從中獲取靈感。
如:在春天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去田野當中觀賞金燦燦的油菜花;去校園的操場中看競相爭艷的花朵;去森林中聆聽清脆悅耳的鳥鳴聲。學生看到這些美妙的場景,心中難免會動容。教師在這個時候需要引導學生仔細進行觀察,并且要用心去感受每一處景色。學生心里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那么就會有很多話語想要傾訴,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把想表達的全部給寫下來,通過這種方式來對學生的看圖寫話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
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處處充滿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泉也是來源于生活。教師通過讓學生對春天美好的景物用心去體會、去感受,讓學生把美好的景物當作是語文練習中的看圖寫話題目,任由學生自由發(fā)揮,能夠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對事物的觀察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思維能力是創(chuàng)作的領航員,學生的思維比知識更加重要,因為知識畢竟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卻是無窮的。有些學生雖然能夠對環(huán)境進行很好的觀察,但是寫出來的語句卻是平淡無奇,這大概就是心有所感卻無力訴說。大部分學生都是對觀察到的事物進行簡單的描述或者對發(fā)現(xiàn)的事情進行簡單的描寫,這樣流水賬式的文章對學生以后的寫作能力提升并不能夠起到幫助。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要布置合適的題目來對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行開發(fā)。
如:一位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半圓圖案,讓學生大膽地展開想象,使這個半圓變成生活中的物品,并且把自己的想法給寫下來。學生在課堂上對這個半圓進行補充,有的畫了“太陽”,有的畫了“餅干”“蘑菇”“向日葵”等各種各樣的東西,還有很多有趣的語句,實在是讓人忍俊不禁。其中有一篇畫了“太陽”的文章,看完以后讓人印象深刻。這位學生在太陽圖像的后面寫道:周三的下午,放學后,我坐著車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太陽在后面一直追著車子,車子跑到哪里,太陽就跟到哪里,一直從學校追到了家里。車子到家后,太陽也停了下來,但是沒有走,我走,太陽居然還在走,原來太陽不是在追著車子,而是在追著我呀!
這幾句話多么有畫面感?。∮纱丝梢哉f明學生富有豐富的想象力,教師不應該壓制學生的想象力,而是要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開發(fā),讓學生敢想敢做,提升學生的想象思維。
圖片來源于生活,但是學生有時候并不能完全理解圖片中的內容,那么教師就可以把圖片中的內容加入實際課堂,將圖片中的內容演練出來,化難為易,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去理解。
如:有一張圖片上有一位孩子躺在病床上面,還有一個孩子站在病床的旁邊。要求寫出他們之間的對話(提示:小明生病了,小夏去醫(yī)院看他,但是小明同桌小蕾有事來不了,要小夏帶她向小明問好)。對于這種形式的看圖寫話,大部分學生都是毫無頭緒。那么教師就可以挑出兩名學生,一個扮演小明,一個扮演小夏,對圖片中的內容進行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圖片中的內容很好地說出來。教師還可以多叫幾組進行表演,學生活躍起來了,那么想法也就會很多。
教師可以用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的方式將靜止的畫面活靈活現(xiàn)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那么學生的心就會跟著表演動起來。學生有了那份積極性,那么再把內容寫下來也就不是那么困難。
教師在對學生的看圖說話進行指導的時候,有時候圖片的內容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對畫面的內容完全不理解,而且有些圖片學生根本就不喜歡,因此就沒有興趣去進行書寫。還有的學生是對圖片的內容進行片面的描寫,寫了這邊忘記了另外一邊。教師可以通過畫圖來解決。
如:教師可以把看圖寫話變?yōu)楫媹D寫話,讓學生畫自己感興趣的畫面,然后對畫面進行描寫。在畫圖的過程中,學生會考慮如何畫得更加漂亮,那么這就是在對圖畫進行分析。學生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能夠有更深刻的理解,那么寫話也就更加具有感情,這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對看圖寫話進行了很好的優(yōu)化,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了解語文知識,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