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趙芬
摘要:低年級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代,是打好語言基礎的關鍵。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我著重分析了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誤區(qū),結合了平時的教學經驗,探討了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策略。在識字教學中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善于運用漢字規(guī)律,抓好形音義教學,幫助提高學生觀察和分析能力,同時根據(jù)學生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和漢字的構造特點來進行直觀的識字教學,并根據(jù)小學生容易遺忘的心理特點,多次重復來進行意義識記,探索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
關鍵詞:識字教學;誤區(qū);策略;效率
一、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1)教學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學生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一年級學生入學后,我用幾周時間進行拼音教學,在拼音教學階段,通過發(fā)音示范,抓住難點反復練習,幫助學生讀準字母的音,結合具體事物及游戲,使學生容易記憶字母的形體,在多讀多講中掌握拼音的方法。
(2)在拼音識字階段,應將拼音和識字結合起來,在識字中繼續(xù)復習鞏固漢語拼音,逐步達到熟練拼讀。由于方言的作怪,有些同學常把p讀成f,k讀成h,t讀成h,in讀成ian,ing讀成in,針對這些難點,我及時結合識字教學,如拼讀帶有這些聲、韻母的音節(jié)時,先讓同桌之間作ch-sh或k-l等發(fā)音比較練習,然后再進行音節(jié)的拼讀,以避免學生將chàng(唱)讀成shàng(上),tǔ(土)讀成hǔ(虎)等。這樣既鞏固易混淆的音素,又讓學生在彼此的學習中找到快樂。
(3)進入看圖學詞學句階段后,結合合體字的教學,指導學生用學過的獨體字去認識偏旁部首。如用“日”字認識“日”旁,用“火”字認識“火”旁,用“人”字認識“人”字頭,同時傳授給學生利用獨體字、偏旁部首去解析字形的方法,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漢字的結構規(guī)律,如“桿”字左右結構,左邊是“木”旁,右邊是“干”字,合起來讀“桿”,在潛移默化中帶他們了解上下結構、左中右結構及上中下結構。
二、運用漢字規(guī)律,抓好音形義教學
在識字教學中,注意根據(jù)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字的音形義三方面著手,幫助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規(guī)律。在字音教學方面,注意根據(jù)漢字的具體情況剖析難點。有些字一字多音,和不同的組成詞語,所以發(fā)音和意義也不同。
在字義教學中,對不同的字詞采取不同的教法。有些字義,學生腦子里還缺乏具體的表象,就利用直觀實物、圖片、插圖等直觀教具或通過老師自身的動作演示來解釋。如我教“田”等是用插圖幫助學生理解,教“叼”、“趴”等是通過自己動作的演示,大大地幫助了學生理解詞義。
一字多詞辨別字義。在學生認識了一個單字之后,便引導他們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組成更加廣泛的詞。如學“瓶”字,不僅從課文中知道塑料瓶的“瓶”,還啟發(fā)了學生組成玻璃瓶的“瓶”、花瓶、藥瓶等。教“花”時,啟發(fā)學生組成花兒、花朵、花蕾……這樣既幫助學生認知詞的含義,又豐富了學生的詞匯。
定詞造句。對一些意義比較抽象的詞,我們采用定詞造句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詞義。如用“和藹可親”一詞造句,先啟發(fā)學生:文中誰和藹可親 那你覺得誰也和藹可親 如教“一會兒……一會兒……”,啟發(fā)學生誰一會兒做什么,一會兒做什么 這樣,使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義、學會運用,達到了教學目的。
三、幫助學生提高觀察和分析能力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解決好小學生感知的籠統(tǒng)性與漢字結構復雜性的矛盾,引導分析促感知,提高學生觀察和分析能力。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感知覺的發(fā)展還沒有完成,觀察辨析事物的能力還很弱,他們感知的材料往往比較籠統(tǒng),不精確,易相混淆。這給認識漢字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為我國漢字,是筆畫部首的組合體,有些漢字的結構特點和寫法差異很小,可字的意思卻完全不同。
四、學樂和樂學的愉快教學
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且極不穩(wěn)定,持續(xù)時間短,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識字興趣的產生,并不是理性的意識,而是感性在起作用。識字教學中漢字的筆畫和字形,對兒童來說,是枯燥乏味的,如果死讀硬背,學生一定會因某種壓力而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在識字教學中不能采取一成不變的機械的教讀形式。要采取多種有趣的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活動中識記生字。在識記生字的過程中可講解有關的生活常識、社會知識、小故事,還可以搞個游戲。例如在教“扒、抱、搭”這三個字時,我讓學生上講臺來做游戲,就是把這兩個字的動作做出來,讓他們知道這三個字的動作都跟手有關,所以是提手旁。讓小朋友來演示怎樣扒泥土、抱書包、搭積木的,讓他們在玩中和笑中輕松地掌握這些字義。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每次都爭著上講臺來表現(xiàn)自我。我發(fā)現(xiàn)這樣做以后,學生記生字就特別牢。
五、結論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是一門藝術,并不是枯燥無味的,只要我們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用恰當?shù)姆椒ㄟM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動動眼、動動腦、動動口、動動手,做到半扶半放,甚至做到全放。這樣,既培養(yǎng)了識字能力又減輕學生負擔,可以有效地提高識字的效率。在識字教學中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善于運用漢字規(guī)律,抓好音形義教學,教師要注意解決好小學生感知的籠統(tǒng)性與漢字結構復雜性的矛盾,引導分析促感知,提高學生觀察和分析能力,同時根據(jù)學生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和漢字的構造特點來進行直觀的識字教學,并根據(jù)小學生容易遺忘的特點,多次反復來進行意義識記,此外,教師還要善于運用學樂和樂學的愉快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牛麗娟.淺談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J].教育探索,2011(04).
[2] 崔秀梅.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幾點認識[ J].考試周刊,2011(89).
[3] 熊杰.關于小學低段識字教學的思考[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02).