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鱸鄉(xiāng)實驗小學越秀校區(qū) 邱 潔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興趣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并且隨著這種情緒體驗的深化,產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低年級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因而在低年級學生說話訓練中,激發(fā)其說話興趣,變“要我說話”為“我要說話”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好說話、說好話,說話能力也才會越來越強。
課余,我發(fā)現學生喜歡將玩具帶到學校來玩,于是我請小朋友活動課時把玩具帶來一起玩。到了那節(jié)課,當我走進教室,眼前便出現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小飛機、小手槍、機器人、電動娃娃、積木等應有盡有,使人目不暇接。我讓孩子們將自己的玩具介紹給大家,他們爭先恐后,有的說:“我的機器人是奧特曼,專打怪獸,我要用它打壞人?!庇械恼f:“我的小手槍可以打仗,我要用它來保衛(wèi)祖國?!庇械恼f:“澳門已經到了,我的飛機就要降落了,請乘客做好準備?!边€有的說:“瞧我的電動娃娃,多漂亮,紅蘋果樣的小臉上有一雙大眼睛,小巧的嘴兒唱起歌來可動聽了,那漂亮的連衣裙是新買來換上的,很可愛吧!”這節(jié)課,小朋友們打開了思維的閘門,盡情地說著、笑著,同時他們也在游戲中提高了說話能力。
贊可夫認為:應該打開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物、奇異的自然現象,映入學生的腦海,借此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結合春游契機,我邊游玩邊鼓勵大家大膽說出看到的景象。在聊天中,我指導學生怎樣說得更好,在玩中得到了說的訓練。說話課上,我又要求學生結合春游以“我們找春天”為題說幾句話,學生由于親歷過,所以有話可說,興趣盎然。
由于受年齡、性格等條件的限制,有些學生平時愛說愛笑,可進入課堂時,又怕話說不好怕說錯,怕被老師批評同學嘲笑,于是不敢說話。我在教學中,注意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肯定表揚,特別是學困生。課堂上,聽不到斥責聲,看不到僵局和苦惱,只聽到親切感人的語言和耐心的誘導,這樣采取多種鼓勵手段,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極有興趣、欲罷不能的活躍狀態(tài)之中,久而久之,便給予了學生說話的膽量。
低年級課文中有很多具有說話訓練的潛在因素和條件,應注意挖掘,給學生提供說話機會。如第二冊21 課《小八路》開頭兩段對小八路的描述是:“他是誰?你看他身穿軍裝,頭戴軍帽,腳穿草鞋,胳膊上還有臂章。原來他是個小八路?!痹诳磮D讀文過程中,小學生意會到這段的順序是“提問——穿戴——答問”。我請學生邊觀察邊仿說,一般能做到內容真實,語句連貫。有的同學說:“她是誰?你看她身穿校服,頭戴小黃帽,腳穿涼鞋,胳膊上還有隊長標志,她就是我們班的中隊長芳芳?!?/p>
低年級教材中“看圖說話”的比重較大,聯系學生日常生活,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色彩鮮艷的圖畫是學生所喜聞樂見的,也是學生樂意說的話題。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讓學生進行說話專題訓練,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對于基礎訓練中的看圖說話題目,我都要求學生仔細地按一定順序觀察畫面,一一說出其中內容,再讓同桌互相說,然后抽一些同學講給全班同學聽,最后則要求每一位小朋友回家后將故事講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以此增加他們的說話機會,加強他們說話的能力訓練。
課外活動是課內說話訓練的補充。如我班的同學比較喜歡科技,針對這一特點,我在學校舉辦科技節(jié)時,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大膽說話,舉行了一次“爭當小小發(fā)明家”的主題班會,讓學生說說自己最想發(fā)明什么。其中一個小女孩說:“我家離學校很遠,每次媽媽騎自行車載我上學,總是累得滿頭大汗。我想發(fā)明一輛雙踏板自行車,這樣我就能和媽媽一起用力蹬車子,媽媽不就輕松多了嗎?”后來,這位女孩的小發(fā)明真被《江蘇電視教育》雜志錄用了呢!時刻給學生提供說話的機會,智慧閘門也會打開。
低年級學生的穩(wěn)定性差,如果在說話訓練過程中采用單一的形式,就不能勾起學生說話的興趣。因此說話訓練形式要多樣,保持學生“我要說話”的興趣。如在“分層擴句”的說話訓練中,我采用實物直觀教學法,用“桔子”作為直觀實物刺激學生的感觀,進行說話訓練,學生自始自終興趣盎然,非常投入。
色彩、聲音等能引起兒童強烈的感觀刺激。于是,我便通過唱兒歌、描圖畫等活動來進行說話訓練,我還采用了“剪貼圖畫”的方法,讓學生看圖畫說一兩句話,有的同學竟然還能編出一個有趣的故事。對于說話好的同學,我及時予以鼓勵,這樣,學生為了在說話課上說得更好,便積極去畫圖、剪貼,遇到不認識、不明白的還向家長、老師請教,說話的勁頭經久不衰。持續(xù)了一個學期,學生變得能說會道了。
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的說話練習,讓他們把握語言的魅力,為將來學寫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